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写意雕塑与中国文化——全国雕塑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更新时间:2021-06-04 14:05:00 来源:中国美术馆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327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雕塑是人类共有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无论是传统的佛教雕塑、陵墓雕刻还是近现代以来的城市雕塑,都是雕塑创作者历经生活的洗礼,高度凝练的主观意象和视觉外化的形象符号。这种符号是雕塑家与大自然和生活百态碰撞的火花,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态和哲学思考,是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文化段落和视觉承载。

image.png

研讨会现场

为了加强雕塑艺术与中国文化理论研究的“培根铸魂”,推进新时代全国雕塑艺术理论的探索和发展,2021年6月4日,由中国美术馆与《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写意雕塑与中国文化——全国雕塑艺术理论学术研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探讨新时代的雕塑理论家们在中国文化与雕塑艺术研究领域中探索出来的新视野、新方法、新理论与新成果,展开对写意雕塑艺术的进一步研究,向经典作品致敬,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任学术顾问并分别致辞,《文艺研究》主编金宁担任学术主持。

image.png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在致辞中开宗明义:举办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对写意雕塑与中国文化的研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提供借鉴之源,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和创造。倡导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在中国雕塑史上产生了不少具有写意雕塑特点的作品,一些现当代雕塑家的作品也成为写意雕塑发展中的探索性成果。写意雕塑理论的建构与创作发展,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意义,彰显了中国精神。写意雕塑的理论基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原型、原始意象;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理性主义精神、人本主义思想和使命意识。而写意雕塑的学习、借鉴对象非常宽博,它广泛吸收了中国和西方两个艺术体系的观念和语言精华,融会贯通而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和创作体系。他强调要理解写意雕塑的本质和“意象”特点,而理解写意雕塑的重点,在于创作的“迅捷”问题。写意雕塑的“意象”特点是:“意”与理想贴近,“象”与现实联系,因各自对应着不同方向而留给了创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一方面,它与“不似之似”的传统形神观造型观相通,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时代精神与现实需求,从而实现了雕塑传统的当代转化。

image.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党委书记韩子勇致辞


image.png

《文艺研究》主编金宁担任学术主持

《文艺研究》主编金宁在学术主持词中提出,中国写意雕塑的美学品格与实现路径的探索,关系到民族艺术的历史文脉和现代表现语法之间的对接,不仅指向传统的延续和创新转化,从根本上说,是在确立一种多极化的世界艺术语言内部的中国表达,更是在雕塑艺术本体的演进格局中贡献中国智慧。“写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观念的基础性的文化形态,凝结于造型手艺之中,创造出厚重与飘逸兼备的审美范式。如熊秉明先生所言,这一审美范式体现出的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在书面发言中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不排斥写实,但是不同于西方的以摹仿客观物象为基础的写实主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即基于客观进行的主改造与升华。继承和发扬中国雕塑的写意传统,是对20世纪以来一度重视西方写实雕塑而忽视民族传统写意雕塑倾向的有力纠正,在这方面,吴为山对当下我国写意雕塑艺术的有力推进,功不可没。

著名理论家孙振华在书面发言《写意雕塑的提出对建构中国雕塑文化的意义》中提出,2002年8月,吴为山在福建惠安“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写意雕塑的概念。现在,写意雕塑已成为与写实雕塑、抽象雕塑并列的三大雕塑形态之一,不仅成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课题,也成为了雕塑创作的主张和实践。它不仅可以解释中国雕塑现象,也可以解释世界雕塑现象。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杂志社、《中国美术报》的专家邱振中、戴士和、尚辉、肖鹰、侯样祥、彭锋、乔迁、王平、于洋、杭春晓、尚荣,中国美术馆专家吴为山、张晴、邵晓峰、程阳阳、朱剑、王萌、魏祥奇等围绕写意雕塑的理论建构、写意雕塑的文化特色、写意雕塑与国际传播的研讨主题,对于写意雕塑理论的首创、建构写意雕塑理论体系的坐标、写意概念的历史生成、写意雕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写意雕塑对建构中国雕塑文化的意义、写意雕塑的时代超越性、写意雕塑的现代精神、写意雕塑的结构分析、写意雕塑与其他多种艺术的关系等内容展开广泛研讨与深入交流。

(以发言顺序排列)

image.png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发言

尚辉从写意雕塑的现代精神的角度谈到,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特征在20世纪引进西欧写实雕塑后发生了现代性的转型,这种转型既通过写实语言来实现纪念碑雕塑的公共性价值,也通过艺术个性实现自我对现实的观照。写意雕塑在这种现代性转型过程中逐渐苏醒,建立中国现代雕塑的写意美学成为文化自信最形象的表征。

image.png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发言

邱振中在发言中通过介绍自己的装置作品《空·流》而对“写意”一词作了新的解释:面对复杂的世界时,选择某一支点,其他一切围绕这一点而生成,他认为这与中国艺术中的“写意”精神暗合。“写意”强调的是以作者内心的感受左右一切,由这一内心支点而外化为作品的技法与构成元素——手法、工具与形式要素的单纯,成为“写意”的前提。

image.png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发言

戴士和从写意精神引入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现状谈到对“写意”的追求,认为“写意”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针对性。写意精神也可以与油画结合,发展出与雕塑不完全一样的话题。1960年,在前苏联画风影响笼罩整个画坛之际,罗工柳先生就提出要牢牢把握中国绘画传统的写意精神,并说“写意油画是一种创造”。写意油画从提出至今已有60多年,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共识。正是写意精神,召唤了无数中国油画家的创作灵感,无止境的探索和全方位的主体建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写意的“写”并非不纵容反而是挑剔、讲究,强调一笔一划都要跟真心感受相联系。写意的“意”的也没有特别的规定,无论是写个人之意还是公众之意、社会之意皆可。只要立足于当今中国的文化语境,兼容并蓄便是“意”的真正内涵。

image.png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发言

张晴从写意的思想传统研究角度对写意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在中国艺术中,从作为文化和哲学的重“意”思想到在绘画理论中明确提出的“写意”概念,从根本上说,“道”即是中国绘画之“意”,因此,写“意”就是写“道”,它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中国艺术精神。

image.png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发言

于洋的发言,从中国艺术思想的近代演变与转型视角,展开对于中西文化艺术相通性的思考,尤其对于“写意”与“表现”的本质问题有所阐析,继而提出,唯有葆有对于审美意识和终极问题的永恒兴趣,以及对于自身艺术传统的不依赖外在参照的文化自信,才能超脱于各门派阵营壁垒之外,走上追求艺术真谛的大道。

image.png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发言

肖鹰认为建构写意雕塑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坐标:一是西方造型艺术哲学,二是中国造型艺术哲学。在他看来,中国艺术的形上精神决定了中国艺术既不是以形统神,也不是形神统一,而是以既超越又融通形神的神韵为指归。写意精神的理论建构,不应该在形神二分或形神冲突的层面上将“写意”孤立化或神圣化。“大象无形”,这不是形神二分,而是无限生意。而这就是“写意雕塑”得以存在的“意”。

image.png

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邵晓峰发言

邵晓峰以吴为山的写意雕塑为例,通过重塑革命导师的伟大精神、凝固重大事件的历史瞬间、阐发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怀三个方面,以大量实例以及最新成果阐述了写意雕塑与红色精神的关系。他认为吴为山的写意雕塑作品中彰显出的红色精神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启发与新的思考。

image.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发言

侯样祥从陶瓷材料与写意雕塑的角度介绍了陶瓷材料在写意雕塑上进行的探索,他认为在追溯中国陶瓷雕塑史的基础上,对当代陶瓷写意雕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充分彰显中国写意雕塑之当代文化特性的时机业已成熟。对写意的评判标准是是否有“诗意”。

image.png

中国美术馆艺传部研究员程阳阳发言

程阳阳结合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认为写意雕塑是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载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雕塑语言是人类共有的语言,在文明互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写意雕塑更容易拉近增进各国人民之间深层次的了解,特别是增进心灵的沟通。写意雕塑以其“意在笔先、韵味悠长”的表现特色,容易为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审美习惯的观众所接受,如同充满温度的纽带、承载文化的扁舟。

image.png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乔迁发言

乔迁从全球化视角下的写意雕塑的角度谈到,写意雕塑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文化特色,但是写意雕塑是作为全球化趋势下艺术家无数种创作形式与面貌中的一种选择,既不是对中国古代造型手法的沿袭,也不是对西方抽象雕塑的挪用,更不是世界当代雕塑的背反,而是新时期世界艺术全球化进程中艺术家创作探索上的尝试、创新与发展。

image.png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教授朱剑发言

朱剑认为,参照西方艺术和中国文人画的历史和演进逻辑,可以发现“写意雕塑”概念的提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至此中国雕塑的历史真正达到了自律和自觉的阶段。故而,无论是历史演进逻辑还是现实时代背景,写意雕塑的出现都说明不仅中国雕塑的传统文脉得以接续,同时也实现了现代性转换。

《中国美术报》社长兼总编辑王平发言

王平从主题创作视域下的写意雕塑及其时代超越性的角度谈到,写意雕塑是主题性雕塑创作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从写意雕塑与时代审美的互唤、写意雕塑已经成为主题美术中的一种创作潮流、写意雕塑的时代超越性三个方面,强调了写意雕塑在引领中国雕塑当代性转型、重塑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价值、建构民族气派的中国雕塑风格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杭春晓发言

杭春晓从经典文献中的写意、民国文化转向中的写意、新时期以来的写意三个方面阐述了写意概念的历史生成。他提出,南朝时期写意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已经实现了。但直到元代,写意才逐渐成为绘画范畴的经典语汇,不过尚未与写实艺术形成二元对立的概念。写意作为与工笔的写实性特点进行对举,明确出现在清代的《画耕偶录》中,及至民国,金北楼等人才完全将写意作为一种与西方写实绘画迥然不同的本土画法概念广泛运用。今天,当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概念来概括民族艺术风格以实现文化重构之际,写意作为话语的重要意义将越来越突显。

image.png

江苏省雕塑家协会主席尚荣发言

尚荣在发言中谈到,写意是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用传统书画理论中的意象结构观照传统雕塑,可以发现其在美学特征方面有着“尚意”“重象”两条支线。但是,传统雕塑自宋元起始终未能走向“写意”这一文人美学路径。传统雕塑虽无写意理论,但传统文化艺术为现代写意雕塑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背景。

image.pn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发言

彭锋将写意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之间”与“之外”,并阐述了写意雕塑的结构分析。借助与西方当代美学中的“双重“概念的对照,“之间”的内容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阐明。“之外”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独特维度。“之间”与“之外”的追求,在中国艺术中落实为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据悉,2012年11月,意大利罗马举办了“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研讨会,罗马美术学院院长季拉尔多·罗·鲁索在会上提出,写意雕塑是东方艺术与人文精神的集大成者,是青铜中铸就的东方之魂。意大利博尔盖塞博物馆馆长安娜·科力瓦则认为,写意雕塑作品把握了精神的本质,“是在东方遥遥与西方著名雕塑大师贾科梅蒂的比肩和对话”。2014年6月,法国巴黎举办了“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研讨会。法兰西学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在会上指出,吴为山的写意雕塑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的价值体现”。法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皮埃尔·马克则认为,写意雕塑代表的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永存理想和永存希望,是传奇般的人类命运。这些观点代表了西方最具权威性的艺术人士对写意雕塑的理解。

此次学术研讨还对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写意雕塑理论建构工作的主要情况进行了汇报。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