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展览报道>正文

在这里,和百余位民族不朽灵魂相遇——吴为山雕塑艺术走进江苏园博园

更新时间:2021-05-20 14:25:00 来源: 新华日报·交汇点 作者:王慧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761

虚怀若谷的老子、巍然成山的孔子、袍袖飞扬的李白、沉郁峻切的鲁迅……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人物,如繁星闪耀熠熠生辉,映现出中华文化绵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5月21日,“红色丰碑 文脉千载——吴为山教授雕塑艺术走进江苏园博园”开幕式将在紫东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吴为山三十多年来潜心创作的200余件作品,是其弘扬和致敬红色经典、倡导和践行写意雕塑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作为从江苏走出去的雕塑艺术家,吴为山将此次展览视为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回眸,亦是一趟游子归乡之旅。他饱含深情地说道:“江苏是我的家乡,这沃土、这风景、这人文哺育了我,成就了我的艺术初心和生命之美,无论走到哪里,乡愁都难以忘怀,所以我带着作品来向家乡人们汇报。”5月18日,文艺周刊记者对他进行了访谈。

image.png

文艺周刊:这次展览的主题是“红色丰碑 文脉千载”,能否介绍一下此次“归乡之展”?

  吴为山:在这春天的园林里,百余件作品立在江苏大地,徜徉其中,我骋怀不已。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丹心铸魂》、《文化对语》和《美在生活》,这些作品涵盖了从古到今的广泛的社会层面,有以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以焦裕禄、雷锋、袁隆平、王继才等为代表的英雄劳模、时代先锋;以炎帝、黄帝、孔子、老子及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另外,还有以《睡童》《春风》《踏花归来》等为代表的一批表达人间温情的作品。在我看来,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座丰碑、一颗丹心、一个时代。我期待江苏观众与百余位不朽崇高的灵魂在园博园相遇。

image.png

文艺周刊:您创作了很多中国名人雕塑,尤其是中国先贤人物雕像,在创作过程中,您有哪些收获和体悟?

  吴为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有感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少年轻人对那些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所忽略。因此,我试图创作中国历史杰出人物系列雕塑,以建立时代精神丰碑,影响未来。

image.png

中国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是时代的坐标,是人民的代表。当找到这些坐标点,将他们连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找到一条闪亮的轨迹,这条轨迹是中国文脉的道路。那么,如何用可视的形象把这些历史的坐标充分体现出来?我曾请教费孝通先生,他说:“你要把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爱国。”所以30多年来,我塑造了400多件雕塑,一座座中华杰出人物的雕像,就是那些历史的精英、文化的巨擘,他们在历史巨变中,终以其精神而自塑成一尊尊不朽之像。

image.png

文艺周刊:您出生在江苏东台,在南京也生活了20多年,在江苏生活学习的这段经历,对您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吴为山:我1962年生于江苏东台,17岁离开家乡到无锡、南京读书。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任教二十余年,是江苏这片母土哺育我,滋养我,塑造我,成就我。2008年之后我调入北京工作,但根扎江苏,情系江苏。30多年来,我通过雕塑艺术的创作,从神、形方面更为深刻地领悟江苏之美。我为江苏历史上数百名杰出人物塑像,从泥土到青铜立于江南江北,记录下我对这片热土的礼敬。如今它们的身影矗立在南京大学吴为山雕塑馆、南京博物院吴为山雕塑馆、无锡“人杰苑——吴为山雕塑园”。

image.png

作为从江苏走出去的雕塑家,我有义务塑造出江苏人民的追梦之美。立在南京站广场、玄武湖畔的《梦舟》,镜面不锈钢映着蓝天湖水,映着川流不息的四海宾朋,荡漾着滟滟波光,寓示着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将乘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和平之舟驶向远方。为南京青奥会创作的《火炬手》,通过表现运动员丰沛的生命意志以及强健的力量速度,象征江苏人、中国人迈步走向辉煌。为第19届江苏省运会创作的《追梦》,以一片充满生命力的绿叶,“托”起5个不同色彩的奔跑者,奔向同一个梦想……

文艺周刊:您首创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写意之风,提出了“写意”雕塑理论,如何理解“写意”二字?

image.png

  吴为山:在我看来,中国的诗歌、文学、书法、绘画、戏曲等都充满了“意”,“意”是一种意向。它的表现智慧和创作过程,它的思想性和形式特征,皆是东方精神的形象对应。通过写意把神和意表现出来,这是中华民族审美的美学特征。我提出写意雕塑,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肯定、是一种觉醒、是一种自觉、也是一种自信。艺术形象之于艺术,犹如精神之于人;精神之不足,则形象之不立。形象即心印,心印即精神。

image.png

文艺周刊: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有很多获得了国际大奖,从东方到西方,您的作品为何能赢得世界广泛的认可?

  吴为山:每一个不同的民族,每一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生活习性、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不一样,所以在艺术表现上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不同,我一直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语境里面去寻找,在不断学习过程中,让它们自我融化,自我碰撞,最后创新。

  我举两个例子。2003年,我的作品《睡童》,获得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攀格林奖”,当时全场只有我这一件雕塑和19世纪法国艺术家达鲁的雕塑放在一起。颁奖当天晚上,主办方宣布,这件作品反映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的另外一件作品《老子》获得了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这是法国美术家协会设立这个奖项一百多年来,第一次由华人获奖。我认为,这是法国同行以及世界同行们,对于中国老子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阐释中华文化的尊重。

image.png

我的这些雕塑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世界上拥有那么多知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作品里面饱含着中国文化的温度和情感。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艺术之本,就是我们中国艺术可以在世界大放异彩的重要因素。

image.png

image.png

文艺周刊: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您曾呼吁,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这些年您创作了哪些红色主题的雕塑?

  吴为山:近年来,我创作了近百件红色雕塑作品,有立于马克思故乡的《马克思》像,立于法国的表现旅法勤工俭学的《百年丰碑》,立于中央党校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立于古田干部学院的《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以及《延安窑洞对——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延安》《毛泽东同志在香山》等。还有为纪念渡江战役创作的《渡江战役总前委五人雕塑群像》,香山革命纪念馆的《百万雄师渡大江》和《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立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人民总理周恩来》和立于中央党校的《邓小平》……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中国特有红色文化和精神,也让我在创作过程中为之感动。

  2021年1月,我主持创作的《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陈列》序厅雕塑落成于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雕塑作品以五名新四军指战员形象为造型基础,再现了1941年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坚持敌后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4月,我新创作的《新政协会议》群像则采取了画卷形式,塑造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陈嘉庚、沈钧儒、郭沫若、何香凝、马叙伦、陈叔通、黄炎培等20位民主人士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共商国是的重要时刻。他们仿佛从艺术画卷中走来,中国历史新纪元由此展开。

image.png

文艺周刊:您刚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您认为,雕塑和城市以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是怎样一种关系?

  吴为山: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特别展时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我认为,在今天的文化建设、城市建设中,同样要将美的因素、美的形式、美的创造思维以及创造成果融入到工业造型、城市规划、日用品等诸多方面,将美的法则贯穿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雕塑,正是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

image.png

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城市灵魂的象征,它不仅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百姓审美情操的展现,更是先进文化的标记与载体,人民精神生活的指南。作为新一届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我号召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成员的创作,要始终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共同命运展示美的心灵、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形式,向未来奉献更多、更好的传世之作。在我看来,一位合格的新时代城市雕塑创作者,不能吝惜在作品上修改打磨甚至推翻再来的时间与精力。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在一件作品上多花一个月时间,历史上能多留一百年,多花一年时间,历史上能多留一千年。

image.png

文艺周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怎样才能掌握欣赏雕塑的“窍门”?

  吴为山:我认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深入人心。在我的雕塑作品《举杯邀明月——诗人李白》中,观众既看不到李白的脸,也看不到他的嘴,但是在展览的时候, 观众一眼就能认出他是李白。为什么呢?正因为大家都熟悉李白,熟悉他的浪漫主义气质与精神特征合二为一,这是象与神的同构,是物质的有形与精神的无形之共通。我记得一次展览上,一位小朋友看到李白的雕像时问道:“这月亮在哪里,看不到。”家长告诉他,月亮在李白的心里,在李白的诗里面。作为创作者,我听了很感动,我觉得一件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告诉人们站在面前的是什么,而是要告诉人们你想表达什么。这种意象、意念、意境和主观的艺术表达饱含着强烈的精神性,这种精神性是作品生命性之所在。

image.png

一件艺术作品能被人关注,并通过作品引起人们对艺术、对人生的思考,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所以,艺术的创作,最重要的是深入人心,因为深入人心的作品,观众自然就能感悟。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