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喜安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192x80x64
作品材料:纸、超轻粘土、纱布
设计说明:本次毕业创作本人以手指、菌类、鸟儿为意象,将三者有机的组合起来,用综合材料塑型。既表达本人对于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也是呼吁人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热爱生命与尊重自然。
【作品-梦生】
作者:廖展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200x200cm
作品材料: 竹篾,布条,钢条
设计说明:竹编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它们的造型多变,既有装饰性的美感,又有实用性的价值,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竹编工艺却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野。重拾、继承、创新与发扬传统工艺,将它们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让传统与现代共生,是我们新一代艺术工作者的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让传统工艺的魅力在校园环境中绽放,力求传统底蕴在现代环境的破土,二者碰撞出惊艳新奇的火花。
【作品-绽】
作者:曾欣然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160x140cm
作品材料: 光敏树脂、丙烯、不锈钢
设计说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一些传统文化在逐渐的消失,似乎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之一,但传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因此,本人作品《面具--脸子》是以京剧脸谱作为基调,运用衍纸的纹样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从而呈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本人希望能通过这件作品抛砖引玉,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作品-面具-脸子】
作者:杨璘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180x120cm
作品材料: 烟草
设计说明:艺术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尤其是公共艺术是要与观赏者达到内心的共鸣,无需言语,就可以打动观众,引导观众。本人想通过《噩梦》这件作品引起大众对吸烟危害的重视,让青少年感受到生命被香烟逐步蚕食的危害,从而达到劝诫青少年不吸烟的效果。
【作品-噩梦】
作者:邓晓敏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材料: 光敏树脂、丙烯
设计说明:作品表达的形式是以生命衍生的过程,结合DNA元素,分别从三个物体的大小变化,不同肌理的视觉效果呈现,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解释,从而让大家发现生命的更多无限可能。
【作品-源】
作者:黄桥凤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55x70x38 、42x17x38 、44x13x48
作品材料: 树脂
设计说明:《延》这个作品灵感来源于海洋的珊瑚丛,珊瑚丛的形状永远都不会是固定的,所以根据这点来创作了这组作品。这组作品是由三件作品组合而成的,三件作品的形状虽有不同,但组成元素、排列方式却大致相同,每件作品的共同元素都是一根根的细条,都是前短后长;不同的是后一根的都会比前一根的有长劲,更长也更有韵律感。所以通过这组作品本人想表达的意思是对待前者留下来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作品-延】
作者:雷家榜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120x50cm
作品材料: 树脂、石膏
设计说明:在《天籁之音》作品创作中,本人大胆尝试了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经过反复探索,在创作中融入了壮锦、云、鸟纹,铜鼓等元素,将其原有的秩序打乱,再进行结构上的重组,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大自然结构体系,仿佛赋予铜鼓新的生命,传递出远古的天籁之音。
【作品-天籁之音】
作者:曾桂旺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68x54x46cm
作品材料: 树脂
设计说明:《璃彩》作品是本人运用几何形状构成的一件类似钻石的不锈钢公共艺术作品,该作品在色彩上选用以蓝色为主调,以蓝色近似色作为渐变进行创作。之所以该作品在构成和色彩上这样设计,是因为本人虚拟的周围环境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购物中心,该作品试图通过固有的蓝色调和留白的不锈钢反衬托出周围的色彩,从而达到天地合一的效果。
【作品-璃彩】
作者:彭文昌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60x20x15cm
作品材料: 竹篾、木棒
设计说明:通过对民族乐器—渔鼓造型的改造,让其变成一个公共艺术作品。本人希望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来传承与发扬民族乐器的造型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一些边缘古老乐器的回忆。
【作品-渔跃】
作者:施明慧
指导老师:李华清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尺寸:190×170×160cm
作品材料: 综合材料
设计说明:作品《风巢》拥有视觉张力的曲线框架之上,通过交叠反复缠绕形成的独特肌理隐约给视觉上增添一份自然重叠的美,让人感觉到有一种细腻柔软的轻量感;而麻的杂乱无章形成的中空柱体,增强了对于人的感官的视觉体现——呼吸感和空气感:纤维是柔软的,但空气和光线是无形的,它将空气与光影交织在一起,更凸显了自身轻盈和透薄的特性。
【作品-风巢】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