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场水墨的饕鬄盛宴。4月28日下午两点,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名家艺术沙龙”第二期如期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负一楼美育会客室开讲《我的水墨雕塑》。从大学时的《水浒》组画,到各地的写生创作,再到现在的虫鸣鸟叫、鱼翔浅底、花开四季、园林恬静、戏台生辉……一个蓬勃向上、充满生命力的水墨雕塑世界,令到场的各设区市画院、美术馆、省国画院、省美术馆专业创作人员大开眼界、如痴如醉。
开场白,周京新再三强调,“我的水墨雕塑”是个人探索,不是方向也不是标准。“它的内涵很简单,就是在技术语言上的探索。水墨与雕塑之间看似没有太大关联,但当时在心目中,我迫切需要用水墨写意的艺术语言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他回忆起自己在罗浮宫走了整整两天,面对罗丹的雕塑时所受的震撼;也回忆起在四川大足石刻,那些未完成的作品却深深打动了自己。因为他们都是用了个性化雕塑的语言。由此他想到,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术语言不能变吗?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是很精妙,但历经唐代、明代,乃至今天,1500年不改变,水墨语言的材质上能否有所变化?“肯定可以变,否则在传统经典形成的这么一个脉络当中,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标新立异、那么多的开宗立派”。
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当时很年轻,这么多年下来,也走了一些弯路,然而当时的选择,现在来看,作为初心,仍然是有价值的。现在,有了自己的积累,也深思熟虑,经过了反复实验。”
大学毕业时,他尝试画了一组水墨写意创作,“但是这些尝试我自己都不满意,我自己都把自己否定了”。这时候,他接受老师的点拨,画了工笔人物画的《水浒》组画7幅,这组作品在六届美展斩获银奖;后来江苏美术出版社要出单行本,就在1985年之前又画了三张,凑了十张。当时这组画风靡一时,所有的美术杂志,全部在发表这组画,“但与我心目中的理想、水墨写意相去甚远”。于是画完十张之后,他再也不愿意画了,因为之后的创作很受折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在南艺办了个展,包括4米宽的《空城计》、12米长的《水浒》长卷、傣族系列、彝族系列等等,“但是画完了以后,我才发现我的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不知所云”,又一次否定自己。
第九届全国美展,他送去的是《扬州八怪》,当年的评委老先生已经认不出这跟《水浒》是同一位作者。“我自己心目中有一个信念,就是我一定要变动,这张《扬州八怪》的可取之处大概也在这里吧”。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探索又探索中,他慢慢确立起水墨雕塑的理念。跟随他妙趣横生的讲述,大家也仿佛跟着跋涉在艺术之旅:80张《水浒》人物线描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雁荡山写生回来为啥老师看半天感觉不像正常的山水画?大羽老师为何独独在他的花鸟画上题了一首诗?在新疆支教画当地人,有四个孩子的妈妈气愤地找他理论“你怎么把我画成这个样子”;大一时的素描老师教他们用画中国画的方法去画石膏像;徐悲鸿的马为何有立体感有造型价值;水墨雕塑作品呈现的时候有同学评价“像老外在画中国画”,他为何听了还蛮高兴……
他从写意与写实、平面与立体、笔墨归一、笔墨三级即图级、形级、笔级,“有形处以形造笔、无形处以笔造型”以及笔墨四大特性即工性、写性、天性、我性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恰如主持人、省文旅厅艺术处副处长宋莉莉所言,他将书写性与塑造感结合起来,为当代画坛推出了富有现代笔墨表现力的水墨特貌,形成了一个新的思维的笔墨形象体系,达到了表现性与纯粹性合一的水墨语言品质,令在座的各位画家打开思路、启迪观念、拓展思维。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