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艺术漫谈 | 苏畅:雕塑当随日夜更替而具有生命

更新时间:2021-03-23 11:3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466

近期香格纳上海推出艺术家蒋鹏奕个展,上周香格纳 M50 春季首展也拉开帷幕。展览呈现的是艺术家苏畅的大型雕塑项目《洞》。为准备这次展览,艺术家已在曾是锅炉房的展厅空间内工作了两个多月, 此次展览也是艺术家在香格纳画廊的首秀。在这个有别于外部都市繁杂的静谧空间内,艺术家开凿出了一个通向心理空间的入口。

“如果撇去艺术空间的定义,这里更像一座上海近代工业遗留下来的工厂教堂。角铁与木板所构成的实用主义屋顶并不逊色于哥特教堂的复杂尖顶。当这里足够安静的时候,在室内你可以听见内环高架的车流声在大楼间不断震荡产生的回响。你会发现这种嗡嗡的背景声音贯穿了整个城市。这声音通过窗户,随阳光落在雕塑上,像雨点激起的涟漪般散开,在雕塑间来回碰撞融化在雕塑的石膏表面上。

image.png

image.png

“苏畅:洞” 展览现场,图片由香格纳 M50 提供

我希望这组作品能让你和这个城市更好的联接。为此我没有使用灯光,雕塑当随日夜更替而具有生命,即使傍晚的昏暗也会增强雕塑的体量感,使他变得更重。我在这个并不宽广的展厅将雕塑做的大一些,拥挤一些,是为了迫使你可以在雕塑之间的行走过程中去感觉他们,而并不是站在远处看。只需要使用简单的雕塑语言就可以在这个城市轻声的充满情感的无言之歌中随雕塑的起伏律动而呼吸。不用去联想什么,不用去寻找一个目的地,放松,请享受这一刻。”

——苏畅

image.png

“苏畅:洞” 展览现场,图片由香格纳 M50 提供

关于艺术家
苏畅,1985 年出生并成长于上海。他坚定地使用雕塑语言并以此作为自己艺术实验的载体。对雕塑内 在性的重新理解和独立实践贯穿了持续不断的工作。他希望以简单的日常视觉元素为基础,消化并产生 新的语言。并用这些作品审视着在面对公共性和个人焦虑的交错中人在其中的徘徊,及这种模糊的行为 在心理上书写下的痕迹。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