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质的提升
离不开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
好的公共艺术作品
能够提升市民的审美
提高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亦能够塑造城市的艺术范儿
在青岛市雕塑馆
就有一场让人大开眼界的
当代公共艺术大展
还等什么呢?
快戳视频开开眼吧!
这场大展是“2020中国·青岛公共艺术大展”,主题为“城市生活走进美学时代”。
“我们这次展览实际上是基于青岛市城市文化建设新时期的新思维,上世纪90年代,青岛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在中国就已经站在前列,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度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逐渐从宏大叙事的作品转向走进城市生活,所以这个展览的主题叫‘城市生活走进美学时代’,希望每个市民都能够体会到公共艺术走进他的生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院特聘专家、展览策展人景育民介绍。
当代公共艺术建设已经进入到多元化、多样性的新思维当中,这次展览在选择艺术家时也是从形式、思考等方方面面的丰富性去考量,使作品不会出现类型化、雷同化、概念化的状态。
最终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艺术作品80余件,涵盖环艺景观、装置与动态艺术、公共雕塑、城市家私等多种形式,以实验性态度探讨与呈现了公共艺术的多元可能,其中包括十几件室外大型公共艺术作品。
“人们在阅读室外这种大体量的作品时,能感受到作品与场域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人、作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感受到城市公共艺术在场域中产生的那种让人身心愉悦的体验感。”景育民解释说。
《海风》景育民
一般的雕塑都是三维的,艺术家在创作这个作品时,加入了第四个维度,即时间的概念。通过空气动力学和机械加工的手段,把构成关系变成了一个具有时间性的风动的作品。
艺术家通过科技手段,使自然之间和作品产生对话关系,再用艺术的手段嫁接起来,表达人类的一种态度——我们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品有个特点,风小的时候,作品产生的喃喃细语在风中慢慢飞舞;在颜色上选用七彩镀钛的方式,让整件雕塑无论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炙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还是料峭的冬天,都给人带来一种春天的气息,体会到多彩灵动的空间感受和诗意联想。
《岛城八月》刁云波
青岛是一座啤酒文化浓郁的城市,打散啤是青岛常见的一种生活标志,也是一种文化符号,艺术家以此为灵感,用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塑造了一个炎夏拎着散啤走在大街上的青岛小哥的形象,更加贴近于生活。
在景育民看来,城市公共艺术不是仅仅把一个雕塑强行介入空间当中,更重要的是和某些区域之间产生联系,共同去策划和设计。所以其实这个展览可以当成是一个平台,或者是一个倡导,来提出一种新的未来公共艺术的营造方式和策划理念。
“公共艺术的终极目标是营造理想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服务于民众。公共性其实就是公民的艺术,当代公共艺术强调人文关怀,也强调人人都可以享受艺术。所以说公共艺术在日常中真正服务于大众的时候,才走向公共艺术的本质。”
《和弦》 景育民、项苗苗
这件作品以抽象的装饰性语言描绘了两个正在忘情弹奏的乐女,艺术家希望借此给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的人们一方静寂,给观众带来一种理想家园的感觉。
《林中小憩》 项苗苗
《林中小憩》是一件功能性艺术作品,整件作品以鸟的造型框架,作品顶端采用不锈钢抛光,映射着蓝天白云和四季的更迭,底部则采用取材自河流、大地、山川的毛石、大理石等材料,中间孔洞含有感应装置,当人们走近,可以听到阵阵鸟鸣声。艺术家想倡导的是人与大自然或者其他生物共同生息的理想的方式,作品同时也响应了此次大展的号召:城市生活走进美学时代。
《欢乐的小刘伟谦
《欢乐的小Q家族》 刘伟谦
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刘伟谦在2015年创作的,艺术家认为人活的简单一点反而会更快乐,所以把复杂的结构简单化,以一个球体以及球体的变形,来诠释一个人简单的一种状态。
作品的肚子采用中空的形式,艺术家想表达的是“有时候过于满足的这种快乐,其实很难让人去体会的到,像缺陷美一样。”
《美》段化松
这件作品创作于2012年,艺术家以“美丽中国”为概念,把美立体化,形成一个空间概念,让美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得见,同时从美的笔画中找韵律。在艺术家看来,汉字有自己的韵律、自己的美,他在用雕塑去表达的时候,趋向于以线条美来表达汉字的美的变化。
关于这个展览,景育民表示,这只是个开始,后期更重要是它如何转化为社会效应,让这些作品走向城市的空间,让部分优秀的作品和空间产生关系落地,然后参与到一些区域当中,改变生活品质和审美气质,使人们真正感受到艺术和自己零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
“如果说以前是用雕塑融入城市的话,那么我们下一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以雕塑的态度来塑造城市。”景育民说。
展览日期:
7月11日—8月9日(免费对外开放)
地址:
东海东路66号青岛市雕塑馆(园)
时间:
周二至周日9:30-16:00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