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著名雕塑家何鄂讲述“黄河母亲”雕塑侵权案的17年维权路:《兰州晚报》给了我巨大的支持

更新时间:2020-03-30 16:12:00 来源:兰州日报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808

3b292df5e0fe9925e013b319ced00ad98cb171df.jpeg

6a600c338744ebf87259c2872581832c6159a7d9.jpeg

有一种读者,叫相知;还有一种读者叫相守;对《兰州晚报》而言,何鄂先生是两者兼具。今年是《兰州晚报》创刊40周年,在我们面向全国推出“我和《兰州晚报》的故事”大型征文活动之时,何鄂先生因与《兰州晚报》深厚的缘分成为我们的采访嘉宾。无论从40年前《兰州晚报》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还是因记者对“黄河母亲”雕塑维权事件一路关注,在《兰州晚报》创刊40周年之际,何鄂先生发自内心地说:“当我为‘黄河母亲’雕塑侵权案四处奔波时,《兰州晚报》给予我极大关怀,给了我巨大支持!”

维权之路:我不是一个人在打官司

兰州地标性雕塑——“黄河母亲”,是1986年由我国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创作完成,同年4月30日在黄河之畔落成。这个经典之作如今早已成为每个兰州人或者来兰游客相册内“一位”不可或缺的成员。然而,当人们回味这些美好片段时,何鄂却不得不走上了长达17年的漫长维权路。直到2016年,假冒“黄河母亲”雕塑才最终拆除。

3月26日,在何鄂雕塑院见到83岁高龄的何鄂,先生温文尔雅的气质令人如沐春风。何鄂先生说:“我在敦煌呆了12年,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上写满了‘密码’,这就是创造。‘黄河母亲’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是黄河母亲和时代和历史的对话,仿冒行为伤害的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筋骨。在大是大非的面前要有明确的态度,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和责任担当!”

何鄂告诉记者:“从‘黄河母亲’雕塑建成几年后,仿冒的‘黄河母亲’层出不穷、跨越多省,分布在陕西渭南合阳县、山西临汾大宁县、山东滨州市、新疆农七师所在地县,之后又现身山西河曲澳洲、山东德州。从1992年至2009年,长达17年之久。”“当我决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著作权时,我最想传播的是人们对著作权的认识。光靠我一个人势单力薄是肯定不行的,当一些城市的老百姓认为‘黄河母亲’雕塑是黄河流域共同所有,可以拿来随便仿冒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无助,更多的是无奈和沉重。当案件进度停滞不前时,《兰州晚报》的记者们站在正义的立场,从各种角度做了大量报道,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在你们来采访我之前,我大概搜集了十七八篇报道,有很多还没有找到。在这件事上,《兰州晚报》给了我最好的最大的支持,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打官司!”

晚报感情:文字的温度依然未减

“从《兰州晚报》创刊到现在,我基本上年年订阅,直到现在还是家里订的唯一一份报纸。现在只要报纸送到家里,我一定会翻阅,看看报纸上登了什么,写了什么。虽然现在人们都在看手机,但报纸在我生活中的地位是取代不了的。”就在几天前,何鄂先生雕塑的抗疫作品《2020疫·殇》《春天》和《肖贤友》致敬逆行者的报道还刊登在《兰州晚报》的头版。看到自己的工作照比雕塑作品还要显眼,何鄂先生边道谢边诉说着自己的不安,“应该把抗疫雕塑作品放大,我放不放无关紧要,这让我真不好意思”。

何鄂先生对报纸的感情还体现在对报纸资料的收集上。陈列在雕塑院二楼的关于“黄河母亲”雕塑的多篇报道,报纸早已泛黄,但文字的温度未减,回忆依然鲜活。其中有一份2013年5月24日的《兰州晚报》,内容为“兰州城市形象标志亮相”,而何鄂先生的“黄河母亲”雕塑位居正中,背景为蓝红绿三色,这篇报道也被收藏起来,这个标志内的“黄河母亲”像是何鄂先生较为满意的一个,“保持了原作的形神,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黄河母亲”。记者注意到,在她的陈列柜中,许多媒体围绕“黄河母亲”雕塑所做的大型报道在这里都能找到原版,老人家对“黄河母亲”雕塑的深厚感情可见一斑。

在何鄂先生的艺术生涯中,寻找自己的感动,寻找时代的创造,一直是她坚守的创造基石。“老祖宗留下了千千万万的遗产,这些遗产上写满了‘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创造’两个字。有人问我,你现在功成名就了,还要什么呢?其实,我不是要什么,而是要做什么!我愿意把我的一生都用在创造上,让五千年的文明在我们这个时代延续下去。”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