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為新中國造像——中國雕塑70年

更新时间:2020-01-07 10:26:00 来源:人民網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559

美術評論家張曉凌說,雕塑家也是歷史學家,他們總是以特殊的歷史敏感、時代熱情與天才想象,將新中國歷程中重要的事件、現象、人物雕塑為作品。從這個意義上講,一部新中國雕塑史,就是一部鐫刻在石頭、青銅上的共和國史。而其中的每一個形象,不管是聲名卓著的時代楷模,還是沉靜平凡的普通公民,都在雕塑家手中升華為新中國形象的隱喻。

  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中國雕塑以回歸傳統的姿態,開始了雕塑本土化、民族化的探索之路。有這麼一批老中青三代雕塑家,以“為新中國造像”為主旨,在為新中國造像的同時,也以各自的方式推進了中國現代雕塑美學體派系的建構。

image.png

滑田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image.png

王朝聞《劉胡蘭》。

  滑田友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猶如抖落掉百年黑暗的猛士,屹立在亞洲的原野上,宣告著一個中華民族新時代的來臨﹔而劉開渠的《農工之家》、王朝聞的《劉胡蘭》、蕭傳玖的《地雷戰》、班陵生的《藝術救亡》等,則猶如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所提供的歷史注釋。可以說,雕塑家們對新中國形象的塑造,正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形象來完成的。透過錢紹武的《江豐像》、劉士銘的《劈山引水》、劉煥章的《摔跤手》、鄭可的《張正宇像》等作品,似可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狀態與豪邁氣概﹔而閱讀潘鶴的《開荒牛》、田金鐸的《走向世界》、馬改戶的《絲綢之路》、俞暢的《挑戰》、黎明的《崛起》,則依稀聆聽到改革開放的春潮般的旋律——那是一個民族偉大復興的前奏。

image.png

劉煥章的《摔跤手》。

  在新中國雕塑體系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不管歷史風雲如何變幻,人性之美的主題卻始終如一地貫穿其中。張得蒂的《日日夜夜》、陳妍音的《母親》、何鄂的《黃河母親》准確地詮釋了這一點。同時,對人文之美的塑造與呈現,也始終是新中國雕塑的重要維度。陳雲崗的《老子》、吳為山的《似與不似之魂——齊白石》、葉毓山的《杜甫像》、曾成鋼的《梁山好漢系列》、林崗的《聽雪》、焦興濤的《魂韻》等,皆以鮮明的個性化語言,重構了東方文化的勝景。

  中國雕塑家自覺地將個人的藝術探索與民族、國家的命運以及時代的主題結合起來。他們為新中國造像的傳統將薪火相傳,在這一歷程中,他們所獲得的回贈也是極為豐厚的——事實上,雕塑家們在塑造新中國的形象時,也塑造了自己的歷史與傳奇。

  “融匯與屹立”的探索

  在美術的各大門類中,雕塑成熟地反映著新中國藝術創作所需要的,這期間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1949—1966、1966—1978、1978—1992。

  新中國成立后的前17年,以紀念碑雕塑為主導,同時開始了雕塑作為一種技術向工藝美術和日用生活用品轉變。這個階段在紀念碑雕塑的主導下,人們的日常生活審美意識得到了培養。反映工農兵生活的作品大量出現。

  這一階段,雕塑開始承擔創造代表新中國形象和藝術的重任,在國家事務和公共建筑上,創造了以《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農展館群雕、大連《蘇軍烈士紀念碑》等為代表的紀念碑雕塑。同時,也創作了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為代表的領袖像,如劉開渠的《馬恩像》《毛澤東像》。最后就是開創了以工農兵為主體形象的創作,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王朝聞的《劉胡蘭》、潘鶴的《艱苦歲月》、潘錫柔的《播種者》、沈文強的《漁民》。在雕塑教學方面,出現了以探索建立東方民族審美的經典教具——程曼叔的《錢月華》、曾竹韶的《老邊頭像》。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蘇聯專家克林杜霍夫雕塑培訓班為全國各大美術院校培訓了我國第一批高級雕塑創作藝術家,該班在蘇聯專家回國后由劉開渠先生主持。同時,我國也派出了留學生留學蘇聯學習雕塑。這兩方面為我國培養了錢紹武、曹春生等一大批優秀雕塑家。在雕塑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追求民族審美等重大理論和創作命題上得到了深入的開掘。

image.png

程曼叔《錢月華》。

image.png

曾竹韶《老邊頭像》。

  這17年無疑是新中國雕塑事業高速發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華民族迎來了20世紀長期穩定發展時期,雕塑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和平穩定。1959年尹積昌等創作的廣州《五羊石雕像》,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城市雕塑。城市雕塑的出現,意味著現代城市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時期既是以留學歐美、日歸國的一批雕塑家為主體的創作隊伍,又有新中國成立后自己培養的第一代雕塑藝術家。在學成歸國的藝術家裡有劉開渠、程曼叔、滑田友、曾竹韶、王臨乙、周輕鼎、蕭傳玖、鄭可、王子雲等,新中國自己培養的有錢紹武、劉煥章、曹春生、王克慶、程允賢、葉毓山、劉士銘、章永浩、王卓予、湯守仁、沈文強、潘錫柔、田金鐸、楊美應、賀中令、何鄂、盧琪輝等。

  1966—1978年,在特別的時代背景下,值得一說的就是從1965年開始創作的《收租院》群雕和1974年開始創作的《農奴憤》群雕,這兩個群雕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定的成就。

  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為雕塑界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一時期,時代給予雕塑的發展有三方面的重大影響。首先是改革開放打開了國門,1979年在以劉開渠為代表的老一代雕塑家的帶領下,中國雕塑家分期、分批地到世界各國考察、參觀,使得國外的現代美術觀念源源不斷地影響國內的藝術家﹔其次就是隨著改革的開展和深入,大大加快了我國城市化的進度,城市公共空間大量涌現,使得國外的現代公共藝術觀念迅速找到了中國土壤﹔最后原建設部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和中國雕塑學會兩個組織的成立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雕塑事業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思想解放和國門初開的情況下,傳統得到恢復,國外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諸多潮流一起涌進中國。到1989年美術新思潮,這一階段中國美術界對世界有了初步理解,創作上一些中青年藝術家卻還是以模仿西方現代作品為主,同時對傳統的不理解和不了解導致民族虛無主義情緒滋生。一批新老雕塑家在努力探索新的途徑。

  在“文化自信”中確立文化立場

  1992年中國經濟再一次起飛,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直接推動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公共藝術成為城市化大發展的直接受益者,作為公共藝術主體的城市雕塑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幾乎達到了“無城不雕塑”的地步。

  1992年以后,可以分幾個階段,2000年以前,是以擴張為主,兼收並蓄,各種文藝思潮和創作風格都有體現。2000年以后逐步轉為自己的文化認同,創造新文化。這個轉向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國家實施了一系列國家美術創作工程,從20世紀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家園美術創作工程到建黨百年美術創作工程,這一系列國家政府主導的美術創作工程,充分體現了大國崛起的氣勢和文化自信。在創作方式上,也再一次促使了紀念碑和城市雕塑的強勢崛起。在這一階段人們對自我歷史的認同進一步加強,對改革開放以來向西方學習的、甚至一味模仿西方的做法予以了深刻反思。學習的初心就是為尋找我們和現代社會、現代化的差距,解決我們前進中的問題,文藝界重新審視民族傳統,用中國智慧解決當代世界所面臨的難題。雕塑創作上體現出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深入挖掘傳統的優勢,運用傳統的元素創作出新的優秀作品。

  雕塑是社會發展新的晴雨表,一個新興的大國,給予全世界的雕塑家新的機會,進入新時代以來,幾乎每有全國性的重大雕塑創作、學術活動,幾乎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國際性藝術盛事,因為前來投標的世界各國藝術家往往要佔到總投標人數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這種“萬國來朝”的生動景象過去隻有在盛唐時期才有。

image.png

曹春生、周秀清、李惠東、張舒等創作的《鼓舞——民族大團結》。

  這一階段,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雕塑家王克慶、程允賢、曹春生、章永浩、沈文強等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改革開放以后培養的第二代雕塑家群體崛起,以曾成鋼、隋建國、黎明、李象群、陳雲崗、楊奇瑞、楊劍平、殷小烽、龍翔、呂品昌、孫偉、王少軍、姜杰、翟慶喜、林崗、班陵生等為代表,他們幾乎活躍在整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中國雕塑界。進入2012年新時代以后,新生代的年輕雕塑家開始成為活躍的創作主體,有張偉、董書兵、沈烈毅、李鶴、鄧柯、姜煜、馮崇利、鄭靖、鄭聞卿等。

  在進入新時代和雕塑新生代崛起的創作中,尋找“歸途”、尋找民族的根性文脈成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中華民族的藝術立場將再一次顯示出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中國與世界的良性溝通,中國雕塑將再一次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