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鲁美艺术家|铸魂立人 躬身笃行——雕塑家贺中令

更新时间:2019-12-27 11:14:00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658

image.png

雕塑家贺中令

  贺中令先生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曾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家协会辽宁分会理事。他用雕塑铸造民族之魂,为时代精神树碑立传,创作了《白山魂》《残历碑》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为现实主义雕塑道路增添异样风采。作为教师,他忘我工作,将满腔热忱倾注于教育事业,多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和鲁迅美术学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称号。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继承和弘扬鲁艺的优秀传统,坚持探索和创新,是新时代鲁艺精神的继承者和践行者。

   一、始于泥塑

  1935年,贺中令先生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县同太乡西二道沟村。其父贺钧先生是当地知名的乡土画匠和民间泥塑艺术家,被人称为“泥塑贺”。1950年曾与其徒弟王肇之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毛女》影片抓塑奶奶庙的泥像。1954年,贺钧先生被东北美专张望教务长请到雕塑系传授民间雕塑经验。1959年正式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授课民间彩塑。

  贺中令先生自幼随父学艺,1955年考入东北美专附中,毕业时被分配到雕塑系继续学习民族民间雕塑传统。雕塑系的西式教学最吸引他。当时雕塑系有两种教学模式,即留日的郑惠南先生、刘荣夫先生,留法的王西民先生和黄心维先生架起了法式的写实体系,而杨美应先生、高秀兰先生从苏联专家克林杜霍夫学习班回校后,强化了苏联教学模式。贺中令先生正好赶上强化雕塑基本功的基础训练,泥塑人体课占比达4/5。大量的泥塑课训练为贺中令先生的造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吸收贺钧先生民间传统雕塑的基因,在创作上摆脱模特,发挥意随笔运、得“意”忘形的意象思维,走出一条中西结合的创作之路。

   二、敂石之魂

  从后来的创作看,贺中令先生是一个多面手,常见的木头、石头等都是他造型的好材料。他长于石雕、木雕、彩塑等,又富于巧思,将设计和民间美术元素加入雕塑创作中,形成多样化风格面貌。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得到雕塑界和群众的喜爱和认可。1979年他创作的木雕《骨肉同胞》获得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和辽宁省人民政府80年创作奖。1982年该作品参加了法国春季沙龙展,深受好评。1984年,石雕《白山魂》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和辽宁省人民政府84年创作奖。这两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7年,石雕《一衣带水》获得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1991年的《残历碑》创造了碑馆结合的雕塑形式,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建国六十周年城市雕塑成就奖和新中国六十年全国建筑创作大奖,并在《美术》《美苑》和《中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杂志报纸报道转载,成为雕塑史上的佳作。

image.png

《白山魂》石雕高80厘米1984年中国美术馆收藏

  贺中令先生认为,在所有作品中,最用力的一类是表达“铸魂鉴史”教化性的石雕,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说文》中说“敂,击也。” “敂石”是贺中令一生的生动写照。为了这些石块,他在采石厂被震晕过,被巨石砸伤过,仍不改初衷,忘我地投入创作中。

  贺中令先生与石头结缘,似是无意中的安排。1964年贺中令先生毕业分配到园林处从事造园工作。因为造园接触到各种石材,他的雕塑创作开始从泥塑转向石雕。贺钧先生把自己的石雕工具交给贺中令,并告诉他说,泥塑材料不易保存,选用石头刻历史,能传流后世。他真正开始将学院写实训练与传统雕塑观念结合起来进行石雕创作,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

image.png

《残历碑》花岗岩、混凝土高1800厘米1991年建造

  1984年,他创作了《白山魂》。他说,这是他这辈子感动最深,用心最切,投入最大身心去完成的一件作品。该作品突出了雕塑家满腔赤诚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贺中令先生心中,长白山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寻找中意的石料,他围绕白山跋涉数百里,挑选了重达八百斤的石头。它是亿万年前造山运动形成的多种石质分层次结合在一起的红白分布不均的火山岩。白色的石英层底下透出片片暗红色的铁矿石如同烈士在茫茫白山顶上浸透出的碧血。这巨大的石块似一顶迎风鼓动着的伟大战士的大皮帽子,在这厚厚的大皮帽子里,包裹着嵌满冻伤、挂满霜雪的杨靖宇遗容。

  他说:“我梦想着寻找到一块意象长白山的天然风化石料,在这石头上将杨将军(杨靖宇)的遗容嵌刻石中,使这遗容永久地化作白山之魂” ,“长白山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性格”, “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白山”。贺中令以写实手法浮雕上杨靖宇头像,是希望“印刻上杨司令(杨靖宇)的魂,让英雄浩气同祖国山河共存。”

  如果说《白山魂》重在塑造民族之魂,那么《残历碑》则是突出鉴戒,让今人铭记历史教训。二者共同构成“铸魂鉴史”之双翼。“九?一八”事变是沈阳永远抹不掉的记忆。贺中令根据这一历史事件,设计制作了《残历碑》。残历碑框架由混凝土筑成,表现了东北人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节。如今,矗立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成为沈阳的一张历史名片。

image.png

《江山图》石雕高900厘米1988年

  爱国心一直是激励他创作的最大动力。创作抗日题材的作品是贺中令先生毕生的追求,相关的作品如《流亡曲》《血岩》《江山图》《李大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变。

  1987年贺中令先生从抚顺找到一块血岩,从中看到了同胞流血牺牲的状貌,想用它表现抚顺平顶山惨案。《血岩》脱离了写实的塑造方式,完全借用石头本身纹理,将革命历史题材以大写意手法呈现出来。

  1988年贺中令先生参加沈辽战役纪念馆雕塑工程,主要创作馆内胜利大厅正面墙壁上的浮雕《江山图》。浮雕长宽各9米,用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这一作品获得了雕塑界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普遍赞赏。雕塑家田金铎先生称,这是建国后浮雕作品的杰作。

  正如贺中令先生年少时,其父所言,选用石头刻历史,能传流后世。这些作品既注重形式美,又追求凝重的内涵,突出“铸魂鉴史”的教化性,因此能够穿过岁月风雨的洗刷而熠熠生辉,在今天仍然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image.png

《李大钊》石雕高60厘米1983年鲁迅美术学院收藏

  三、师者匠心

  贺中令先生是鲁迅美术学院培养起来的雕塑家,后来在雕塑系任教。在80、90年代,他成为雕塑基础教学骨干,曾多次被评为鲁迅美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也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贺中令先生主要担任泥塑基础课和毕业班的创作课课程,1983年,贺中令先生与张玉礼先生一起担任指导79级八名毕业生的毕业创作。他跟学生一道到生活中体验,认识时代,去发掘和提取艺术资料。经过一年的努力,全班八名同学的作品都入选了辽宁省美展。七名学生的七件作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其中四件被选为优秀作品。

  贺中令先生担任基础课教研组长时,为适应城市雕塑发展的需要,给四年级习作课设置超等大男女头、胸像,超等大男女人体习作课程,并亲自示范制作。他还要求学生在制作时,要正视各自不同的感受,进行意象习作训练,注重整体感,开写意雕塑之先河。

  1987—1989年,贺中令先生担任民族传统雕塑硕士研究生导师期间,带领研究生考察全国古代雕塑遗产,挖掘传统雕塑的民族文化根基和审美特质,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和现代民间雕刻艺术。他还带领研究生深入西南、西北体验生活,用传统的雕塑创作观念和方法指导研究生创作出一批具有民族之根、地域之风的彩塑、陶塑、木雕、铜雕作品,使研究生在认识和实践中国传统雕塑与西方当代雕塑的结合问题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贺中令先生担任五年级毕业班的创作教学期间,他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创作反映时代生活的作品。后来,该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作品全部入选辽宁省纪念“讲话”五十周年美展。由于在创作和教学上的优秀表现,先生曾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从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贺中令先生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17年,以高度的责任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雕塑造型能力,希望以严格、理性的基础训练来锤炼和强化学生对光、造型和色调的微妙感受。自1985年担任塑基础课教研组组长以来,他严格推行五年两段制教学方法,侧重雕塑基础造型能力的培养,继承发扬鲁美雕塑的写实能力强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兼收并蓄的教学理念,推动着鲁迅美术学院雕塑教育走向多元化和系统性。

  先生又敏锐地捕捉到时代氛围之变化,引导学生学习、探讨人体艺术的现代表现意识。他注重探索雕塑在当代语境下多种呈现可能,以“意象雕塑”、“民族传统雕塑的当代性”为切入点,打开了鲁美雕塑创作的一个新空间,并影响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也对全国高校雕塑教育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鲁美雕塑和贺中令先生一起站在学术和教育的潮头,激起了巨大反响。这是一位心怀理想,努力践行的美术教育家,他为新时代鲁美雕塑的走向树立起鲜明的旗帜,也为雕塑界培养了一批担纲领航的艺术骨干。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