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听!卡普尔“新雕塑”,传统正与现代对话

更新时间:2019-12-04 09:31:00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598

黄琉璃瓦顶的太庙,中华和钟陈列在金丝楠木建构的大殿内,当这些颇具皇家风范的建筑元素从不锈钢镜面中反射出来时,一幅幅艺术奇观就这样不经意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制造这一奇观的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时下他的个展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太庙艺术馆一并展出。

国内艺术界对他并不陌生,此前几年里他的作品在常青画廊、红砖美术馆、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上均有呈现,不过此次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艺术家横跨35年的重要艺术创作除了在中央美院美术馆这个颇具后现代的场馆展现外,太庙艺术馆内的呈现更让人期待。在这个600岁的皇家庙堂的场域内,卡普尔那结合了印度哲学、宗教思考和西方艺术观念的表达,带给观者的不止是艺术奇观,更多的还是让人们思考在全球化时代下,艺术创作创造性传承、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而形成现代表达的多种路径。

不锈钢镜面作品《S曲线》(2006)和《C曲线》(2007)是一组相互呼应的创作,前者是两片大型不锈钢无缝连接形成的S形雕塑,后者则是一整片巨大的弧形不锈钢。眼见镜中的自己时而被颠倒,时而被放大、拉长;后退几步,太庙内的中华和钟、黄琉璃瓦顶则映入其间,我们仿佛在历史和现实、真实和幻象之间游走。与卡普尔颇具大众知名度的公共雕塑《云门》《天空之镜》等作品类似,这一系列不锈钢镜面作品都能巧妙地介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空间,将观众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构建出崭新而奇异的景观。

要清晰勾勒卡普尔的艺术创作图谱,不得不追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艺术创作生态。彼时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英国,乐观情绪充盈整个社会,艺术家们也颇为自信地开始新的尝试。也是在那个时期,托尼·克拉格、安尼施·卡普尔与安东尼·葛姆雷等成长为英国雕塑界的领军人物,后被归为“新雕塑”一代。这种艺术流派不满此前对作品材料的严格限制,而是积极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同时又将某些社会含义注入其中。有意思的是,三人先后斩获过欧洲极富权威性的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

作为英国当代雕塑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对“新雕塑”有不同的发展。托尼·克拉格发展了波普艺术的现成品观念——利用废旧物品构成崭新的雕塑;葛姆雷以创作英国著名公共雕塑《北方天使》而蜚声国际,在30余年的雕塑生涯里从未放弃对人体与空间、意识与身体的关系探索。卡普尔则创造性地使用了印度传统颜料、不锈钢镜面等材质,不断拓展与创新材料、空间这些经典的雕塑概念。

相比其他英国艺术家来说,有印度文化背景的卡普尔,在跨国家、跨文化语境下对艺术的探索更值得后人深思。1954年,卡普尔出生在印度孟买,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印度旁遮普邦人。上世纪70年代初搬到伦敦后,先后在霍恩西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受到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雕塑的影响。

卡普尔的早期雕塑往往是简单弯曲的形式,鲜艳饱和的红色、黄色及黑色粉末撒在作品表面,其灵感源于印度市场和寺庙里彩色粉末堆出的小丘。而这些单一颜料形成的高纯度视觉效果也浓缩了卡普尔对印度文化中虚空的特殊理解。《1000个名字》便是这富有创新性的颜料系列中的代表作。对不锈钢材料的使用是卡普尔艺术创作后期的最典型的艺术系列,镜像的虚空感在现代材质下得到了创新性地表达。艺术家成功地通过物质性的作品,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让观众进入冥想与玄思之中。

尽管卡普尔直到现在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仍感到困惑,但印度传统文化的底色很容易就能在他的创作中可见。其高妙之处正在与对不同文化的珍视,并转化成极为成功的现代表达——一种被全世界认可的语言。这样的艺术探索或多或少能拓宽我们在创造性继承与发展自身传统文化资源上的认识与境界。

展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9年10月25日至2020年1月1日

太庙艺术馆:

2019年11月10日至12月28日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