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椅子上的马克思右手搭扶手,左手放胸前,陷入沉思,身旁站立的恩格斯好似正倾听他的内心的倾诉——两座雕像,一站一坐的关系姿态,无言地讲述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共同信仰和坚不可摧的友谊。
这是组雕《伟大的友谊——马克思、恩格斯》给人们的感受。
当然,在众多雕像中,最为夺目的还属那座足有5.5米高的马克思雕像。围绕这座雕像,两年来已经有过很多报道。在这次研讨会上,亲自见证了吴为山将其赠给德国特里尔市整个过程的德国建筑史家安德里亚斯·路德维希也来到会场,并激动地为大家讲述了马克思雕塑在特里尔市安放的全过程。
2016年,安德里亚斯·路德维希曾全程陪同吴为山在特里尔寻找创作灵感以及雕塑完成后的安放地点。“雕塑完成之后,我们先是在马克思出生的小房子外面找到了一块小空地,但吴为山不是很满意,他认为那么小的空间不适合放如此大的雕像。我们踏勘了很多地点,最后找到了有着2000年历史的具有罗马特色的西蒙教堂广场,形成了共识,这个地方的一侧是马克思出生地,一侧是马克思成长的地方……”为什么这座雕塑最后确定为5.5米(含底座)?安德里亚斯·路德维希向与会者揭露了这个小秘密,这是他们讨论的结果,因为5月5日正好是马克思的生日!
从创作到安放的过程是较长的,在这一过程中,安德里亚斯·路德维希还曾专程来到北京。他是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这座创作中的雕塑的感受的,“吴为山当时正好在一个脚手架上,我也随即爬了上去,从不同角度观看初步搭建完成的马克思雕像。对我来说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这是一座富有表现力的作品,从眼睛、鼻子、嘴巴、胡须到相关的黏土材料,所有这些都让人得到全新的体验。”安德里亚斯·路德维希说,还值得一提的事是,对于这座雕塑,吴为山处处精心考虑,比如雕像的底座被设计成多边形,代表着马克思一生待过不同的城市———特里尔、巴黎、伦敦等。
写意中彰显中华精神
不管是对仅能从古书中想象的古人样貌,还是对可亲可感可体验的今人形象,吴为山的雕塑都追求着两个字:“写意”。
“写意雕塑”,是吴为山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旨趣。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指出,吴为山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大胆地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并创建了现代写意雕塑理论与实践,这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现代艺术的深入研究。他的作品正是以“诗风浩荡”的写意精神,引起了时代的共鸣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王一川看来,吴为山的雕塑风格独特鲜明,具有“以意征实”和“以实出意”的内涵。以意征实,就是针对没有见过的人物对象,在创作时抓住其思想精髓,找到对应的特征;以实出意,是针对见过的人或留下照片等痕迹的人物形象,既要写实也要出意,用诗画意象抓住其内在特征,进而给人以浓郁的艺术回味。“他的写意雕塑,是在以雕塑的形式无声地书写、讴歌这个时代中国人充满自信和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王一川指出。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透过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看到的是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这主要表现在中华民族政治精英系列雕塑、中华民族人文精英系列雕塑和反思历史警示当下的大型主题性创作这三个形象系列中。”
融汇中西文化 加强文明互鉴
吴为山给著名雕塑家、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德烈·科瓦尔丘克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套组雕《灵魂之门》,就是以不同时空的文化代表人物中国著名诗人杜甫与乌克兰著名诗人舍甫琴科对话的形式进行了再现。
这套组雕呈现为两本书的形式,坐落在乌克兰。通过这套组雕,安德烈·科瓦尔丘克认为吴为山“把中华文化精神和欧洲现代美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把传统的、民族的和现代的雕塑语言成功地融会贯通,我想这也就是他创作中最核心的特点。把艺术创作跟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当代和传统融合在一起,有了这样一种融会贯通,他才能‘书写’得酣畅淋漓,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出色与出彩之处”。
在宽广的国家博物馆展览大厅里,有一座鲜明的、面带微笑,谦逊可掬的人物雕像,这是吴为山为其民盟前辈———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学者费孝通先生创作的全身像。吴为山显然非常喜爱这尊雕像,将之摆放在展览大厅左侧的显要之处。“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看上去说的是美的创造,其后面是提倡文化交融、文明互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费孝通先生曾为我题‘由像及神’,此中所谓神,已凌逾像外,而达自然、社会、科学、人文之本真。”吴为山这样阐释雕塑,他说他信奉“那些历史的精英、文化的巨擘,在沧海横流、浴火重生中,终以其精神而自塑成一尊尊不朽之像”,而作为一名造像者——雕塑家,他表示,他追求的就是“为时代造像,以丹心铸魂”。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