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中西雕塑文化的象征性

更新时间:2019-01-22 12:30:00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854

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都有其基本象征,仅仅观察同一种艺术类型,也可以看出文化象征性。因此,中西雕塑艺术之别也可成为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形象提示。我国的雕塑文化和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轨迹一样,在相当封闭的环境下经历了漫长的酝酿、萌芽、自我发展、积累成熟的过程之后,与西方开放式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这种区别不是偶然才发生的,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去分析。

image.png

一、智与情—文化背景

几乎西方的所有学说都起源于哲学。在古希腊,人们已经开始探究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欧几里得的几何算术,都是崇尚智的结果。阿基米德的试验是西方重智的表现,也是西方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的源头。在西方人的眼睛里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中国的哲学和西方又有什么不同呢。孔子说“仁者爱人”“肫肫仁也”。这种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观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基石。中国人自殷周以来到孔孟再到现代就是仁爱礼智信,都是血缘温情深。社会的核心在中国是“道”,而希腊的核心是“逻各斯”。

逻各斯最初有“分理”的意思,在后来的不停演变中逻各斯又具有言说的意思,也就是词或内在思想借以表达的意思,所以逻各斯又有内在思想本身的含义。也可以指理性。赫拉克利特用它来表示“说出的道理”,并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今天,逻各斯常被我们翻译为“理性道理”。逻各斯叙事有严格的规则,从而最终发展成为了后来的逻辑推理形式。道是不可言的,不可言喻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道只有在保持沉默的时候才能完整,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二是道不可以用语言来传递。20世纪初,道不可言喻,第一造成了道无法传播的困扰,第二是容易产生误解,所以出现了解道比悟道更为受到关注的情况。

东西方的这一不同在艺术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形似”和“神似”,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感性的,这在艺术领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形似就是艺术品在外形上与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符合度。但形似在不同环境下受到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形似的完整性关系到了整个艺术品的成败。而在中国古代形似相对于意境来说就退居其后了。顾恺之是一个形神兼备的倡导者。他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就是中国画对意、对神似要求的高度概括。

中国对意境的要求不单单表现在绘画中,在雕塑艺术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都极力追求神似。所以在雕塑作品中大多把精力放在表情的刻画上,通过表情神采来表现对象的精神世界,而很少依靠动作或情景。相对于形似,神似更加难以用实物表现,它不仅仅是对物象的神情态度的表达,而且还有雕塑家自己的感情的抒发,使艺术作品也具有自己的感情色彩,这也是神似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中国人物雕塑最重视的便是头部的塑造。走进北魏云冈石窟,菩萨像首先以其头部带动我们的视线,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只是一块线条生硬的石头而已。北魏龙门石窟中的菩萨立像,其头颅硕大,面容圆润,闭眼嘴角微翘,一副心醉神迷的神态,都是用非肉身化的躯体去结合有灵感的面容。而西方雕塑的身体塑造与面容刻画大部分是呼应配合的。中国人物雕像在全身中最重要的就是头部,在头部中尤其注重眼睛。例如三星堆祭祀遗址的商代青铜人物铸像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注重眼睛的初步实例:所有人物的眼睛都高高的突起,有的甚至像两根柱子,似乎在夸张地表现“传神”的意匠。中国雕塑往往直入对象之内在精神,不在乎形象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在成都地区被发现的《击鼓说唱俑》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说书人投入忘我的神情,虽然不严格遵循真人的比例造型,但形态夸张与传神却远非写实造型可以比拟的。综上所述西方传统墓园雕塑是基于理性之上的写实与再现,而中国传统雕塑是精神与感性的表达。在有些情况下,中国传统雕塑不是为了记录真实,而是旨在营造气氛。

image.png

中国龙雕塑

二、神与佛—宗教信仰

西方雕塑出现的初期虽然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但在较短时间内它就获得了独立地位。古希腊的神与人同形同性,自上而下为“神系”,把统治者和神相提并论,在巩固统治的同时强化了个人崇拜的倾向,促进了西方城市纪念雕塑,尤其是帝王纪念雕塑的发展。每一任帝王登基时,他的雕像就被制作出来,放置在神庙或者是其他公共场所中。随着社会逐渐安定和富足,人们的注意力从神的崇拜转移到对生活的关注上来,神的雕像渐渐减少,普通百姓的肖像雕塑慢慢增多了。从古希腊人奠定的以人体为主的雕塑形式以来,至近代雕塑出现的这2500年中,人像雕塑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大量的优秀人体雕塑涌现了出来。古希腊相信“人,乃万物之尺度”,而且在西方传统中,有保存祖先遗容的习惯,在墓碑上雕塑逝去者的形象便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一种传统。但是从公元5世纪起,上千年的欧洲艺术被钳制在基督教文化之中。雕塑艺术的发展在这一期间受到了限制,基督教主题及其造像术成了雕塑的主要表现内容,雕塑艺术成了表现宗教的象征符号的工具。除了有限的蛮族艺术还有别的形式的雕塑艺术的留存外,异教形象和世俗题材都基本不复存在。宗教雕塑盛行时代的中国却没有这一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使佛教雕塑中经常包含其他宗教的形象,而原有的雕塑并不会受到其他雕塑形式的影响,例如皇陵雕塑和民间墓葬雕塑、工艺雕塑等,远远脱离宗教内容,服从世俗需要。而且从作品内容来看,中国佛教雕塑与基督教雕塑也有很大的区别。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犹太教坚持精神的纯粹性,反对偶像崇拜。早期信徒对艺术避之不及。不过,随着信教者越来越多,这些人大多目不识丁,向他们宣讲教义遇到了困难,秘密教会不得不改弦易张,尝试用视觉形象来引导教徒,雕塑艺术为之服务的基督教就此开始。在这种动机下,基督教雕塑成为了石头的圣经。

中国崇尚自然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的雕塑显示了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有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合形(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物的造型。早期中国雕塑艺术对于表现题材的选择方面并无主次之分,但其封闭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在宗教雕塑兴起后的中国雕塑后期,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但是中国宗教中的人神同体的宗教观念并不普遍,在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出现过公共崇拜性质的造像高潮,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都不太重视造像的价值和意义,儒家思想提倡的是人在社会当中责任和义务的实现,认为人的名誉和精神是最重要的,企图通过个人理想的人格目标来达到不朽。早期的道教也认为“道本无形”,神圣的事物都是不能用有形的物质实体来表现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直接为帝王君主立像的。而以景致、动物、植物等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却大量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

三、显与隐—存在价值

古代中国的雕塑艺术紧紧依附于宗教建筑(石窟、寺庙、道观等),陵墓建筑、宫殿建筑很少有独立的公共雕塑,又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在战乱频发的时期这些依附于建筑之中的雕塑作品便伴随着建筑的损毁而消失无踪了,现在流传于世的多是委身墓穴或者是藏之名山,很少显露于人的视野中。

西方建筑一直以石头质材料为主,石头本身的稳固性使建筑更容易保留下来。同时,古希腊、罗马以广场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对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并影响了以后欧洲城市的景观。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多个时期人们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杰作中寻找灵感,而且至今也像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一样,将雕塑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视其为城市的灵魂。雕塑一直都作为构建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元素。在现代中国的任何一座古老的城市中,都再也难觅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公共城市雕塑的痕迹。但是在很多文献中我们古老的祖先也曾经尝试过建造城市雕塑,据记载秦始皇为了修建贯穿咸阳城的渭水桥,就曾经下令“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以祭之”。关于汉代的大型城市雕塑在历史文献中也有记载。汉武帝时代在皇宫的各个宫殿外都曾经安置着铜仙人、铜龙、铜马、铜鸟以及各种神像等。东汉时也曾经在皇宫中铸有铜马、铜骆驼等雕像。遗憾的是这些雕像现在已经难觅踪迹。汉代遗留下来的非宗教性质和非陵墓仪卫行雕塑的作品只有东汉时期的《李冰石像》和一些残缺的石人像,山东曲阜孔庙的两尊大型圆雕像,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前的翁仲,山东邹县匡庄雕像等。姑且不论精神内涵艺术价值,单就数量来说这些作品根本无法和同时期的陵墓雕刻相比,和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公共雕塑相比更是天壤之别。秦汉之后的各个朝代虽然也有世俗性的大型石刻,比如宫殿衙门前的石狮子之类的雕像,但宗教造像和陵墓雕刻以及华丽的工艺品装饰性雕刻依然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主流。

中西雕塑在题材和文化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种封闭性与公共性。以陵墓雕塑为主的中国古代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多数的人像雕塑是为了欣赏而产生的艺术,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都造成了中西方雕塑的不同。政治制度的封闭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单纯性,单纯性又促使中国的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欧洲人的迁徙和商贸促进了开放的社会制度,也促发了政治的民主和国家的分化。

image.png

中国写意雕塑

四、物与意—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模式的实质是综合的一元论,即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无法分割;而西方传统艺术思维模式的实质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相对独立。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的思维模式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它又结合了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雕塑艺术的典范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中国的文化则是强调直观意象的思维模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逻辑、概念而更长于悟性,这种所谓的“豁然贯通”、“点石成金”,也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偏于抽象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文化特质。

一元论思维模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体现在造型艺术中,便形成了注重意象浑融和通过意象之后的表现手法,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注重意象表现的观念。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写意和象征,西方传统艺术注重再现写实。这就是中西传统雕塑中最大的差异。对于伦理道德相对重视的中国雕塑艺术中人体雕塑是极少会出现的题材,而西方雕塑艺术的主题从古希腊开始就崇尚健康的人体形象。中西方雕塑,一个注重形体结构的准确,一个强调意境的“传神写照”。西方雕塑写实、中国雕塑写意成为了各自的特点。中国古代的雕塑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解剖,不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在塑造人物或动物形象时更为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这种处理方式不注重对象的实体,着眼于整体的表现和韵律关系,更关注人物和动物的神采意蕴,并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使形象跃然于画面。西方传统艺术把几何形的类型融入到形的概念之中,在哲学和科学双重支持下进行对物象的模仿,最终创造出了比例解剖等方面近乎完美的作品。而中国提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塑造。因此,中国传统雕塑注重表现内在气质和神情特征,而西方雕塑注重外在的形象和比例结构的精细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雕塑意象造型与西方传统雕塑模拟造型两种不同的方式。所以西方墓园更倾向于使用雕塑来纪念或抒发情感,而中国人比较习惯含蓄的文字来表达。

评论

  • 薇薇 2019-07-19 18:07:02
    比邻三维3D打印 材料光敏树脂,可做白板件、高韧性件、耐高温件,透明件,半透明件。覆膜,德国红蜡 ,,黄色材料 黑白色尼龙,广泛应用于建筑疗,航空,设计,工艺品,雕塑,玩具,工业设计等等. 价格合理,期待你的合作。 欢迎新老客户来图报价Q :2881922416 18150600718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