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雕塑成“秃顶”呼唤“好奇”成“好礼”

更新时间:2018-01-18 10:2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天琪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639

日前,有网友报料称,地铁国家图书馆站的摆件雕塑的头因为经常被路人摸,头顶已经像是“秃”了一样。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地铁国家图书馆站看到,有乘客伸手摸雕塑的情况存在。据国家图书馆站的站长介绍,雕塑是2009年建站时就存在的,确实会有乘客在路过时“摸一把”雕塑,大多数人是因为好奇,一般儿童占比较大。但因站内客流量较大,工作人员也很难做到一一制止。

报料:地铁站内雕塑“秃顶”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地铁国家图书馆站的站厅内摆放了两座雕塑艺术品《坐》和《摔跤》,雕塑《摔跤》的头顶已经被人摸出了底色,锃亮地反射着投射过来的光。在等车的5分钟内,就有很多人过来摸一下雕塑的头顶,即便是在人流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摸雕塑的人也不见少。此事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北青报记者在网友提供的图片中看到,雕塑《摔跤》的一个小人的头顶颜色明显不同于身上的其他位置,显现出金色,好像被摸“秃”了一样。

现场:雕塑头顶10分钟被摸3次

12日,北青报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地铁站的站厅内见到这两座雕塑,这两座雕塑并不是很大,算上底座约半人高,分别在距离地铁站的A、B口方向和C、D口进站后20米左右的位置,一左一右地立在地铁4号线与9号线换乘必经之路的两个楼梯口中间。

在雕塑头顶的位置,原本的颜色是深褐色,却已经被人摸得掉了色,露出里面的底色,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锃亮,甚至还能反射出站厅内投射过来灯光。在雕塑下方,一个告示牌上写着雕塑的信息,这两座雕塑艺术品分别叫《坐》和《摔跤》,是由国内知名艺术家于2008年创作而成。虽然两座雕塑都被摸得掉了颜色,但相比之下《摔跤》的雕塑显得更为光亮,也更加吸引过往路人注目。

北青报记者观察到,大多数乘客在经过雕塑时都未作停留,但也有乘客在经过两座雕塑时会伸手去摸一下或者拿手指戳一戳再离开。北青报记者分别在中午闲时和晚间下班高峰两个时段对摸雕塑人数进行统计,10分钟内,两个时间段分别均有3名乘客在路过时摸过雕塑。

车站:多数人因为好奇 儿童占比较大

下班回家的白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每天下班坐车都会路过这里,每次看到这两座雕塑都会习惯性地摸一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忍不住地摸一下。“每次上下班都着急赶时间,并没有特意想去摸,可能是路过的时候看到雕塑的造型呆萌挺可爱的,比较有趣,就想摸一下。”

除了匆忙过路以外,也有个别的乘客还会特意慢下脚步去观察雕塑,一名学生模样的男生在《坐》雕塑前停留了很久,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还特意蹲下来仔细查看雕塑的信息,“这个雕塑造型很特别,就想拍张照片记录。”

地铁国家图书馆站的站长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两座雕塑是在2009年建站伊始就摆放在站内的,“因为地铁站比较靠近国家图书馆,为了给站内增添一些文化艺术氛围,于是就在站厅内摆放了这两座具有特色的雕塑艺术品。” 地铁的保洁人员每天都会对两座雕塑做清洁工作。

据站长介绍,他在3年前调至国家图书馆工作时,这两座雕塑就已经被摸掉了色,上面还经常会看到残留的手指印,但 “因为地铁站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十多万人,过往的乘客非常多,也很难去阻止管控”。据他们了解,大多数人摸雕塑是出于好奇,其中儿童占比较大。虽然很多人会摸雕塑,但至今未发现有人损坏这两座雕塑,所以,也未对雕塑进行过修复。

乘客:希望大家都能爱护这些作品

不少乘客都表示,虽然自己有的时候也会摸一下,但是过后细想,这种行为并不好。一名美术学院的学生乘客告诉北青报记者,因自己是从事雕塑相关专业的,看到艺术作品变成这样会觉得很心疼,“艺术家对待作品就像孩子一样,不光是我,作者应该会更心疼的。”他还说,希望大家可以爱护这些展出的作品,用眼睛去欣赏,而不是用手去欣赏。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