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中西之间:一位英国雕塑家的中国情缘

更新时间:2016-11-03 10:19:00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602

01.jpg

水彩《中国情缘之五》

02.JPG

油画《世界的堂·吉诃德》

03.JPG

司徒安作品铸铜雕塑《黄宾虹》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作为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中西之间———司徒安(AnthonyStones)雕塑绘画艺术展”日前于中国美术馆启幕。二百余件司徒安不同阶段的代表性雕塑和绘画,勾勒出这位刚刚离世不久的英国雕塑家动人的中国情缘。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司徒安作为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和皇家艺术学会的院士,“他从一位西方学者和艺术家的角度用心研究中国,探究中国哲学和画论,尤着力于石涛的 一画论 。”此次展览旨在展示一位既承继了深厚的西方传统,又对中国文化有极大热情的艺术家所创造的成果。

50岁辞职成职业雕塑家

司徒安1934年出生于英国,拥有英国、新西兰和爱尔兰三国国籍。1984年,50岁的司徒安从优越的工作中辞职,返回出生地英国,在牛津城安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一名职业的雕塑艺术家。

本次展览的作品,分为中西名贤、戏剧神话、劳动群像、古国风情、戏剧人生、中国情缘和宗教建筑七个部分。司徒安的雕塑作品多为名人像,从爱因斯坦、贝多芬、李约瑟,到齐白石、黄宾虹……中西古今鸿儒被刻画得精彩传神。他也以希腊神话、莎翁戏剧以及西方古典文学里的人物为题材。

戏剧人生部分的作品,是艺术家以绘画的形式不断进行的自我释放与自我拷问。司徒安在画作里以两个人物自况:一个是洞穿人性美丑的莎士比亚,另一个是在现实面前尴尬无奈的堂·吉诃德。

中国是他的“第三故乡”

司徒安曾回忆他和中国的情缘:“我曾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呼,我哪里会想到60岁后我会有一个优秀的中国妻子,哪里会想到这个神秘的国家成了我的第三故乡。”

1984年,司徒安受路易·艾黎先生邀请首次来到中国,被80年代的街景、工人的灰蓝色制服和朴实的面貌所吸引,画出一批生动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本次展览展出的司徒安创作于中国的绘画作品,多以普通劳动者和日常生活场景为对象,显示出地道的“中国范儿”。

司徒安在中央美院、清华美术学院等国内多所美术院校担任客座教授和荣誉教授,并在沈阳师范大学创立司徒安国际雕塑学院。在华生活十几年,司徒安广泛采集中国传统和民间智慧精华,化用于艺术创作之中。

办展前数月突然离世

展览开幕式上,司徒安的妻子冯莉莉回忆,去年8月,司徒安接到中国美术馆请他办展的邀请,感到非常荣幸。几个月来,老先生一直愉快地忙于整理和完善展览的雕塑作品和绘画文稿,从自己70多年堆积如山的作品中挑选最优秀者海运至中国。

然而,办展前数月,82岁的司徒安突然离世,未能看到个展在中国开幕,成为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我们相伴了16年,我陪伴他创作了近百件作品。在创作中我领略到他的非凡多彩的才华。在生活中他也让我领略了什么是中国绅士和英国贵族的精神。”冯莉莉说。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一个年逾七十的西方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时竟晚年变法,试图远离客观形体结构的科学塑造的母语,直追形而上的东方造型之美。他在中国人的骨骼和表情中,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表现中感知着一个礼仪之邦的脉脉温情。这也是中国美术馆之所以为他办展的初衷。”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