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展览报道>正文

“入梦者”温熙超雕塑展在新北京前站画廊开幕

更新时间:2016-10-28 10:47:00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691

02.jpg

温熙超与策展人田华丰、新北京前站画廊负责人邓思璕在开幕式上发言

    10月23日,由中国雕塑学会办公室主任田华丰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伟担任学术主持的“入梦者”温熙超雕塑展在北京798陶瓷三街新北京前站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温熙超近期创作的雕塑精品13件。

    温熙超1983年生于河北,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他和很多同辈艺术家不同,不刻意寻求各种观念和艺术语言的突破,材料的新奇亦或是形式的玄妙。而是用大家最熟悉最经典的西方具象雕塑手法去进行创作。他一直绕不开古典题材和对传统悲剧主题的痴迷,更没有绕开先辈传下来的那种今日许多人认为不讨巧的写真具象塑造手段。从浮雕到圆雕,从西洋手法到东方之术,前后历时两年,最后从他不足百平方米的工作室中搬出了三尊高大的裸身人物,从而成就了他自己对凄美的悲剧性诉说,这就是他本次参展作品《二桃·三士》。

    温熙超是一位真诚的艺术家,他不像那些轻盈辗转之躯穿插游走于艺术江湖的人,他从没肯放弃本真的初心,始终纠缠于现实和本真之间,并最终选择了在远处的本真根基上,张开他赤诚的臂膀,凭借着一身的侠骨径直飞向苍穹。他在拼命以他那份犟劲,在他向上奋力直飞的行动中传给观者或者思者一份着实的悲情。

    带着这样的一份悲情,作品《秋》中那匹马的眼神中有一种人类的情感,那种80后北漂在秋风中独自守望前途命运的迷茫;在《小丑系列》里看到人的自嘲与戏虐,放任与张狂;而紧接着又在《受洗》、《行者》身上看到了年青一代的不羁与对自由的渴望。还有那立马持枪的《唐吉柯德》,再现了纵使命运不公,前途无光,依旧坚守理想的“英雄”形象。

    与那些倾向于理性逻辑类的艺术家不同,一直有一种艺术家是倾向于感性态度表达的,他们注重人们对于深层次情感的感受与表达,并善于用这种情感的共鸣来把个人联结为集体,从而避免个体生命中内在的深深的恐惧与孤独感。他们会用情感的力量命名并治疗那些透彻心扉的伤痛;他们会用情感的力量激昂与升华那些伟大的情怀;他们会用情感的力量在作品中爆发出一种有如宗教信仰般的最深沉和极致的爱!而温熙超无疑就属于这一种。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03.jpg

04.jpg

05.jpg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