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雕塑的迫切使命

更新时间:2016-09-09 17:00:00 来源:碧派艺坛 作者:朱尚熹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806

mmexport1473411603229.jpg

本文从介绍两张图片写起。

笔者于今年的7月16日应邀在南京博物馆参加一次名为“雕塑艺术与博物馆内外空间”的开放式研讨会。研讨会面向公众。被邀请上台发言的专家共19位,每位专家的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演示的PPT图片被规定为5张。我的发言在研讨会大题目的框架之下,有一个副标题“雕塑艺术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地位”。本文将要介绍的两张图片均来自我演讲时使用的PPT。

第一张图片主要展示了南京观众最为熟悉的南朝石雕天禄。这种很具特色的古代雕刻,在雄浑中透着临近时代的魏晋风度,飘逸而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雕刻从整体上看就像空间中的书法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局部的装饰纹样顺应其大的气势又各自变化,气韵生动。当我们绕行雕塑一周去欣赏时你会感觉到空间中风云流动,精气神充满环宇。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风格在雕刻上的体现。图片上我在左侧贴上了东晋画家顾恺之绘画长卷《洛神赋》中的神兽局部,再加贴了敦煌壁画中同时期壁画的神兽局部。应该说这两张绘画气韵生动,风起云涌,荡气回肠是它们共同的特色。在艺术风格上雕刻与绘画完全一致。我为啥要将绘画与雕塑并置?原因就是并置产生比较。通过与绘画的直接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具有三维空间的雕刻与仅有二维空间绘画的鲜明区别。雕刻的天禄除了具有与绘画相统一的时代风格以外还具备形态空间材质的实在性,这样的实在性是雄浑的、屹立的、坚不可摧的。相比之下绘画是幻象的、平面的和单薄的(图1)。

mmexport1473411607194.jpg

第二张图片是关于唐代的雕塑绘画与书法的。我首先贴上的是乾陵石雕蹲狮图片,另一张便是顺陵的石雕走狮,还有一张是唐三彩男俑照片。书法类我贴了颜真卿的家庙碑局部,绘画类我贴了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毫无疑问这都是唐代的最为经典的代表性美术作品,它们均具有唐代开放自信、健硕富丽的时代风格,但是相比之下,雕塑更具厚重、稳健、饱满、稳如泰山的份量感,更具真实材质的重量感;而绘画和书法就显得平面得多,轻飘得多(图2)。

mmexport1473411611128.jpg

笔者在这里无意偏低绘画与书法艺术,因为各门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优势和特色。通过这样的对比更加方便我们理解雕塑本质和属于雕塑的语言优势和特色,从而认识到雕塑语言的重要性,建立我们的雕塑自信。雕塑的物性时空具有很强的语言优势,它甚至吸引了许多现代主义大师从绘画走向雕塑,当明白了两种语言的特殊性之后,他们的绘画则更加绘画,雕塑则更加雕塑。顺手例举几人,比如:马约尔、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尼阿尼等等。西方很多现代主义画家与雕塑家都在二维平面与多维立体间随便出入。雕塑语言的时空优势对于画家们的吸引力经久不衰,直至今日大家已经模糊了绘画与雕塑的界限,大家都愿意冠以艺术家之名,从事装置,行为,包括雕塑的创作。我们许多的当代画家在尝试将自己的绘画符号立体化时发现了雕塑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了墙面上,画布上的平面图像一旦立体化进入空间后的异样感觉。这种现象被我们最为时尚的评论家们说成是在开拓雕塑的疆域。其实这是一种雕塑时空价值观的普遍漠视。

我在南博的演讲试图通过对以上两张图的分析提出的主要观点就是加强博物馆的雕塑陈列,让雕塑艺术承担起对公众的时空维度熏陶与教育的使命。中国公众并不缺乏绘画与书法的熏陶,二维平面上的线条、墨色、气韵的形式语言的审美已经历经千年渗透到了我们国人的骨髓,博物馆的书画陈列的从数量上一般都大于具有立体时空的雕塑陈列。当然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中国文人画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美术里雕塑的地位较低,雕刻家被列为百工之列。中国传统雕塑的理论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雕塑弱势的态势后患无穷一直影响到了当下。

首先,我们的现当代鲜有对时空维度的研究做出贡献的艺术家,我们注定产生不了像毕加索、布朗库西、贾柯梅第、奇里达、卡德尔、奥德萨等那样的对时空维度的探索做出贡献的人。原因就是我们的艺术顶层架构里缺乏或者说轻视关于实体形态和它的空间维度的研究,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也没有将这种形态的空间维度教育提高到足够重要的程度。

我们再从普及角度看。造物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也是生活与生存之必须的劳动,而雕塑是人类一种具有精神并非使用功能指向的特殊造物活动。雕塑的最为重要的精神指向其实就是以实在物质形态的形式哺育和启迪人类的空间维度心智,顺带承担点宗教、政治、审美的义务而已。为啥我们感叹西方的制造业很牛?那是因为他们对实体物态的空间维度感知与熏陶渗透到了他们的骨髓里了,就像我们中国人对线条对墨色的感知那样。西方人对雕塑的偏爱,中国人对书画的偏爱好像是不可逆转的显著区别。但是,问题是我们视乎开始意识到我们创新制造的问题所在,才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媒体也推出了“大国工匠”这类节目,全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雕塑不仅仅是顺应而应该是主动承担起对大众进行物质形态和它的空间维度的教育和熏陶的历史使命。

不可否认,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比较辉煌的造物史,留下的遗产也颇为丰厚,中国古代雕刻可以与任何文明的雕刻相媲美,中国的古代文人也有赏石的传统。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参考学习西方人对物件、物态和它们的空间维度的态度,充分发挥雕塑空间维度的优势,启迪我们自己的人民。一个对空间维度很敏感的民族不仅仅会促进这个民族的创新制造,而且还会对其空间科学的研究产生潜在的影响。

博物馆是对公众进行文明教育最佳的场所之一,文明教育中的审美部分固然重要,而物性与空间维度的教育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在这个环节雕塑则承担着迫切使命。

2016年8月29日于北京宋庄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