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循环的弧形 敞开的结构 理查德迪肯的雕塑

更新时间:2016-08-16 13:32:00 来源:美术报 作者:朱鸽翔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863

004.jpg

理查德·迪肯 聚集 不锈钢 257×329×660cm 2011年

■朱鸽翔(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990年代,西方艺术界主要由两大潮流主导,一方面是摄影,尤其是德国摄影,另一方面则是“青年英国艺术家”(Young British Artists)。194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英国雕塑家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就是“YBA”的成员,也是当今最重要的和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迪肯的父亲是一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使他从小就有机会见识航空知识及器材,并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融入了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因此,迪肯的雕塑经常被比喻为机器部件、滑翔机或飞机库的框架结构。迪肯根据未经加工成型的基本材料,探索形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船舶制造技术、工程技术、航空学方面的知识等进行雕塑创作。虽然迪肯的雕塑创造的形状从表面看来是抽象的,他却通过有意味的命名来体现雕塑所包含的信息与内涵。迪肯代表性的开放性结构雕塑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以颇具诗意的形式感和各种刚性材料的运用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迪肯的雕塑不具有任何仿生的痕迹,而是以一种有内容与无内容之间的方式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当观众初看迪肯的作品,似乎看见了寺庙“形象”,然而再细看形象又会被消解或隐去,他的很多作品像是一种前进和后退的游戏,看似是可辨认、可知的,但随即又抽象了,不断使观众置身于新的陌生空间中。迪肯的雕塑作品敞露结构,在蜿蜒起伏的形态结构中裸露出材料的肌理,隆起的曲线形状,构成有机形式的平衡,刚性材料的运用与人工合成的可再生、可传递特征,形成一系列循环椭圆形结构,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特征。迪肯的雕塑结构严谨、精致,内涵信息丰富,寓意深刻,貌似纠缠,实则有序。自20世纪80年代起,迪肯开始以金属和木头薄板构成简单机体形状,形成了极为灵活多变的个人风格。迪肯的雕塑选材逐渐丰富,诸如胶合板、镀锌钢、波纹铁、合金金属、泡沫和粘土、陶瓷铁盘子、布料、胶和油毡是普通易得的材料,突破传统雕塑对于用材的局限,拓宽选材范围和创作思路。迪肯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装配工,他说自己并不在雕刻或塑造形象,而是把材料组装、建构在一起,强调的是材料构成的感觉。那些钢质铆钉、螺栓等构件的粗糙的外表显露在他作品的形态里,虽然这些材料是工业的产物,但经由迪肯的创作与建构,呈现出惊人的原始自然效果。其螺旋、波状旋转形态,犹如巨大的铅笔屑条或是DNA双链体,雕塑的曲线形态犹如一系列舞蹈动作的连续镜头,看似自然、随意循环的弧形,却包含着艺术家细致的测量和分析。

2011年的作品“聚集”由8个各不相同的、骨骼似的多边形框架结构组成,这些构造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单一、复杂的整体。迪肯以多重的单个元素构建起错综复杂、极具技术难度的雕塑集合体,其多维度视角使观众不由得关注于每个单体的局部,围着它走几圈,才能慢慢体会到作品的整体效果。迪肯的每一件雕塑都是形态与理念的结合,在他看来,雕塑的外表结构与内部结构同样重要,甚至两者可以互换,各自拥有自己的节奏、隐喻和韵律。迪肯在创作实践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脉络清晰的理论研究,他出版过多本自身艺术实践以及当代艺术创作的相关论著。迪肯认为,公共空间是否真正属于公众取决于作品是否对人有益,如果能促进人的健康,或者是对所有人开放、互动的,雕塑家的作品才具有了公共的意义,公共雕塑的创作就是雕塑家与其周遭世界的关系。换句话说,雕塑家在公共空间里放置一些有意味的东西,从而产生一种新语境与诠释。

2015年迪肯的作品《晴雨无常》落户于北京融科资讯中心B座大堂中,以抽象的象征手法表现着光影感,结合了现场图片中的强烈光影感,按照实际比例调整和融合,使得雕塑中的两个色快呈现出一种相互颠倒、彼此呼应的视觉效果。该作品与十年前坐落安置在C座的中国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维》形成了形式与精神上的呼应,两者均以象征的手法,利用了“水面”的意象将整体环境凸显出来。迪肯在他同系列作品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双层的结构去呈现结构及其倒影,建筑本身的多边形表面肌理也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建筑的形态与意向得以延展。

迪肯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过许多次作品展,今年3月至6月的“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迪肯的《我记得(二)》与另外4位艺术家的作品展出后珍藏于乌镇。该作品是迪肯于2012年至2013年创作的一组作品中的其中一件,是由不锈钢金属和木板材料构成的抽象雕塑,迪肯根据材料的属性,进行适度扭曲与变形,使原本坚硬的材料,看上去变得舒缓、柔软,像河水一样流淌。如此,以刚性的材质转换成柔性的效果,雕塑与乌镇的环境与气质很搭调。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