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传统人文精神的创新性实践

更新时间:2016-05-27 15:55:00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2170

雕塑艺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受众的关系各具形态,古代的雕塑是与灵魂观念、宗教信仰、政权意志发生关系的,这一点无论是石窟寺雕塑、陵墓雕塑还是建筑纪念性雕塑,均体现出一种崇拜和被崇拜的关系。就中国古代雕塑而言,其形态基本是沿着精神信仰、情感寄托的心理需求演进的。其雕塑形式除了少量的民间艺术之外,现实人物造像几乎是没有的。而西方,即使古希腊那些以人为主体的雕塑艺术,体现的也是具有神性的人,到了古罗马时代才真正出现了以表现现实人物为主体的雕塑艺术。在中国,以雕塑的艺术方式表现现实生活是从20纪初开始的,这一代雕塑家学习、吸收并引进了西方的雕塑方式,这是一个把古典主义连接到现实主义之中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雕塑艺术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这是一个新旧艺术观冲突与并存的时期,是一个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矛盾和纠结的时期;也是一个艺术逐渐回归本体的时期。表现出的是艺术家希图确立自我的艺术观,以形成独立的精神价值。特别是前卫性艺术,凸现出一种以独立的审美意志来对应或对抗传统艺术方式的艺术态度。有意义的是,无论艺术观念和艺术方式如何演进,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有一股始终在追问对中国文化观如何表达和如何塑造的劲势,这股劲势特别是在近几年愈发突出。这是中西文化对撞的结果,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生命力的体现;当然,更是当代艺术家的人文自觉。

南京博物院举办主题为“呼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形塑”,便是这种追问精神的一次汇合。这是汇聚中国著名雕塑家的一次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雕塑展,参展的作品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用当代艺术的视角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一是针对江南、针对南京博物院这种特定的文化场域做出的一次环境与受众的交互。这是求证如何把中国人文精神置于当代文化背景中去认识的一次富有学术思考和艺术传播的文化实践;是雕塑艺术如何营造和定义文化空间的一次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创新性实践!

邀请展在作品的选择和创作的前后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博物院的大力协同。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艺术家对南博的室内外展陈空间,进行了若干次考察和分析,对其人文历史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对其文化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南博拥有系统的空间规划和明确的空间划分。其室外,具有较多的视觉空白和可继续充分设计与规划的空间,如博物院外墙立面,中轴线的绿地,地面与墙面的衔接以及过廊的空间过渡等。这些区域可以利用地面与建筑色彩之间的关系,来导入石材与金属材质,使具有现代视角和富有历史文化命题的雕塑艺术介入其中。以达到用灵动的、富有意蕴的艺术造型来协调与特定场域的视觉关系之目的,使这些艺术节点起到连接和传递文化信息的作用。而博物院的室内空间,独特的天井自然光、优雅的人造光,营造出南博特有的文化气息。这种光线的构成,使得其墙面与地面的色泽互溶一体。这些石材质地较华贵,具有一定的反光性,并且诸多功能性的设计与设施包含其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展示难度加大。针对这种状况,选取较为集中的空白区域,进行节点性的布置,以呼应其空间关系也是这次展览充分考虑的问题。

通过考察分析,使得此次雕塑邀请展在学术定位,题材选择,表现方式诸方面有了统一的、明确的认识。所以,这次参展的作品,无论是在题材上,风格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具有向心力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从中国传统精神、江南文化、特别是南京博物院的自身文化空间中来量度,来思考、创作。

中国的当代艺术含有两种特性,一是具有逆反传统的前卫性;一是从传统中发掘表现语言的传承性。无论是那一种特性,中国的当代艺术反映出的是基于美学和社会学的思考,是建立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思考。它的存在,是对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脉如何发展问题的求证。艺术发展到了今天,更应站在世界文化背景中来审视中国艺术的问题,我认为,从观念至上走向艺术本体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这次在南京博物院展示的这些富有文化探索和场域交互的当代雕塑艺术,意图是以今天的艺术态度搭建与传统文化相连接的精神桥梁。从艺术的自身来讨论延展中国文化精神诉求的可能性,使文化性与开放、交流、共享之公共艺术理念相适应,使艺术真正与生活的品质相连接。

这是一次富有当代认知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南京博物院这座集收藏、展览、新媒体演示和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场域中的展示。邀请展恰切地诠释了其展览的主题—“呼吸”,呼吸是生命机体与环境之间交互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体征,古人有“国家安危,在于呼吸”之说,换言之,艺术之生命,也在于呼吸。在南博的场域中进行的这次“呼吸”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呼吸,是历史与今天的呼吸,是空间介域与文化求证的呼吸,是雕塑艺术与南博人文思想的呼吸。当然,也是策展人对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代审美意识的深度呼吸。我们会在其中品味出气韵之美和韵外之致的审美逸境,这种逸境将弥散于南博的文化空间当中,弥散在江南文化的空间中,使中国传统的美学气质以当代的视觉方式传递出来,以体现南京博物院的精神诉求!


宋伟光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雕塑》杂志执行主编


评论

  • 薇薇 2019-07-12 11:41:48
    比邻三维3D打印 材料光敏树脂,可做白板件、高韧性件、耐高温件,透明件,半透明件。覆膜,德国红蜡 ,,黄色材料 黑白色尼龙,广泛应用于建筑疗,航空,设计,工艺品,雕塑,玩具,工业设计等等. 价格合理,期待你的合作。 欢迎新老客户来图报价Q :2881922416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