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公众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公众喜爱的博物馆,必须有明晰而准确的定位,有富于特色且舒适的内外空间,有通过文物组合叙述背后故事的展览,有细致体贴而恰当温暖的服务,以及无所不在的、精心营造的文化环境。
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当代创造性劳动的认可,即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创造,以及对博物馆空间环境张弛有度的追求,是获得公众认可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需要“呼吸”,一方面来自博物馆展览内容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对当代创造的追求,另一方面来自对博物馆空间特色化与舒适感的要求,来自公众对博物馆空间环境的感受,也即空间开敞处之“呼”的对象感与压抑处之“吸”的来源感,与是否能真正获得和空间、历史、艺术、造型相互呼应的顺畅的文化环境有关。
来到博物馆感受顺畅的“呼吸”,是公众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追求。
于是,“呼吸——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这样特殊的展览来了。这是富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第一次整齐地、有主题地走进中国的博物馆,也是南京博物院第一个将室内展厅、室内公共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的展览展示。这是我院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共同合作,奉献给公众的既体现传统文化价值、又蕴含当代艺术灵魂的文化产品。展览告诉公众,传统文化原来可以这么高贵、这么时尚、这么有中国的韵味;博物馆展览可以做在展厅或室内公共空间,也可以放置在室外空间;富于传统文化内涵的当代雕塑在博物馆的空间内,可以有呼有吸、吐故纳新,可以有思想、有收获。当然,如果设计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的建筑大师能够认同,这样的展览有助于提升建筑序列的顺畅感、增强空间感,就更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或许这也可以理解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当博物馆的传统文化与博物馆环境和当代艺术紧密结合,并产生远远大于两者或几者之和的艺术效果的时候,博物馆内的“文化景观”效益将十分明显。让我们发挥天才想象力,组合、创造、保护博物馆内的“文化景观”。
本次展览是对南京博物院“文明与传统”展览定位的一次创新尝试。在博物馆中,除了以古代文物反映中华传统与文明发展的传统展览,蕴含中华传统精神的当代艺术作品能否同样起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作用——或者说,带有中华文明传统的当代艺术作品或生产生活用品(有时我们采用“新中式”这种称谓),在博物馆内对公众的展示,能否实现博物馆服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的目标宗旨——也是本次展览希望能够获得认可并得出有益结论的目的之一。
当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陆陆续续地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想这结论也许是显而易见的。进入南京博物院的大门,院落空间中央水景之上反映江南水乡特征的大型不锈钢作品《梦莲》,艺术馆东侧草坪上意蕴竹林七贤的《七贤》,特展馆观景台上对应钟山龙盘的半入地青铜雕塑《升》,与故宫南迁文物故事契合的逼真的木箱状雕塑作品《海岸》,历史馆内悬挂的用报纸搓捻编织而成的南京明代初年龙袍造型《今日明朝》,非遗馆前用石块和金属管结合而成的乐器状的“弦音系列”雕塑……林林总总,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原来能如此结合、如此融洽,并在南京博物院的空间里因“呼吸”而获得生命、拓展活力。
这是南京博物院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展览上的又一次有益尝试。2014年,当“在此——中国传统生活艺术”展览在南京博物院开幕时,我们曾担心公众对当代艺术作品在博物馆内展出的接受程度,却意外地获得了十分良好、十分正面的评价和赞誉。2015年,当“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在我院展出时,我们平静面对,社会和观众的反馈仍非常给力。2016年,“呼吸——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在我院开幕,我们期待能带给观众更加舒适顺畅、非同一般的传统教化和审美体验。这是博物馆与社会、与公众紧密联系的需要,就像不可或缺的“呼吸”一样。
感谢杨玲女士对博物馆的不离不弃,从“在此”到“呼吸”,作为特聘策展人帮助我院策划组织了有价值、有意义的展览,这也是我们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感谢各位参展艺术家针对本次展览主题的精心创作,是你们让当代雕塑艺术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感谢雕塑委的宋伟光秘书长和马文甲副秘书长,没有你们的创意、组织、协调,特别是马文甲先生的现场布点、指挥、调度,便没有本次展览高水准的成功举办;感谢我院思想活跃、动作敏捷的陈展团队和社教、服务、文创、保卫、后勤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刚刚升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的陈同乐先生;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本次展览创造性的圆满成功。
感谢世间的万事万物,让我们顺畅呼吸、幸福生活。
龚良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
南京博物院院长
2016年5月于中山门内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