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雕塑是城市的名片 勿以“审丑”博眼球

更新时间:2016-05-06 15:05: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建凤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1024

原标题:它是历史的书笺、时代的音符、城市的名片——雕塑,勿以“审丑”博眼球

雕塑,是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展示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但是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不少饱受争议的雕塑作品——有人说是前卫艺术,可群众直呼“受不了”,管理部门也拿不出明确的意见。雕塑是美是丑,谁说了算?

合理规划,不让浮躁作品钻空子

2011年,广西桂林市中隐路的广源国际社区竖起一尊“扶老”雕塑。据建造方介绍,雕塑的设计方案是“一个老爷爷,左为其妻子,右为其儿媳妇”,寓意一家和睦,和谐共处,以此提倡敬老爱老尊老之风。然而最终雕塑呈现的画面却是两位一丝不挂的女子抱着一名裸体的男子。周边居民纷纷吐槽:太不雅观,难以联想到任何敬老的含义,尤其给儿童和青少年造成困惑,不希望其继续安放在社区里。

类似的丑陋雕塑如今并未绝迹。近几年,互联网上不乏“全国十大丑陋雕塑”之类的“评比”,网友们票选出公园、广场、小区里或题材庸俗或粗制滥造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丝毫没有美感,有的还十分恶俗夸张”“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根本不能放在艺术的高度来讨论”……网友们直言,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有争议很正常,但一些雕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美观,甚至有的正是想以丑来博眼球。

“‘审丑’的雕塑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商业价值,但是城市雕塑本应具有的公共价值方面,只能是负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辉表示,城市需要文化建设来体现该区域的人群特征和价值取向,公共雕塑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罗马四河喷泉的群神、丹麦的小美人鱼、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这些城市雕塑或脱胎于历史神话故事、或凝练表达城市价值取向、或展示希望与寄托。在陈辉看来,好的雕塑是一张张城市名片,超越时间的阻隔、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让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隔空交流。

陈辉认为,近年来城市雕塑“走样”,与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有很大关系。“一种情形是,城市建设还未成形,雕塑就铺天盖地立起来了,根本来不及反映城市内涵、挖掘城市文化,容易庸俗化,成为‘城市垃圾’;另一种情况是,公共空间原本没有雕塑这一项,之后为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见缝插针、临时起炉灶,也容易让浮躁的作品钻空子。”

“当前,国家倡导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并且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特别强调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这事实上也是城市雕塑设计和建造的宗旨。必须让雕塑有机地融入城市,成为具有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的基因之一。不能再粗制滥造,给后人留遗憾,为世人增笑柄。”陈辉说。

审慎决策,老百姓应有发言权

“禁绝丑陋雕塑,关键是尽快建立起合理的公共文化决策机制。”陈辉说,公共雕塑的设计建设决策过程应由政府部门、艺术家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政府部门的责任是将雕塑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去考量,艺术家负责将艺术的美和整体地域文化及周边环境协调起来,社会公众也要参与意见。“城市雕塑方案与政策法规一样,不能领导‘拍脑袋’,必须公开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良好的公共文化决策机制就是有专家和社会公众参与讨论的机制。特别是那些建在居民社区的雕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充分考量居民的心理感受。要设置红线、底线,对有违公序良俗的,一票否决,不能建的绝不建,该拆的要立刻拆。”陈辉说。

在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看来,当前城市雕塑水平不高,与我国整体文化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有关。“城市雕塑目前主要归园林局和建设规划部门来管,但是雕塑事实上属于文化作品,与这两个部门的职能不太匹配。”高宏存认为,“九龙治水”的职能划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雕塑变“丑”。

提升城市雕塑水平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也离不开公众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只有加强美育引导,提高公众整体的艺术审美素养,才能共同打造一个真正有文化意义的城市空间。”高宏存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