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轴线上的结点——访著名雕刻家傅中望

更新时间:2016-03-24 14:13:00 来源:傅中望 作者:安琪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1188

关于结点

很早以前便听说过雕塑家傅中望,在《美术》上看过他的结构主义大作《天地间》。这个由石膏、布、铁多种材料组合焊接而完成的作品,表达的是“天地合一”的中国式的审美最高境界,强调的是傅中望对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思考。这一年是1985年。

认识傅中望是通过他的作品《轴线》。这一年是2011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品《轴线》,就是傅中望这个人的“轴线“,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于人生经历的艺术之线,生命之线。

傅中望这样解释他的“轴线”,“轴线的概念包含了我的所有艺术创作及思考……是对我艺术创作的总体概括。它涵盖了我对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当下的社会现状与个体生命的思考,也是贯穿于我的整个创作于人生经历的艺术之线,生命之线。”

再次与傅中望相遇,则是在“中转2011”的展览现场。在湖北美术馆一楼的展厅,我被他的作品“天井”所吸引。这是一件典型的傅中望榫卯结构的作品。由圆木组合而成呈井字形状的巨大作品,完美地矗立在大厅中央,直逼屋顶,整件作品呈现出规整的“轴线”排列,从上至下,每一层都有一根圆木穿插成为结点,而从上而下的结点又形成了一根轴线……就这样巨大的“天井”便由轴线与结点连接而成,成为了一件作品,一座直通天宇的“天井”。

坐在傅中望制作的“天井”中,仰望着狭窄井口上方那由影响制造出的一小片蓝天,蓝天下呈井字状矗立的摩天大楼,贴着大楼掠过的巨型飞机,变幻的云彩,闪着红光的怪异几何体……在井底深处我是多么的渺小,而仰望有事那样的艰辛。有一种浓烈的窒息感弥漫我所处的天井。突然明白这便是我们当下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坐井观天便是我们的宿命,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就这样我与“天井”产生了关系,与榫和卯产生了关系,与傅中望的世界产生了关系。与历史、国家、人民、个人的命运产生了关系。

榫和卯穿插成为了结点,而点与点相连又成为了轴线。我开始读懂了一些傅中望。

关于“轴线“,傅中望从过个角度作了解释;关于结点,周线之上的这些交接之点,我更愿意嗲这某种激情以自己的方式来叙述,来回顾。

 

金属焊接

让我们重温80年代,这是一个激情荡漾的时代,空气中都弥漫着自由的味道,随着门户的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中国逐渐摆脱了一切以政治为主的标准,在和煦的春风中,年轻的傅中望的艺术之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这一时期,他将借鉴的目光投向了西方现代派,强调的是艺术的纯粹性,追求的是自我、主观、直觉和潜意识的表现,体现的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价值观。傅中望和那一时期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一样,执着地相信,在引进西方新的思想与艺术观念后,中国美术将会迎来最辉煌的时期。可让傅中望没想到的是,在远离了传统观念,创作更自由,没任何限制之后,他却找不到方向了,他的创作反而更混乱。他曾今对各种材料和形态都进行过尝试,目的就是想探索艺术上的多种表达的可能性。傅中望这一时期收西方影响,走的基本是形式主义的路子,处于一种盲目性的多方位探索时期。直到傅中望接触到了美国雕塑家大卫·史密斯的结构主义雕塑,熟悉西方现代艺术史的人都知道,大卫·史密斯在创造上一向强调将机器语言与焊接的方式接入到作品的结构秩序中,1985年以后,傅中望更关注的是两种或两种材料以上的组合与焊接。“金属焊接系列“,首先 从材料上突破了传统雕塑对材料的界定,批评家孙振华对这期间的傅中望这样描述:“他的金属焊接作品的实验,使他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金属焊接的雕塑家之一。《金属焊接系列A3号》是不同色彩和造型的空间组合,形成了比较风骨的空间形态。《金属焊接系列A4号》则是一种象征的方式,用金属的材料表达了袁术艺术的某种意味,《天地间》创作于1985年,这在当时应该算是比较大胆的了。他竟然选用人的肢体的局部进行夸张改造,产生了十分具有震撼力的效果。

傅中望的《金属焊接系列》突破了传统雕塑对材料的界定,而将多种材料组合及焊接,这样的结点取到的是开风气之先的引领作用。

 

榫卯结构

尽管金属焊接系列作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使傅中望还是在1986年后终止了对西方结构主义雕塑简单改造,因为艺术家敏感地返现,尽管他的结构性雕塑在中国雕塑界取到的是引领作用,可由于没有原创性,并没有从观念和形态上超越西方结构主义雕塑,明显留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和前辈大师的痕迹。如何从西方现代主义的话语中走出,去构建具有本土母语的自我叙述方式,在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点,成为了傅中望这一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傅中望停止了自己的创作,直到“斗拱”的出现。在一个建筑文化研讨会上,一位建筑学者的“中国的斗拱就是最好的立体构成”的观点让傅中望陷入沉思,有过做木工经验的他突然意识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及非凡意义,灵光突现的傅中望终于悟到了中国的榫卯结构和西方的垒砌结构在文化上的差异。傅中望这样评价榫卯结构:“1990年前后,是我艺术上的一个转折,我期望在一种特定文化的总体把握中找到与之相吻合,适于自身经验和擅长的艺术形式及创作方法。我将‘坐标’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定在本土,从自己熟悉的文化中体味阴阳定理,从亲身体验中发现了榫卯之道。”在和青年批评家胡莺、夏梓、曾静的一次访谈对话中,傅中望再一次强调:“在我看来,它并不是我个人的创造,而是一种中国文化传统的物化形态,是传统资源的当代转换,我只是发现了这个符号,并选择了它。榫卯是结点的艺术,有结点就必能产生关系。在古代建筑中,工匠赋予榫卯不同的结构方式,造成了不同的结点关系。那延伸到我的作品上,我也并不希望他们仅仅成为传统文化的图解,而是强调它与现实社会、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某种关联性。所以我强调榫卯是一种关系的艺术。关系在今天是有意义的。自然地关系,社会的关系,国家关系,生命关系等等,都在一种矛盾、对立、无序、游离、不确定的状态中生存。”而关于榫卯的结点,批评家孙振华这样认为:“榫头与卯眼是一种物质构造的结点方式,中国古人根据不同的构造需要创造了丰富的榫卯结点形态,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等木器结构之中,榫卯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技术方式,同时也是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它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在作品“凸”“凹”所形成的关系中,也就是物性关系的构合,分离、契接、插入中,傅中望把中国古典文化中最富于暗示性和涵盖力的符号物质化,即榫与卯对应的阴与阳成功地转换为切合当代文化和生存问题的现代视觉语汇。“榫卯结构”一反西方结构雕塑通过焊接各种废铁制造作品的方式,而将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常见的榫卯构成转换成了一种艺术语言,并加以创造性与扩大化的运用,这使他的作品超越了传统雕塑的范畴,具有深刻艺术史的意义......傅中望的艺术诉求,已经超越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遍对传统的否定性批判态度,他的探索使得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张力和价值。

找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艺术之轴上的节点后,在整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无论风格怎样变换,傅中望都没有离开过榫卯叙事,并由此创作出一大批震撼性的作品。如《榫卯结构•栅栏》、《操纵器》、《木•1989年》.......“为此也揭开了世界雕塑史的崭新篇章”。批评家鲁虹这样总结。并且更加热情地说道:毫无疑问,在中国当代雕塑家中,能与原创性语言出现在世界雕塑界的人并不多,傅中望就是一个,其意义怎样评价也不会过分。”

 

异质同构

榫卯结构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后,傅中望的艺术之路又面临新选择,要么不变沿着老路走下去,要么求新求变迈向更高的艺术目标,傅中望选择了后者。他不止一次的问自己:“难道榫卯必须用木头做吗?”沿着这个思路,他发现当今我们这个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可互相交融、组合、重构的元素实在是很多,经过严肃的思考后,傅中望推出了自己的艺术概念“异质同构”。所谓“异质同构”就是在沿用过去榫卯语言时,并不限于对木质材料的运用,转而强调多种材质,例如木材、不锈钢、石头等等,异质同构系列在表现形式上有了较多较大的变化,将榫卯语言做了更加宽泛化的处理。由此傅中望的艺术之轴上又有了新的结点,并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中国帽子》、《天柱》、《四条屏》、《群英会》、《全民互动》等等。

总结傅中望的艺术之路,我们看到在其生命轴线之上,每一次穿插便成为一个结点,而每一个结点便是一个烙印,便是一次创新,以及飞跃,而每一次飞跃便开创出一片艺术之新领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愿傅中望的艺术之轴、生命之轴上有更多的穿插,更多的结点!

载于《武汉旅游》2012年3月—4月第10期


评论

  • 薇薇 2019-07-09 16:36:19
    比邻三维3D打印 材料光敏树脂,可做白板件、高韧性件、耐高温件,透明件,半透明件。覆膜,德国红蜡 ,,黄色材料 黑白色尼龙,广泛应用于建筑疗,航空,设计,工艺品,雕塑,玩具,工业设计等等. 价格合理,期待你的合作。 欢迎新老客户来图报价Q :2881922416 18150600718(同微信号)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