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厚德载物、大象无形——解读张燕根近年来的雕塑艺术

更新时间:2016-01-04 15:45:00 来源:张燕根 作者:江滨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1151

江滨

一、引言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可以理解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即人生要像大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恢宏、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古人以朴素的方式,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宏观定位和发展定向。可以说,“厚德载物”和“大象无形”,正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气派,是一个有志于肩负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共同体所需要、所应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这种“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底蕴和活力资源,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保持和发扬起来,成为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历经无数劫难而不衰败溃散,并能够取得成功和辉煌的一个重大条件。

“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一如《礼记·孔子闲居》所说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总体上似无“定形”;由于“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

在和张燕根相识十多年后,看着他一路走来不断用越来越深入本质的雕塑作品诠释他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应该说用“厚德载物”,“大象无形”来形容张燕根近年来雕塑作品的特点,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精神气质,倒是非常贴切的。

二、大象无形

记得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读书时,雕塑家赵萌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经讲过:从写实、变形到抽象,是我们对形象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一种认识过程。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事实上,艺术家也同逻辑学家一样,同样关心着抽象形式的认识。艺术和科学在某种形式上,在某种程度上一样,也是从主观经验中抽象出某种东西以供人们观照。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一种升华,是思维平台的一种变化,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对事物接近实质性理解的渐进。因为事实上“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 “艺术要达到的目的是对于情感生活之本质的洞察和理解,而一切理解又需要抽象”,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如是说。

抽象艺术正是基于抽象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抽象艺术不以具体的形态表现一种具体的思维。艺术观念凭幻觉概括物体的本质或本性所产生的不符合现实的形象都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之所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因为它给了人们广阔的空间和距离,以自由的想象去表现宇宙中人们无法理解的事物。如美国一位批评家波布尼所说,抽象的目的,是以发现“表面之下真正真实的本质”;以寻找“一个混沌世界的真谛,真正地领悟这个世界,并赋予它以秩序感”。抽象的“形态”看似“无形”,实则泱泱“大象”。

抽象,是一种表达生活本质的境界。抽象艺术舍弃了地域文化的特有符号,经过提炼,表达的是代表事物本质的一种符号形式,因此,抽象符号更容易获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鸣。

符号学的编码过程是一个信文的构成过程。发信人将要传达的信息根据一定的编码规则通过有指意功能的符号表达出来。解码过程是收信人对信文的信息的重建过程,收信人根据符号规则将接收到的可感知的信文重新转换为抽象的信息。对艺术家来说,将需要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通过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要素表现出来的过程就是艺术家的编码过程。而观众对产品的感受,则是解码的过程。在编码和解码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编码规则,才能使艺术家和观众有良好的沟通。抽象符号,可以说是艺术作品的“世界语”。

张燕根先生近年来的雕塑作品艺术形式,已经完成了从具象的变形到抽象的“无形”这样一个抽象的蜕变过程。

1998年3月,他为广西北海银滩公园创作《海门》,可谓用抽象语言小试牛刀。1999年10月,他获广西美展一等奖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的大型木雕《无题》,以及1999年12月作为中国唯一一位被法国政府邀请的雕塑家,参加千禧年国际雕刻座谈会并创作的雕塑作品《希望》,2001年8月应邀参加首届中国雕刻艺术节而创作的作品《浑元》,2002年8月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创作的作品《苍穹》,则在雕塑语言形式上基本上进入一种更自由的状态,舍弃了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更深刻表达思想及事物本质的境界。2009年,《诞·生》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进一步奠定其专业学术地位;2011年,南宁民歌湖沿岸12座现代雕塑落成,全部由张燕根一人创作完成,这个大型系列雕塑项目整整耗费了张燕根三年的时间,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为了这一天,他准备了前半生……这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这个城市给他的最大肯定和荣耀。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张燕根先生这种从具象变形到抽象的作品语言的变化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自然”进化过程,并非刻意而为之。正如艺术大师米罗所言:作品是一个艺术家人生的心路历程。艺术家每一个时期的作品内容和作品语言形式的变化,都绝非偶然,而是一个对已有的东西进行归纳、判断的过程。他的那个时期的作品的审美指向是内外一体化的,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种必然外在表现。张燕根先生这种对艺术表现形式水到渠成的概括、抽象过程与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工作经历不无相关。

三、厚德载物

时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的张燕根先生有十六年的军旅生涯,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读过正规的艺术院校,有多年的教学与创作实践经验,人生阅历丰富。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为他对未来的探索和创造提供了基本的直接经验保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使得他的艺术创作有着丰厚的生活基础;艺术高于生活,将生活阅历加以提炼和概括,才能使之成为人生的哲学财富。在不断的历练中,他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涵都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平凡。这世界上有许多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早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张燕根先生,并非雕塑科班出身。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个不足的地方,但对众多艺术语言的探索过程恰恰却成了他的一个“厚积薄发”优势。众所周知,仅仅拘泥于单一的师承是很难造就大师的。凡学艺术者,皆知“从无法到有法,从有法到无法”之理。做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创新,衡量一个艺术家的基本价值判断,那就是他到底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多少有创新价值的作品,而不是其它。

张燕根先生只是执著地追求自己的艺术,在经历了许多探索的失败和背运之后,他还是那么坚持。有这么一则希腊神话,说的是一位叫西绪福斯的国王,因为触怒了天神,天神每天罚他推石头,一旦他即将把石头推到山顶,石头就会滚下山去。然后西绪福斯再次转过身去,继续从山脚下往山顶推石头。我们总是看到西绪福斯身上的重负,而西绪福斯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且搬掉石头。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绪福斯是幸福的。这是加缪的哲学。他认为,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西绪福斯转过身子的那个瞬间。你能在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败后,仍然有勇气转过身去做那件事情。对于一个个体的成长,需要有这样的锤炼。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铺垫。 西绪福斯永远不可能把石头推倒山顶,但是他还在那里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达到自己的完美的最高理想,就像要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上。但是,我们还这样努力着,虽然我们知道石头仍然不会到山顶。

张燕根先生无论是对生活或是对艺术创作,他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时他的独到见解甚至有点“离经叛道”,远离学院派的一贯教学理念与宗旨。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精神信仰,艺术没有绝对的合理性,只是一种感觉中的存在。他不凑什么“主义”的热闹,也不去迎合什么派别,不追什么潮流,他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坚守自己的“主义”和主张,在自己的“麦田”里默默耕耘,默默守望。这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所特有的个性魅力,并非他不懂艺术史。纵观艺术史,几乎所有有成就的艺术家最终都拥有自己的原创艺术语言和原创艺术理论。历史淹没的是那些总是重复别人、跟随别人的平庸者,因为重复别人,从而使自己的存在价值化为乌有。历史永远给那些对世界有创造性贡献的人留有位置。

张燕根先生主张艺术类多学科交叉碰撞,这样可启发灵感。这种发散性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补己之短,长己所长。他不断地学习,学传统,学现代,学东方,学西方,师自然,思现实,得博大之气,得精深之理,由其学,化为其长… …他说,大自然带给他许多信息,从而启发了创作的灵感。他的著名作品,被永久放置在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的石雕《希望》,其灵感正是来源于当地自然界的一块天然巨石——本·阿米哈之“埃莎”女神像。他借一块巨大豆状石头,雕刻成生命勃发之状,寓意生命的顽强,寓意和平与希望。

张燕根先生的雕塑作品获过一些奖,但他并没有沿着获奖的路去发展。他十分清楚世界上的所有艺术奖项都不会绝对公正,而带有时效性和偶然性,能成为经典者必须经过时间与空间的考验。为获奖而去创作作品,其本身就是带有浓厚功利目的的行为,而非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本能。一个人应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认真去做,用生命的意志,在坚韧不拔中拓展,在踏踏实实的实践中不断地实现着对自我的超越。有人说过:一个强大的人,往往是一个自觉的人。这句话同样可以套用于艺术家,一个强大的艺术家,应该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唯有自觉,才可能强大,而这份自觉饱含了诉求、自律与自省,充满了珍视的态度。任何真正的成功给我们昭示的都是生命的哲学。

四、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张燕根先生应邀频频出访国外,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与欧美同行的交流,浏览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原作,使他扩大了自己的视野,逐渐平静了本能的张扬与浮躁,以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个过程毫无疑问也加速了他的作品语言抽象化、符号化、本质化,同时也确立了他的作品走向世界的新思路。事实上,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符号,艺术家的任务自始至终都是制造符号,而符号的制造又需要抽象。他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种走出局部、跨越地域审美观的语言符号,使之更具世界性。他更注重作品语言的简洁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注重视觉合理,更注重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与此同时,他的作品也被放置和收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2002年5月,他的作品入选比利时国际造型艺术展并应比利时政府邀请作为中国唯一一位雕塑家,参加比利时国际造型艺术创作营并现场创作《天堂之蛋》,这个作品被永久性收藏在比利时NAMUR森林公园,并被比利时政府用来发行三种法语版贺年卡。在广袤的森林与草地间,九个木质和石质材料的来自“天堂之蛋”,散落其间,给世人创造了一个充满神话氛围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得恰到好处的美景。

2003年7月,张燕根先生作为唯一一位被法国马提尼克省政府邀请的中国雕塑家,赴当地进行雕塑创作活动。当地电视台、电台、主要报纸均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他在那里创作了木雕《天堂之树》。不难看出,这是《天堂之蛋》的系列与延伸。但很显然,《天堂之树》无论在视觉冲击或雕塑体量的比例关系方面又有所深化。张燕根先生总是在一定时期对某一主题形式进行系列渐进式“开发”。在这种对主题形式反反复复的“排列组合”中,对主题形式的审美认识也渐进本质。这或许对我们在“系列创作”的问题上有所启迪。《天堂》系列就是他从自然界中提取元素,创造了具有表现性视觉美感的符号,并反复对这种符号语言进行组合的结果。

近几年来,张燕根先生先后受邀访问过十几个欧美国家,2008年 应邀参加荷兰国际雕刻艺术创作营暨雕塑研讨会,创作《对话》;2009年《张燕根雕塑艺术展》(比利时),创作《从物质到精神》;2009年亚洲新世纪现代陶艺交流展 (日本)……其作品先后被美国、法国、比利时、毛里塔尼亚、加拿大、德国、荷兰、新加坡、韩国等地的艺术机构、个人及中国文化部、中国现代美术博物馆等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专访以及Nature  and  Art(《自然与艺术》——本文作者译)杂志专题介绍。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要媒体,《美术》、《雕塑》、《艺术世界》、《美术界》、《美术观察》、《江苏画刊》等国内主要专业刊物均有过专题介绍。要做到这一点,不能靠策划、组织,不能靠宣传,只有艺术家作品的魅力和思想才能传播得如此遥远和广泛。

受众对于雕塑作品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见地,使得创作者和受众及主办方在主观上和客观上达成一种“和谐”成为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将艺术家的原创变为一种现实是很难的。但张燕根先生数次受邀在国内外创作雕塑作品,其方案均得到主办方的完全尊重。在博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喜爱的同时,他的创作主体的“自我”并未因此泯灭,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境界。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在专业领域的最高理想境界莫过于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审美主张并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事实上,这个结合点是存在的,张燕根先生找到了这一点,做到了这一点。

五、结语

如果说张燕根先生在1998年之前具象变形的作品,被更多地评论为:表现生命的张力,野性之美,原始情感,质朴的气息,率真的情感;其美学精神是反伪饰的,反伤感的;那么,在此之后的抽象作品,则更多的表现为唯美主义的一种审美倾向,深刻的、本质的,感性与理性交织的一种思维倾向,并且更多地从室内,从自赏性的架上雕塑转向公共性的室外环境雕塑创作,走向自然。体现了雕塑家本人由重“我”的自状转向关注“他”的自在,对应社会,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社会的当下问题,从而对生命的认识有了更大的诠释空间。它既不纯粹是克罗齐或科林伍德的十分极端的带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艺术自我表现论,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的直觉与表现;也不纯粹是苏珊·朗格一再强调的那样,认为艺术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情感概念。在内心深层,他希望表达一些真实的东西,就像他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真言大道”。这是自己的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无病呻吟地拷贝前人或他人的思想,而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经历痛苦而幸福的人生的体验。既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感悟,亦是用生命的物化语言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其作品的语言形式更简洁,更单纯,更纯粹,更大器。其气势更强烈,其视觉上有更强的冲击力;其作品内涵更丰富,更入世,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更够感受到作者以艺术家的良知,博大的胸怀,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对成熟的艺术家来说,有一股如潮汐一般的生命意识流,自始至终贯穿在他的创作中,这是构成他艺术独特风格和作品主题的根本原因。譬如蒙克对死亡的恐惧意识,成为他作品的主旋律;劳特累克因身体残疾摆脱不掉心理上的创伤,因此,由他画笔带出来的日常生活总也染着阴郁伤感;凡·高厌恶现代都市的生活,而在心里对“崇高的野蛮”由衷的向往,他创造了朴拙而热情、痛苦而不安宁的被人们称为“魔鬼火炉”的画风……

那么,什么是张燕根雕塑艺术的生命意识流?也就是说,他是靠着怎样的一种生命的原创冲动和表现形式把自己的雕塑艺术向前推进的?如果总结为最简单的几个字,我想,那应该是:“厚德载物”“大象无形”。

江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美术评论家

原载《美术》2006年第7期(略有修改)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