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春生 撰文 | 漆德三

更新时间:2015-12-04 10:25:00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2840

远观有势 近看有味

——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春生

撰文|漆德三

640.webp.jpg


曹春生印象

春生印象

在中国陶瓷雕塑界,曹春生教授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创作的陶瓷雕塑《皇权霸业》《春江夜月》《富贵平安》《读春秋》《三学形意》等都是陶瓷雕塑的经典代表作品。他的陶瓷雕塑作品大多取自传统文化题材,以块面组合、夸张变形进行塑造,达到圆浑饱满,具有张力、讲究气势的艺术效果,均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现代意趣。曹春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陶瓷雕塑家之一。不仅如此,他还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专著《景德镇瓷塑艺术审美》《景德镇雕塑瓷艺》《雕塑造型与材料应用》等。尤其是《景德镇瓷塑艺术审美》这本书,沿着陶瓷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表现空间与技艺、思潮、创新变化,还观点独特地对各个时期特别是近代包括名家的陶瓷雕塑进行了批点评判,是一本了解中国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审美的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曹春生对陶瓷雕塑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贡献。他是位名副其实的杰出的陶瓷雕塑理论家。

2015年11月12日,我们慕名来到曹春生的工作室采访了曹春生。曹春生有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外表憨厚纯朴,内心充满了灵性。一身休闲装,显得格外平易近人。他总是用像小孩一样诚恳和有兴致的眼睛看着你,仿佛,他是记者,我变成了受访者。

  眼下,艺术陶瓷市场低迷,但曹春生却十分繁忙,不是忙于教学,就是忙于雕塑活动。采访结束时,已临近中午,我本来要请他吃饭,他却因要赶制一件需要参展的陶瓷雕塑作品而婉言谢绝了。

我们所能够期待的就是曹春生呈现给世人的作品都毫无例外地做到“远观有势,近看有味”。

向曹春生致敬!

blob.png

曹春生访谈录


漆德三:曹老师,你是我的老朋友,我知道你不仅是雕塑界一大家,而且,你在陶瓷雕塑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请问你主要研究什么呢?

曹春生:您是我敬仰的资深陶瓷文化研究的学者。进行雕塑艺术研究,一直是本人的专业方向。自1982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30多年来,本人先后从事陶瓷雕塑设计、艺术理论、雕塑教育工作,深感景德镇陶瓷雕塑以及中国传统雕塑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长期从事雕塑艺术实践,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情有独钟,曾多次考察云冈、龙门、大足、敦煌、麦积山、晋祠、平遥等全国著名石窟、祠庙雕塑,还遍访石湾、景德镇、德化、龙泉、宜兴等产瓷区陶瓷雕塑名家、老艺人,深入曲阳、惠安、仙游、东阳等石雕、木雕之乡进行调查研究,对中国传统雕塑有着比较系统的认识。同时,也感到陶瓷雕塑艺术研究如同中国雕塑史的研究一样,仍处于中国艺术发展历史研究的边缘,许多雕塑技艺、历史、特色、材料应用和造型方法都缺乏应有的文献著述。这是历代文艺理论研究“重绘轻塑”思维的主导结果。

景德镇的陶瓷雕塑和历代陶瓷雕塑一样,都是与陶瓷器型同步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陶瓷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代文人士大夫团体,掌握着高层文化的发展命脉,往往是“坐而论道”,对于手工艺劳动,持不屑一顾的态度,抱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重道而轻器的观念,轻视技术和生产,忽视了手艺人的社会状态及其贡献。虽然景德镇陶瓷雕塑技艺逐渐精进,但与景德镇陶瓷器皿相比,在整体发展上还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理论的宏观指导。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景德镇陶瓷雕塑队伍很有影响力,不仅有《108将》传统雕塑的创世纪群雕,还有反映现实生活和文革特殊背景的陶瓷雕塑。这一时代的创造,证明当时集中于景德镇雕塑瓷厂、部陶研所等一大批老艺人、中青年技术骨干、院校教授学者雕塑技艺的高超,证明延续景德镇影青雕塑技艺手法丰富多样。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改制,技艺人员下岗自谋出路,老艺人多年来陆续谢世,雕塑市场需求变化,低俗雕塑制品滥造,加之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重瓷上绘画轻陶瓷雕塑,原有的雕塑队伍主要力量多转而画瓷,严重降低了雕塑队伍的热度,影响着雕塑事业的发展。

现在,由于资讯、物流的发达,艺术信息的多元化,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同步于当代艺术的大发展中。然而,千年传承下来的雕塑技艺,特别是影青瓷雕塑技艺,不怎么被人们所重视和运用,多数是以西方雕塑信息加入陶瓷雕塑教育和实践。真正血与肉关联的传统雕塑技艺面临被遗失的境遇。这种技艺生命的断代,一方面割裂了景德镇瓷塑艺术技艺表现的优势,一方面又严重破坏了景德镇瓷质如玉的审美特性。

blob.png

漆德三:你对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有怎样的看法?

曹春生:我十分关注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对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文化也进行了一些梳理和总结。本人在学习、研究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的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这从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各研究机构的文物考察中可以比较出来。另外,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与陶瓷装饰材料的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由于此,景德镇陶瓷雕塑可分为两大类,即影青瓷雕塑和彩瓷雕塑。前者重要发展在宋元时期,并为彩瓷雕塑造型作了很好的铺垫;后者则在明清时期,应彩瓷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景德镇是一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景德镇是个开放的城市,没有排外思想,非常友好的接纳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景德镇发展。景德镇从古至今都是在“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中创造和发展。随着外来艺术家的不断涌入,丰富了景德镇陶瓷雕塑的题材,不像是从前只有罗汉观音,现在各种观念,各种艺术思潮,都涌入景德镇,影响着景德镇。景德镇可以说当代艺术的实验场,也是培养人才的最好基地,这种优势是任何产瓷区都相比不了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外来艺术家的不断涌入,本地陶艺家不断创新,学术交流的不断开展,使景德镇陶瓷雕塑形成多元化的现象。

blob.png

▲《慧》影青瓷雕塑 尺寸:50x20x17 | 曹春生


漆德三: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延绵千年。你认为它的特色是什么?

曹春生: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延绵千年,发展至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题材方面,它是顺应历朝历代审美而变化;在材料应用上,均是受景德镇陶瓷科技的发展而多样;在造型形成上则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标志性特征是源于宋代影青瓷工艺、烧成技艺的日趋成熟,其精细的材质适宜雕塑瓷创造,自宋而下,均以瓷塑面貌统贯古今。由于景德镇瓷胎质坚硬,可塑性差,加之需经1320℃高温还原烧成,容易产生变形和黑点,只能在造型上要求符合力学原理,烧成上把握好还原气氛,进行科学处理,技艺上创制了釉下雕塑装饰特殊工艺处理方法,如“半刀泥”、捏塑、堆雕、贴塑、盘筑、卷塑、牵浆等符合景德镇陶瓷材料的手工塑造。还有釉上雕塑彩绘装饰工艺技法,如青花、粉彩、五彩、斗彩、新彩等。如此丰富的釉上釉下雕塑塑造装饰手工技艺,极大地催生出多元的瓷塑艺术表现形式。因而,景德镇雕塑瓷造型符合如脂似玉般影青瓷釉或浓笔重彩装饰,具有文人般别致纤巧的气息或华丽内敛的气质,使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特色极为鲜明。


blob.png

▲古彩《莲心》装饰雕塑 尺寸:50x15x18 | 曹春生


漆德三:我看过你的很多陶瓷雕塑作品,大多数是以传统文化作为题材,但你都有创新,所以受到好评。关于陶瓷雕塑创新,你有什么体会?

曹春生:自小父亲曾有这样一句话教导过我:。识字不多、用字不错做艺术也是这样,造型功力虽然好,犹如多识字懂字义。但是,有很好基础不会用或应用不好,创新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基础不仅要学好,还要用好,在用的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将最小的能力发挥至最大的作用,才是创新的体现。

  传统模板下创作的雕塑作品是难于创新的,无论技艺再精湛、雕塑形象再生动,都无法跳出传统框框,有似曾相识之感,难以显现个性,也就谈不上创新。我认为,“远观要有势,近看要有味”,是雕塑造型必备的形态要求。“势”是一种夺目的形态体现;“味”是可品可赏的细节艺术处理。陶瓷雕塑更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性以及原创性。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偏向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我觉得传统的技术,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其手工技艺文化传承,是我们进行创新的极好的手段。

blob.png

▲《石卧祥云》绿釉铺金瓷 尺寸:67x25x16 | 曹春生


漆德三:在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史上,有哪些代表人物,值得点赞?

曹春生:在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史上,不说宋代的刘永之,明代的陈仲美,清代的陈国治、黄炳荣和民国的游泽长、曹文祖;也不提解放后的曾龙升、蔡金台,这些景德镇陶瓷雕塑优秀传统的代表人物,以其时代的光辉影响着后人。我要说的是近40年来,周国桢、康家钟、姚永康、涂金水、张育贤、熊钢如、聂乐春、刘远长、唐自强、杨苏明、刘超鸿、刘恭坤这批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对景德镇陶瓷雕塑做出的贡献。他们都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代表人物。其中周国桢和姚永康的贡献在中国陶瓷雕塑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周国桢将景德镇古代用来装饰器物的诸多颜色釉,作用于动物雕塑的创作,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将古代泥条盘筑做大缸的传统工艺,应用于陶瓷雕塑创作,完美地将古老技艺与动物雕塑造型融为一体,创造了陶瓷雕塑新的语汇。这两项艺术语言的研究、开发都是前无古人的实验。姚永康以做女人体和人物陶瓷雕塑见长,作品吸收汉唐两宋意味,苦涩中含有灵动之气,具有“石磨流水泉滴砂,鬼灯如漆点松花”之境。他自创泥片和手制痕迹。他的这一创制语言,独立于古往今来雕塑制品翻模复制的技艺之外,凸显着劈山引水的气势,也滋养了许多后来学者的艺术提升。

blob.png

▲《富贵平安》青铜镶金铂 尺寸:60x61x32 | 曹春生


漆德三:你从事陶瓷雕塑教学20多年,桃李满天下。关于陶瓷雕塑教育,你有什么见解?

曹春生:教育不是师傅带徒弟,老师并非是小时候所理解的“园丁”。因为学生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我们要做的是协助学生进入很好地创作状态,而不是去束缚学生,像园丁那样把树木剪裁成统一的形状。所以,老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充当一个护林员的角色,像呵护植被自然生长一样,引导学生在自我的艺术思想领域自由发展。

1.webp.jpg

▲《仲弓问仁》白珍珠釉装饰雕塑 尺寸:89x27x25 | 曹春生


漆德三:你对当前景德镇雕塑现状有什么看法?

曹春生:当下的景德镇雕塑活动是异常活跃的,特别是陶瓷艺术市场回归正常状态的一年多来,陶瓷雕塑艺术可以说是蓬勃发展。作为三维空间的艺术实体,陶瓷雕塑的创制过程需经多个复杂工序,每个环节都与专业性很强的手工技艺密不可分,比平面作品复杂很多。时间成本很高,创新难度大,耗时耗力,技术繁琐。一般来说,一个人创作一件全新的陶瓷雕塑作品时间至少花费3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有些雕塑家一年不过创作三五件作品。既劳心,又劳力,更要创新,很不容易。但是,雕塑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其在艺术家身心涌动时,其力量更是无法比拟的。这就是雕塑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既能让观者震撼,又何尝不让创造者震撼呢?


2.webp.jpg

▲《意出尘外》白釉描金雕塑 尺寸73x25x23 | 曹春生


漆德三:你认为陶瓷雕塑的创新应该分批量性和收藏性两个方面。为什么?

曹春生:我认为,在这个追逐时尚审美的时代,陶瓷雕塑的创新应该分批量性和收藏性两方面进行。批量化陶瓷雕塑是为大众制造美的,故需顺应大众的需求,着眼于创新设计,将陶瓷雕塑的实用性、生活化研究作为设计的课题。陶瓷雕塑的市场潜力其实是很大的。市场上的婚庆礼品,以及家庭室内装饰等都可以体现。享誉世界的台湾瓷器品牌“法蓝瓷”,就是很好的榜样。它的产品几乎都与陶瓷雕塑造型有关,赏用结合,精致优雅,独特、人文、时尚、亲切。艺术是其设计和制作的灵魂。“法蓝瓷”虽落户在景德镇,其营销理念却很国际化,因而很快跻身于全球市场。而收藏性陶瓷雕塑的创新则要体现作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个性。尽显造型功力,发挥材料美感,保持制作手感,以突出艺术观念。陶瓷雕塑技艺本身决定了其模制的特性,收藏性陶瓷雕塑创新可以在国际通行的“复制10个都是原作”的原则下进行,雕塑体量小的也可以采取不用模制的方式进行。需要明确的是:同样是复制,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与手工艺雕塑复制,其价值体系是不可混为一谈的。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兵马俑均是模具手工艺成型,其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有相似却没有一个相同。其制作过程手工贴制,刻划的人物形象无不是手工艺智慧的艺术结晶。这就是手工技艺的力量,这就是手工艺作为下的艺术收藏价值。


(录音整理:黄小敏)

blob.png

▲《纳新》涩胎雕塑 尺寸:12x10x7 | 曹春生


曹春生,1960年1月生,江西都昌人。博士。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研究所所长,景德镇雕塑院院长,景德镇市雕塑协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设计资格证持有人。

blob.png

▲《内力》乌金釉雕塑 尺寸:8x8x8 | 曹春生


艺术活动

中华当代陶瓷艺术展  希腊  2014;

“视觉中国·瓷上敦煌”中国陶瓷艺术展  法国  2014;

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3;

中国白金-陶瓷艺术展  英国剑桥大学  2012;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  2012;

第18届国际文化非遗展  法国国家艺术行业联合会  2011;

第六届江西省青年美展一等奖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2011;

第九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铜奖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2010;

徐悲鸿奖·中国城市雕塑大赛优秀奖  全国城雕塑委  2009;

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  中国佛教协会  2009;

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  中国雕塑学会  2008。

3.webp.jpg

▲《禅化融金》瓷胎镀金 尺寸:50x20x23 | 曹春生


出版专著


景德镇瓷塑艺术审美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2;

景德镇雕塑瓷艺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雕塑造型与材料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4.webp.jpg

▲《陆羽品茗》无光木纹绿瓷 尺寸:68x27x25 | 曹春生

blob.png

▲《挑柴》青铜 尺寸:73cm | 曹春生

5.webp.jpg

▲《满窑》青铜 尺寸:70cm | 曹春生

6.webp.jpg

▲《点火》青铜 尺寸:75cm | 曹春生


本文作者《中国陶瓷》(艺术版)执行主编 漆德三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