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中国城市民俗雕塑之管见

更新时间:2015-11-26 11:20:00 来源:滕建志 作者:滕建志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1188

 中国城市民俗雕塑之管见

 【内容摘要】有些城市的民俗雕塑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将雕塑与环境一起规划,很少考虑雕塑与环境、雕塑与人的关系,使得作品与环境不协调,由于作者对雕塑的审美要素缺乏思考,形式多写实、材质多用铸铜,简单模仿西洋城市雕塑的痕迹比较明显,这是中国许多城市民俗雕塑作品不成功的主要症结。中国城市民俗雕塑不应一味模仿西方雕塑,雕塑家应该深入研究我们民族的审美传统,着眼开发中国民间雕塑,使中国城市民俗雕塑的形式与内容实现完美统一。

【关键字】城市民俗雕塑  环境  材质  形式  民间雕塑  

【作者简介】滕建志(1957.7),江苏徐州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大学本科,美术副教授。研究方向:雕塑、陶艺及青少年艺术教育等。


城市民俗雕塑作为目前较为时尚的雕塑形式,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街道、商场、步行街,以及各种休闲场地悄然兴起。作品主要表现民俗活动情景、民俗故事情节、历史人物等,样式多为圆雕写实,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过对部分城市民俗雕塑的调查后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雕塑与环境不协调,摆放的地点孤、堵、散、随意,让人莫名其妙;二是材质单一多为铸铜雕塑,雕塑的力量、气势、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得不到充分体现,给人的感觉特别“弱”;三是城市民俗雕塑过于“西化”,多为写实圆雕,风格比较单一,缺乏对民族审美传统的研究和对民间雕塑形式的运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雕塑家和城市规划者的重视,将会严重影响城市民俗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值得提出来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民俗雕塑的环境问题

对环境缺乏推敲是城市民俗雕塑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城市在规划步行街、商场等相关建筑及环境时,很少将雕塑与环境一起规划,许多民俗雕塑往往是“见缝插针”,或者“生按硬栽”,很少考虑雕塑与环境、雕塑与人的关系,这是许多城市民俗雕塑作品不成功的主要症结。

雕塑创作不是孤立的,塑像只是作品的一部分,它必须融入环境才算完成雕塑艺术全部的创作。雕塑的环境一般可用塑像所在空间的状况予以区分:(一)封闭空间,雕像摆放在封闭的建筑空间之内,如教堂、寺庙、展厅、商场或其它封闭的建筑场所内。(二)半封闭空间,雕像摆放在建筑之外,但靠近或依附建筑,如商业区、居民社区、步行街等地。(三)开放空间,雕像被摆放在接近大自然的开阔空间,如远离城市的风景区。在这样三类不同的空间中,雕塑、观众与环境空间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环境空间和雕像一致,则观众走进雕像的空间,雕像强;环境空间和观众一致,则雕像来到观众的空间,雕像就弱;雕像与观众有各自的空间,则双方就会产生抗衡,在三种不同的空间中雕塑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教堂、寺庙乃至剧场里的雕像,高大、神圣、庄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光是雕像本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所在的空间在起作用。封闭的空间中,雕像是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雕像与空间自然形成了一个整体,当人进入这个空间就是进入了“它们的世界”,雕像会和它所在的空间一起对进入的人产生影响,相对这个空间,人就显得非常渺小,雕像的艺术效果也充分地显现出来。对于靠近建筑或依附建筑的雕像来说,雕像所在的空间属于半封闭状态,它们的艺术效果取决于周围的空间与雕像的关系,这个关系越密切,雕像的艺术效果越好,反之雕像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福州市三坊七巷步行街的民俗雕塑生动逼真,观众如临其境,除了雕塑家的塑造技巧高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围的环境——仿古建筑群与雕像所表达的意境是一致的,雕塑与环境组成了完整的艺术空间,共同对观众产生作用。同样是民俗雕塑,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民俗雕像尽管塑造得水平一流,但感觉上还是特别“弱”,究其原因,我们发现雕像周围建筑的装饰风格非常时尚,而雕像表现的是古代人物,看上去与所处的空间无任何联系,处在这样的空间中,雕像与所在空间便发生分裂。对于参观的人来说,环境空间不是属于雕像的而是属于观众的,当空间与观众成为一体的时候,雕像就像是穿越时空来到我们世界的古人,怪异、孤独并且苍白无力。徐州市郊靠山的某个景区摆放了几尊铸铜雕塑,若不走近很难被发现,这显然没有考虑环境的因素。全开放的空间是自然环境,对于自然环境而言,人工建造的任何景物都是弱的。因此,雕塑家只有将雕像的体量设计得特别巨大,才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否则,雕塑只能被开放的空间“压垮”。世界许多著名的雕塑体型巨大,如美国自由女神像、中国河南黄帝雕像、埃及狮身人面像等都体现了这个理念。环境是作品的外在空间,雕塑的美是在作品的空间与环境空间对比中产生的,就雕塑作品而言它可以是不同质地的材料构成的空间,不同的材质的雕塑作品即使环境相同艺术效果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对于雕塑家来说除了环境外,重点要考虑作品的材质。

二、城市民俗雕塑的材质问题

我们注意到中国城市民俗雕塑绝大多数是铸铜的,有的效果不错,但有的效果特别差,这与作者对雕塑材质审美要素缺乏思考是分不开的。

铸铜,是制作雕像最常用的选择,相对石雕等其它雕塑方法有造型细腻、工期短、造价低、方便安装等优点。但也有不足,笔者认为铸铜雕像不适于在闹市中与人“亲密”接触。材质是雕塑的基本要素,与其它艺术种类不同的是雕塑的美很大程度上是由材质的美体现出来的,而各种材质的美是在相互对比、相互作用中显现的。西方的建筑多装饰雕塑,而雕塑多为青铜材质,铜的色彩、质感与花岗岩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雕塑因建筑而鲜活、建筑因雕塑而庄严,使之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西方古典建筑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现在的中国城市民俗雕塑大多脱离了建筑,被孤立地安放在闹市区与游人的活动空间交织在一起,观众可以走进雕像甚至可以攀爬、触摸,说起来也很有情趣,但是作为雕塑艺术作品,其艺术感染力则大大降低,“远看一堆人,近看死沉沉”是一些民俗雕塑的写照。雕塑是表现生命的艺术,雕塑家的工作是赋予使那些没有生命的物质以生命的活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真的生命相比较,当雕塑与人群混杂在一起,人就成了雕像的比较物,那些青铜雕像既无生命的颜色也无生命的迹象,特别是它们的体量与真人相差不大时,雕塑家极力塑造的生命特征在比较中消失了,而留给人的只是金属的坚硬与冰冷。所以,摆放在闹市中的雕塑要有一定的体量,观赏雕塑要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民俗雕塑一定要与人“亲密接触”,最好不用铸铜,在西方,也有相似的民俗雕塑,但多采用更接近真人的彩塑,显得与观众更亲近。笔者并不是排斥铜雕,只是对于在许多城市步行街的雕塑千篇一律的采用写实、铸铜感到厌倦。然而,当我们深入民间感受民俗时,海南极富民族特色的木雕给我们惊喜,皖南古朴的石雕、精美的砖墙让我们震撼,有一点体会非常深刻:要想把城市民俗雕塑做好,就应该深入发掘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让民族的艺术精华“古为今用”,简单的模仿西方,会使中国城市民俗雕塑这个新兴的艺术走不远。

三、城市民俗雕塑的“西化”问题

西洋雕塑写实、严谨,从古希腊雕塑开始,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到今天西方雕塑经历了几千年,写实的艺术水平登峰造极。现在我们许多城市雕塑是在模仿西洋雕塑的表现形式,问题在于要将民俗雕塑作为中国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应该采用何种形式是值得探讨的。

其一,西洋雕塑无论表现何种题材,它都是站在西方雕塑艺术的立场上审美的,与我们民族的审美习惯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城市多人物雕像,源于西方的宗教文化,西方人崇拜神,他们喜欢和“神”在一起的居住环境,他们认为人是神的化身,所以,审美取向最终归结到对人自身的崇拜,西洋雕塑以形体完美的人为模特塑造神的形象,并摆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因此,城市多人物雕塑就成了西方国家城市文化突出的特点。中国虽历经沧桑但仍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今天,无论城市如何现代化,融入这个民族血脉中的审美意识是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的。就居住环境而言,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人更喜欢贴近自然而不是“神”。中国人也拜神,但 “神”有自己的住所——如寺庙和神龛,而不是和人混杂在一起,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中像西方一样的建造的人物雕塑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人物雕塑不符合国情。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经典的人居环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此,如何让城市更加贴近自然才真正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

其二,中国人在审美方面并不是“越像越好”。苏州某著名景点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但画舫中摆放着据说是古代一位名妓的青铜雕像,让人大跌眼镜。那座雕像虽塑造精致,但从中国人更讲究意境的审美理念来说这是一个败笔。艺术的美感来源于作品给人带来的丰富想象,艺术作品的主要作用就是启发、引导、拓展人的这种想象,作品对人的想象起到的作用越大,作品就越成功,反之就是失败的。古代美人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模样,不同的阶层、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心中美人的形象是不同的。名胜古迹、古建筑、名人故居等在审美上应该留给参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中国有很多成语表现这种意境:“睹物思人”、“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等,而这尊雕像的介入恰恰限制了观众的思维,不仅没有强化人的美感,反而削弱了那些建筑和景物的审美意境。当然,为了纪念某个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具象雕塑有一定的表现力,但要经过严格的考证,若以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具象雕塑应慎用。

其三,中国城市民俗雕塑不应一味模仿西方雕塑,应该着眼研究与开发中国民间雕塑。笔者认为,用民俗的形式表现民俗的内容,可以使形式与内容实现完美统一,这对传承我国悠久的文化、打造特色城市更有意义。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雕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到了唐代,雕塑艺术达到了顶峰。宋代时,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民间雕塑也发展起来。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民间雕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1]。相对于西方的雕塑艺术,中国民间雕塑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已经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更讲究作品的寓意与形式,传统的题材涵盖了宗教、生活、人物、动物等诸多方面,其造型深深地融注了民间美术的特征,有着精妙的审美内涵,如“羊”与“吉祥”、“鹿”与“禄”、“蝙蝠”与“福”、“狮兽”与“寿”等,借取谐音形成中国民间雕塑特有的审美范式[2]。除了表现的内容外,民间雕塑重要审美取向是民间雕塑特有的形式美,石雕的威严、砖雕的古朴、玉雕的通灵、木雕的细腻、漆雕的华美等等,这些都是我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美化城市、传承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应该指出,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运用是不够的。审视全国各地的民俗雕塑,也有雕塑家在民俗雕塑创作中尝试民间雕塑的表现手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西安市民俗雕塑很出名,雕塑采用民间泥塑的手法造型,粗犷、夸张、随意,的确很有民俗味,但看上去并不美,与民间的泥塑艺术相比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这类作品仅仅是对民间雕塑简单的模仿,缺乏对其审美要素的深入研究。泥塑本身就是一种民俗,它与泥是分不开的,除了独特的造型之外,民间泥塑美就美在泥的“土”,泥的随意拿捏,泥的自然厚重。因此,泥特有的“泥味”是泥塑艺术独特的审美要素,若用铸铜表现泥塑,泥的审美要素就不复存在,看上去就会“不伦不类”。因此,笔者认为这些作品并不成功。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只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而已。

雕塑是艺术更是科学,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包含了多学科的知识,是诸多审美因素的综合体现。城市民俗雕塑不仅需要雕塑家高超的塑造技能,还要体现雕塑家对城市的历史传统、作品的材料与环境、观众的审美心理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思考。如何凸显城市的特色、传承每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中国雕塑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担子很重、道路尚远。

 

参考文献:

[1]孙元国.中国泥塑艺术起源与发展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陈云岗.中国民俗艺术和古代雕刻艺术风格[J].雕塑,2005(3).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