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的思考:2015·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教育论坛在南艺举行

更新时间:2015-10-29 11:36:00 编辑:路旭霞 浏览量:1744

2015年10月26日,“2015·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教育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南京艺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由著名策展人、批评家、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顾丞峰教授主持,邀请了国内各艺术院校的公共艺术的掌门人、各路专家聚集南艺,探讨公共艺术的教育相关问题。

blob.png

本次论坛专家阵容强大、学术水平高,应邀参与论坛的嘉宾既是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实践者,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探索者,他们是:马钦忠 、孙振华 、杨奇瑞 、殷双喜 、王中 、颜名宏、翁剑青 、曾令香、景育民、季鹏 、张宇。

blob.png


专家学者合影

此次论坛,以“艺术教育中的公共艺术”为总主题,围绕着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关系、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发展的形式、艺术家如何通过公共艺术表达话语、公共艺术在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实践方式等话题展开讨论。

blob.png


刘伟冬致开幕辞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教授首先致开幕辞,他对论坛给予了高度肯定。刘伟冬说,本次论坛由顾丞峰教授精心策划组织,体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这样的论坛多多益善;南京艺术学院正致力于校园公共空间的整合,加强内涵建设,环境设计,恰与论坛的主题相契合。学校计划在校园内安置30位著名校友的雕像,他们的形象不仅应陈列在档案室里,更应和校园融为一体,让学生们触及到鲜活的校史;南京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综合类艺术院校,其最大优势在于综合性,学校目前致力于实验艺术的探索,力图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问题为导入,让更多的艺术的实验性可实施,可呈现。

blob.png

blob.pngblob.png


论坛现场

接下来,11位专家代表依次发表精彩的演说,将论坛推向高潮。

马钦忠:建立中国公共艺术理论的概念专属系统

blob.png


中国美术学院马钦忠教授首先指出,公共艺术来源于西方,特别是从美国的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而影响世界。但西方的公共艺术纯理论研究,特别是概念层面是非常少的,因为他们更多地是在实践层面,但中国具有特殊性。

公共艺术学科涉及领域宽泛。但其理论系统必须要建立,有一套完整的逻辑面貌、原则,否则难以成为“学科”。因此,建立专属性的公共艺术概念是重中之重,从而为实践工作提供表述和介入实践的工具和手段;第二,必须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进行研究,生态的可持续性要素和人文营造的品质要协同介入城市空间,构成城市社会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在实践层面我们该怎么做,成为第三个重点,即公共艺术创作于实施的基本策略。

马钦忠强调:“公共艺术的实践涉及到社会政策的制度设计、艺术方案的获取渠道、评审和挑选机制、策划人制度等,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问题,没有完整系统的社会保障,前两个问题都要落空。”

从教育方面说,公共艺术的学科界定和难点是“边界切分”。公共艺术不光是雕塑,不只是景观,也不只代表公共建筑,其自身怎么界定,是难点所在。马钦忠认为,我们可能获五个或六个学科构成公共艺术的核心,画出它的边界,即找到学科之间的相接点,然后进行理论的核心建构。

中国的公共艺术学历教育,从本科到硕士、博士整个梯队的培育是全世界都没有的,恰恰说明大家对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改造城市空间的诉求深入人心。

发言最后,马钦忠还对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三方面的技能要求,包括:动手技能、对场所的认知以及有关历史人文知识的大量储备。

孙振华:观念与方法——从公共艺术的非典型案例说起

blob.png


中国美术学院孙振华教授用非典型案例诠释了公共艺术的定义和边界,他首先提出三个问题让听众思考:什么是公共艺术的定义和习惯认定?新的、非典型形态能否算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准入机制有没有“专业”和“业余”的区分?

孙振华向听众介绍了三则非典型案例:“握手302”(艺术家介入深圳白石洲城中村改造)、“坚果兄弟”(坚果兄弟在深圳注册无意义有限公司,在公园向路人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患者的行为)以及“寻找深圳”(九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知识分子、创意人士围绕城市区域探索、交流以及以地区为主体完成的一项城市创意探索活动)。以这三则实例为论据,阐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他指出,公共教育的核心不是技术、技能的教育,而是观念和方法论的教育;公共教育不是“单一学科”教育,而是如何看待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思维和实践途径的教育;公共教育应当是所有艺术学生的共同课。

杨奇瑞:从《九墙》到《乔迁》,看公共艺术如何创作实践

blob.png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杨奇瑞教授首先向观众阐述了其创作的思考背景,他在1992—1995年期间,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在西欧游学数年,由来又陆续去了北美考察,经过对西方艺术历史发展与现实境遇的观摩和审度,得出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即:艺术史堪称辉煌的时代,其所有重要的艺术思潮和艺术变革,以及多元的艺术流派和伟大作品,都与它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环境、文化土壤、价值观念等密不可分。一言以蔽之:“特殊的年代产生特殊的作品。”

杨奇瑞说道,当自己于1995年归国时,发现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全面铺开,其发展速度在人类城市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甚至空前绝后。中国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城市空间、人们生活、历史文脉、人文精神、价值观、伦理观都发生着急速变化。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于是杨奇瑞创作了一系列城市变迁的主题作品,折射时代的大背景。杨奇瑞的第一件探索性作品是《河坊街》,他利用生活废弃物、例如破桶、煤气灶等道具,做了透视变形的处理,使之艺术化。沥青马路、绳子、钢框等隐喻性的符号构建了标志性的艺术语言。

此后,杨奇瑞还创作了《杭州轶事》系列。《杭州轶事》同样以建筑废弃物为材料,呈现自由跨界的特点,关注材料与实物对于艺术内容的表达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并探讨“物体”对于精神和生命的意义。他还在作品中引入声音(门的吱呀开合声),将时代推进所具有的强力感、真实感、叙事感和思考性得以同步。

blob.png

《城市纽扣》

blob.png


《杭州轶事》

《杭州轶事》之后,杨奇瑞的创作开始走向户外,他于2008年在杭州中山路创作《杭州九墙》、于2013年在成都宽窄巷创作《宽窄九墙》,他利用多种材料、形式多种媒体手段,引入科技互动的手法,将一系列探索与实验性的作品搬到了公共空间中。

殷双喜:回归生活,文化视野中的城市公共艺术

blob.png


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以自己的实地考察为基础,得出结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即城市公共艺术正在向日常生活回归。殷双喜说:“我考察了欧美发达国家,他们以道德教育和英雄崇拜为中心,以纪念碑雕塑为主的纪念型公共艺术,正在向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审美型公共艺术,以及与居民日常生活融合的生活型公共艺术转变,这种转变对发展中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可以确立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殷双喜分别阐述了纪念型公共艺术,审美型公共艺术和生活型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外延,并以国内外的事例来说明其形式与空间的合理性问题。他对比了一组类似的公共艺术。2013年2月13日,重庆洋人街风景区14组红绿灯令司机眩,造成道路壅塞,为避免误会,只得连夜拆除。相反,英国伦敦金融新区的《信息树》却是有创意的空间设计,令驶入环岛的司机减速慢行。“一个是添堵,一个提升了安全性,两件相似的公共装置,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殷双喜还对国内一些丑陋、恶搞、低俗的雕塑进行了批判,对一些具有创意、又有社会效用的公共艺术进行了褒扬,譬如辨识楼道的壁画,指明方向的井盖等。他总结说:“以艺术的眼光观察、思考与设计,城市中的许多生活设施完全可以艺术化、景观化,成为公众生活中每天都可以接触的文化艺术品。”

王中:艺术激活空间——我的教育与实践

blob.png


中央美术学院王中教授为公共艺术下了一个简单通俗的定义:公共+大众+艺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不仅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由西方福利国家兴起,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和文化福利,通过国家和城市立法机制而带来的具有强制特征的文化政策,并与城市规划、经济旅游、社会福利等因素密切相连。

王中表示,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取向是艺术激活空间,不仅可以打造城市形象,介入公共空间,引发文化互动,还可以形成社会衍生。公共艺术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从“装点空间”到“营造空间”再到“激活空间”的道路。

blob.png

情侣铁轨

blob.png


《火车头》

王中还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的公共艺术作品《情侣铁轨》、《驱壳》、《幻想》等,这些形式新颖有趣、又富有观念思考和智慧的公共作品引来了很多人驻足并体验。王中希冀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互动,在城市、大众、艺术之间营造一种新的关系,并自觉延展与拓宽文化的魅力,真正“激活空间”。

翁剑青:中国城市社区公共艺术的情形及类型

blob.pn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以众多实例为观众们讲述了当代大陆城市社会的艺术情形及其介入方式,包括趋于生活化及应用类的新建社区公共艺术,例如楼顶美术馆、连廊、文学作品的景观雕塑等。他指出,社区的艺术和景观设计的介入,不仅仅是视觉审美的彰显,还相当于社区文化和福利的建设。

除了新建的社区公共艺术,介入方式还包括与文创园区整合的社区公共艺术、实验艺术介入下的社区公共艺术,短期及节日性的社区公共艺术等。这些各有差异的情形和类型,让我们看到了一些经验和问题。经验主要是:艺术的社区介入,已经逐渐关注形式美学之外的因素,如社区的文化形态、生活空间与公共设施的营造以及对居民交往行为及其方式的适应性介入。同时包括了社区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结合社区条件和需求进行多样化和整体性的艺术和设计的介入方式,以构建具有生活美学和人文关怀的社区公共空间,利于社区文化品质的提升。

blob.png

外国人参与社区公共艺术改造

blob.png


具有高度辨识性的楼房单元入口标识设计

颜名宏:环境空间与人文场域的炼结——台湾公共艺术的当代思维

blob.png


来自台中教育大学的颜名宏副教授为观众讲解了台湾地区公共艺术的现状。他说,台湾经历了“美劳”、“美术”到“艺术与人文”的美感教育认知翻转,美育启蒙历经的途径,着实影响了国民对生活和创作所凭借的基础认知能力。近两年来,在各方努力下,教育部门终于动了起来,在不同受教育阶段,成立了实验教育的种子机制,重新审视未来的美育公民,如何在生活中借由“探索”、“发现”、“归纳”、“分析”、“创造”的实务与讨论课程,不断与世界的美感语言接轨沟通,更能检视自己存在的生命场域,所隐匿着细而不可取代的“美”的因子。

曾令香:历史呈现与在地创造——中山古镇田野创作教学

blob.png


四川美术学院的曾令香教授讲述了一次他带领学生深入古镇田野,完成的创作教学。他计划目标有三点:1.完成基于在地现场情境、超越自身经验、进行历史文化呈现和基于场所的互动与融入。2.研究公共艺术创作方法论,如何由概念—元素—就地取材—可参与的空间尺度把握,工程预算、安全制作等。3.培养学生针对项目沟通及协作能力。

活动包括田野创作之”一根线”,要求每人选择中山古镇一个感兴趣的场所,用当地材料做出一根线并记录其实施过程,学生们对此爆发出极大的想象力,包括用水井投影、斗笠、老凳子、竹篾等进行“一条线”的创作。

“身份互换”,每个人必须完成选择古镇一家原住民进行采访调查,交流他们的身份及职业特点;与其中一个原住民身份互换或者换衣服,结合其空间场所拍照合影。

blob.png


互换身份的教学活动

“田野艺术创作”,4人一组再次在古镇巷子及河流范围空间里选择场所、调查、形成创作方案并绘制草图;讨论并深化方案,在地创作。

曾令香总结说,古镇在地创作是一次公共艺术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长线地域文化历史行动,进而来思考公共艺术在地现场是否成为一种更为直接与场所融合、更鲜活地呈现历史、更紧密的与公众互动的方式。

景育民:跨界、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思考

blob.png


天津美术学院的景育民教授分析了当前公共艺术教学阶段的新情况,他指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呈现后现代趋势,包括综合性、跨类型、多元化,进入“泛艺术”的概念;社会化转型日益明显,艺术成果更多的进入公共文化空间。国内公共艺术学科教育的概念正不断深化与完善,更加注重合理性、独立性、综合性,向着系统化、专业化教学模式延伸。

随着当代公共艺术逐渐向广义概念延伸和拓展,公共艺术在跨界中不断实现自我研究领域完善与基本概念的再界定,学科教育也显现出了新的特征与趋势:新媒介、新材料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公共艺术学科与社会学、环境学、文化学、生态学、材料学等交叉科学的跨界研究增多。与园林、建筑、音乐、表演、社会活动等领域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主要定位于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形态的研究与设计,将学科重点放在公共空间策划与设计,公共艺术实验性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院系设置主要分为三个学科方向:公共空间(环境)策划与设计方向、新媒介与装置艺术方向、城市环境雕塑方向

季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教学的实验性

blob.png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季鹏教授则为听众讲述了南艺的公共艺术学科实践,他指出,在南艺,公共艺术是放在设计学院的,更强调作品的设计感和实际运用性。季鹏通过讲述一组组成功的学生作品,例如地铁壁画、概念建筑来说明公共艺术对于改造校园和城市空间发挥的作用。

blob.png


南京艺术学院学生概念建筑作品《零宿舍》

季鹏引用南艺设计学院院长邬烈炎的话说,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实验性成为一种理念,是南艺设计在诸多教学模式中的选择,它指向了当代设计教育的本体,揭示了设计教育的学理,实验性成为一种态度,是我们的价值取向的反映,是一种状态与姿势,应该成为一种可以持之以恒的自律行为。

张宇:汕头大学公共艺术专业体系的建立

blob.png

来自汕头大学的公共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张宇教授介绍了该校公共艺术的教学和实践,汕头大学是一所学生人数并不庞大的综合性大学,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因此,张宇教授称之为“在‘国角省边’塑造国际标准“。他指出,汕头大学首先建立架构了专业的思想体系,包括激发学生自由创造力和独特的自主能力,培养具有批判性、实验性、合作性、自主创新能力、独立品格与自由思想的国际化艺术综合人才;并参考国际上的优质艺术与设计教育资源,探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构建具有汕头大学自身特色的教学基地,推动区域乃至国内、国际文化事业的发展。

blob.png

汕头大学的公共艺术作品

blob.png

汕头大学的公共艺术作品

blob.png


汕头大学的公共艺术作品

张宇教授还介绍了汕头大学独创的教学方法,包括媒介互通、焦点论坛、个展教学、全领域教学等,将不同的艺术媒介介入到公共空间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更多扮演顾问的角色,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自己组织、筹划一场小型个展等等,激发学生的自主、自治能力,倡导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汕头大学还创设了多个具有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2007年创立的“公共艺术节”,目前共举办三届,公共艺术专业年度展、后山论坛、师生获奖暨入选重要展览等。

blob.png


论坛现场

据悉,由顾丞峰教授率领的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团队还曾成功举办过“当代艺术信息与管理论坛”(2013)、“当代艺术与学院美术教育论坛”(2014)。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