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安娜·高美:她用雕塑征服了世界

更新时间:2015-10-27 14:31: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和淑洁 浏览量:837

在物质的社会里,艺术的生命体验变得尤其重要,高美把这些生命体验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以诸神显现的方式阐释了雕塑的生命力和作为新文化的源头重启。这些作品既是关于身体存在的体验,也是人类价值的呵护与守卫。它们是通向灵魂的载体,是雕塑的实质的体现。

⊙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首个西方艺术家个展——“安娜·高美雕塑艺术展”。这是享誉世界的欧洲雕塑大师安娜·高美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这位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国展出,但这次的个展,意义非凡。

她用雕塑征服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安娜·高美曾赠送给中国一尊“奥运精神——挑战”的青铜雕像以表达“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4年后,伦敦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爵士邀请雕塑家安娜·高美为奥运村设计一件吉祥雕塑作品。比赛期间,这座雕像被不少奥运运动员在出赛前触摸,以祈求带来好运。

时至今日,安娜·高美一共有超过60件雕塑作品放置在不同欧洲国家或城市(包括英国、卢森堡、德国慕尼黑、捷克布拉格、奥地利萨尔茨堡、摩纳哥、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等)的公共空间,当中不少经典作品为她带来无数的艺术奖项,包括:达利奖(Prize Salvador Dali)、卡夫卡奖(Kafka Medal)、马萨里克奖(Masaryk)、米开朗其罗奖(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获得“米开朗其罗雕塑终身奖”的女性艺术家)等。

安娜1940年出生于捷克,4岁时随父母移居奥地利,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她从小热爱绘画,梦想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1970年,安娜来到法国潜心学习艺术,5年后完成学业并开始创作生涯,随后与雕塑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目光敏锐,想象力丰富,从细微处捕捉题材,从抽象角度拓展观众视角,灵活和逼真地再现世界。丰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热情、敏感的个性,这种秉性常常使她处于激情与兴奋的状态,充满天真。她的作品超越世俗,浪漫而富于哲理,也渗透着宗教情怀;她的作品富有韵律之美,又有粗重的线条和动感。其雕塑作品在欧洲享有盛誉,常在欧洲巡展。

她在中国找到知音

安娜·高美曾经说,“能让热情好客的广大中国民众欣赏我的作品,是我长久的梦想。”安娜·高美对中国文化怀有很深的感情,现在担任着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的国际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特聘雕塑家。

早在5年前,她就接受吴为山教授(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邀请,来到中国。比如耸立于广州科学家雕塑城的科学家伽利略铜像,立于中国雕塑院的体育题材雕塑作品,以及她为南京青奥会雕塑群落贡献的智慧等等。

今年6月,安娜·高美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创作的“丝绸之路”主题大型雕塑就安装在中国馆的门前。她喜欢这个东方的礼仪之邦,并在老子关于天人观、孔子关于伦理观的哲学境界里,获得灵感。用她自己的话说应是获得“象征了良知的一个特定方面的能量”。

吴为山说:“我赞美安娜·高美,不仅仅因为她对西方文明的继承落实于雕刻与绘画,还在于她在孔夫子的仁慈中找到了"人性的指路明灯"。因此,我读懂了她为什么如此喜欢中国。”可以说,安娜·高美的艺术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融合中西”来概括,她的作品是在完成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对终极价值关怀与追问的艺术体验,而这种超功利的生命运动正是她在中国寻找知音的动力所在。

这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安娜·高美雕塑艺术展出了她的30余件雕塑作品和素描纸本作品,其中包括她的代表作《心灵对话》。高美心仪从古希腊、古罗马到米开朗其罗(Michelangelo)、贝尼尼(Bernini)等西方大师,这使得她的艺术遥接那洋溢着人文之光的伟大时代。

经典的回归

高美的雕塑不仅重新接续了一种优雅、典范的雕塑遗产,也是对现代主义雕塑的一种修正。特别是在战后重建欧洲的新文化时代里,高美的雕塑作品以自身在多个文化地区的生活经历为这种新文化做了注解。

在物质的社会里,艺术的生命体验变得尤其重要,高美把这些生命体验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以诸神显现的方式阐释了雕塑的生命力和作为新文化的源头重启。这些作品既是关于身体存在的体验,也是人类价值的呵护与守卫。它们是通向灵魂的载体,是雕塑的实质的体现。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