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芷江雕艺金石为开 侗家美玉沅州石雕

更新时间:2015-07-03 09:2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qdxmimi 浏览量:1238

  芷江,古称“沅州”。沅州石雕因取材沅州石而得名。沅州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南麓及雪峰山西脉之间。其明山延绵数十公里,舞水环绕,溪涧纵横,为芷江胜景之一。沅州所产之石,色彩丰富,艳丽照人。清代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曾载:“沅州石赭黄白五色层叠。”“其石紫质有纹绕之如带。”如此斑斓丰富的色彩汇集于一石,绝无仅有。石质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纹理清晰,因此有“侗家美玉”之称。

  沅州石雕之渊源

  沅州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南宋赵希鹄所撰《洞天清录·古砚辩》中称用沅州黎漆“紫袍玉带”石所制之砚,在南宋高宗时由“高宗朝戚里吴琚曾以进御”。此说与南宋朱辅所撰写的《溪蛮丛笑》一书的记载也相吻合。朱辅在与沅州府(即今天湖南芷江县)相邻的辰州府做官时著下此书。书中称南宋初期,沅州石就已被当地的土著所开采,并已形成相当规模。

  明清两代,随着市井文化的新兴和审美情趣的逐渐培养,士大夫阶层和文人雅士在书房几案上陈设珍玩之风大兴。据清黄本骥《湖南方物志》载:“芷江沅州石作花卉、草虫、楼台、人物之状,琢为几榻、屏风,雕饰极精。”色彩斑斓的沅州石,经艺人们精细雕琢,天工巧夺而备受欢迎,一直被列为贡品敬献朝廷,产量规模在此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雕刻技艺日臻成熟完美,以致“凡游宦过此,必争购觅市间”(《沅州府志》),就连石料,也被商贾贩往外域出售,足见沅州石材之美、石雕之精,无怪乎被誉为“石槎怪石、屈玉重金”。据传,慈禧太后兴建名闻天下的颐和园时,沅州石被作为贡石,进入“雕栏玉砌”的行列。从此,芷江沅州石雕名扬中外。

  改革开放以后,芷江沅州石雕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2005年,芷江建有沅州石雕厂5家,生产包括砚台在内的各种石雕工艺品,除文房用品外,品种大大拓宽,有石桌、石椅、龙凤等,产品甚多,花色不断更新,技艺更加精巧,为广大客户所欢迎。1994年,芷江民间石雕艺人蒲长生精雕细刻的“九龙砚”“文房四宝” 作为珍贵礼品,赠给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和国际友人,漂洋过海到达美国。此后,沅州石雕工艺品远销国内外。沅州石雕技艺精益求精,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大放异彩。在国内外大赛中频频获奖,使得芷江沅州石雕名扬中外。200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全国赛宝大会,从全国3万余件参赛作品中,精选了36件为民间国宝,其中第3件就是这种沅州石雕“紫石”插屏。2011年芷江沅州石雕被列为湖南省级非遗。目前,已申请国家级非遗。

  沅州石雕之种类

  沅州石雕以其应用性为基础,大致分为两类。本地巧匠因材施艺,或雕为屏砚,寄情于文房秘阁;或琢为门楣梁柱,立于湖湘山水间。也正因如此,造就了沅州石砚与门楣建筑两大特色品类。

  沅州石砚。沅州石是一种粘板石,品类有黑石、绿石、紫袍玉带等。石质细润,色彩斑斓,抗压、抗折、抗碱强度大,耐酸性能好,易锯,易磨制,易抛光,非常适宜制作文房用品。明清两代,沅州石被朝廷列为贡品。

  传说宋高宗时,一名叫吴琚的官员欲邀宠皇上,讨计于一位嫔妃,这位妃子是沅州府人,吩咐吴琚找一流工匠制作一件精美绝伦的沅州石雕插屏进献,吴琚依计。果然,皇帝赵构龙心大悦,加赏吴琚,封爵“顺应侯”,并把沅州石雕插屏作为奖赏有功大臣的“奖状”。从此,历朝历代皆把沅州石雕作为贡品,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争相觅购,或珍藏把玩、或作为最珍贵的礼品进献赠送。

  门楣建筑。沅州石雕造诣最高者,小器为砚屏文房之类,建筑则以芷江天后宫石坊为最。天后宫位于沅州古城舞水河西岸,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十三年重新扩建,其门楼石坊即采用沅州青石雕刻而成。天后宫石坊高10.6米,宽6.3米,坊前两侧雄狮蹲踞,石鼓对峙,顶盖斗拱飞檐,十二金鲤咬脊,葫芦攒尖。坊上石雕共95幅,大小不一,相互交错,最大的2.6米见方,最小的面积仅0.09平方米。动静相配,声色相宜,精雕细刻,镂空镌深,堪称鬼斧神工。天后宫石坊的雕刻技巧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技法,发挥了圆雕、镂雕、高浮雕等艺术表现形式。书法、山水、楼阁、花鸟、人物、瑞兽等题材广泛,增强了石雕的艺术感染力,不愧为中华艺术瑰宝。

  沅州石雕之技法

  一是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刻技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只从前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方位或贴在石料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铲去非物像的部分,如果铲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浅,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浅,这样的雕作就称为浅浮雕,反之则称为高浮雕。

  二是线刻。线刻石浮雕亦称“石刻画”,是介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品种。由多种技法雕成有起伏体积的雕刻品,即使大量使用线雕手段,也不能视为线雕作品。

  三是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它是沅州石雕中最基本的技法。由于圆雕是空间的立体形象,可以从四面八方去观看,这就要求从各个角度去推敲它的构图,要特别注意它形体结构的空间变化。

  四是镂空雕。镂空雕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形式,也叫透雕。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雕的题材不断拓宽,石雕技法也不断丰富发展,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出现镂雕、链雕。在表现内容上,也由独立的个体发展到人物、动物和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群雕,这就使得圆雕从技法到作品内容都更加丰富和完善。

  沅州雕刻之境界

  沅州石雕石料品系繁多,大体分为单色石料和俏色石料。单色石料是指整个一块石料呈单一颜色。运用单色石料首先要按石料的色调气氛、气质以及由色调产生的情绪来选择适合表现的题材和内容。一定要借助于石料天然的色调,使之和谐、统一起来,并起到烘托、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

  俏色石料的情况则相对更为复杂一些。石料中所含色彩的形状与体积是自然形成的,既不定型,又无规律,在这些石料上进行创作设计难度较大。俏色石料的运用除按单色石料的应用要求外,还需要一定的步骤和独特的手法,俏色运用好坏直接关系着作品的艺术性和经济价值。

  俏色运用大致分为审料、剥料、设计构思三个步骤。

  在石料的创作用色上,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境界表现,这就是:一绝,二巧,三不花。“绝”是石雕俏色技艺中最高的境界,它在艺术上表现为绝无仅有,绝处逢生,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能出其不意引起观赏者拍案叫绝。“巧”是指对一件作品中除主色外的一两种异色,或在琢制中突然出现的异色,匠心独运地处理应用,即所谓的“反瑕为瑜”。“不花”是指对含多色石料的运用、安排能合情入理,十分贴切,而不使人看了就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沅州石雕传承人都是靠为当地人们制作生活用品、桥梁、墓碑等传承沅州石雕传统手工技艺。经历清末、民国的战乱和“文革”时期,发展至今,沅州石雕已不复当年盛况。

  如今的沅州石雕,面临着几大困境:沅州石资源日益减少;传统手工艺逐渐消退。随着时代发展,商业利益的驱使,现代石雕机械生产正逐渐取代传统手工雕刻技艺,沅州石雕的传统技艺日益陷入濒危状态;沅州石雕传承人的老化、退化、谢世,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沅州石雕学艺期沉淀期收入微薄,愿意继承手艺的人不多,新兴行业的诱惑使得年轻一代更不愿意从事传统沅州石雕技艺传承。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