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地域性与个性——殷小烽的意象雕塑
邵大箴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雕塑艺术得益于改革开放大思潮的推动,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活跃,探寻新艺术语言的积极性高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就总的趋势来说,追求艺术的民族气派和时代特色是这一潮流中的两个主要方面,而这两者又是互相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回归民族传统之所以被艺术家们提到日程上来,是因为
20
世纪的中国美术受历史环境的制约,对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的意象造型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至于艺术的时代特征,又受当时泛政治化影响过分重视题材内容而对艺术语言有所忽视。其时,作为主流的写实风格适应了普及大众的需求,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其他流派和风格的艺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时期以来,活泼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人们新的审美需求,对艺术创新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使艺术家们有放开手脚施展才能和智慧的广阔空间。
殷小烽是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雕塑家,他受到过严格的学院训练,掌握了良好的写实基本功。敏感于社会文化和艺术变革,他确立的艺术目标是在普遍流行的写实风格之外另辟蹊径。西方表现性、抽象性和观念性的现代雕塑当然对他很有吸引力,不过他明白,它们对他的创作只能起参考和借鉴的作用,而不是模仿的对象。他懂得,艺术创作离不开国际文化大背景,但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还必须有独特的地域性和鲜明的个性。了解国际艺术动向,从本土、本地域出发,尊重和表现自己的切身感受,殷小烽一直做这方面的努力。
作为关东人,那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存状态和人物形象,对殷小烽来说既亲切又遥远和神秘,亲切来自同地域自然产生的“亲情”,也出自他从中发现到可以用来补充和丰富当代文化艺术精神内涵与样貌的元素。他意识到他们身上的“原始性”,是现代文明丢失的人的质朴本性。他们形象的浑厚、坚实和粗犷所包含的力与美,正是现代造型和审美中所缺乏,也是许多现代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出于这种思考,早在
1988
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做毕业创作时,他就用三天三夜时间坐火车到东北边远地区的原始森林,寻访在那里世代繁衍、以游猎为生的古老民族——鄂温克族
(
即“通古斯人”
)
。他从他们原始纯朴生活和雄浑的形象中获得艺术灵感,充满激情地创造了题为“通古斯”的石雕头像。正是这件在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9
年
)
上获得银奖的作品,开启了他迈向具有强烈表现力的意象雕塑的路程。
《嬷嬷人》木雕系列是殷小烽在对北方民族的宗教萨满族有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另一类型的创作,他以民间剪纸中嬷嬷人形象为资源,融合东西方雕塑的造型特点,语言单纯、简洁、较为抽象,观念带有宗教神秘观。他采用这种表现方式同样是为了探索雕塑语言的多种可能性。殷小烽还善于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同一题材的作品,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如《通古斯》木雕的艺术感染力微妙地异于同一题材的石雕便是一例。不过,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智慧和才能还表现在把不同材料运用在一件雕塑创作中。
2000
年创作的“修复的嬷嬷人”系列,在传统的木雕中添加了现代金属材料,使两种材质相互辉映,赋予作品以现代美感。之后,他为
2008
年北京奥运村创作的《嬷嬷人系列》,则大胆地运用现代废旧材料,在拼接的木材上嵌入工业造型现成品,在坚硬金属的破旧、残缺与柔和木质纹理的对比中,形成一种古老历史的文化意味和与世俗流行造型相异的现代节奏。
近几年,殷小烽以英勇的抗联历史为题材创作的《关东魂》,为韩国创作的大型组雕《喇嘛》,代表他意象审美追求的新成果。充分发挥雕塑语言立体块面造型的特性,在线与面、体积语言中自由穿插、转换中,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力量和自己的主观感受,贯穿其中的是他对材料和技巧的熟练驾驭,对作品整体气势和格调的有效把控。这表明,得益于综合艺术功力和文化修养的全面的提高,他对雕塑中形与意辩证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意象审美境界的追求更加自觉。相信殷小烽会继续努力,为我国意象雕塑创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