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跨界 雕塑家的跨界性实践,建筑师的非建筑思考

更新时间:2014-09-18 10:19:44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janet 浏览量:304

    原标题:跨界 雕塑家的跨界性实践,建筑师的非建筑思考——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

    开幕:2014年10月10日14:00

    时间:2014年10月10日—2015年5月10日

    地点: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园(三圣乡荷塘月色A区)

    主办:成都创意设计周组委会、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组委会

    承办:成都蓝顶美术馆

    协办:先锋新媒体

    策展人:孙振华、焦兴涛

    参展艺术家:阿萨杜尔(保加利亚)、蔡志杰、陈伟才、邓乐、邓筱、杜彪、傅中望、葛平伟、焦兴涛、李宛琛、龙翔、娄金、陆云霞、唐勇、王然冉、王向荣、文豪、巫国源、许宝忠、杨光、杨洪、余晨星、曾成刚、曾令香、张超、张凯琴、张淼、张松涛、张翔、张远见

    策展人说———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雕塑艺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雕塑和非雕塑的界限、人工和自然的界限逐渐被打破;雕塑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雕塑越来越多地在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与大地艺术、景观艺术、生态艺术等等一起,凸现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和各种生态的,可再生的方式。

    回归大地,走向自然生态,成为当代中外雕塑家共同的努力方向。

    如何利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材料,例如废弃的工业、建筑材料进行雕塑创作,体现出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空间形态观、艺术材料观。雕塑面向自然的回归,成为当代雕塑的新方向。特别对于中国当代雕塑而言,如何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中,切入到营造人与自然亲融和谐的境界中去?

    创造生态雕塑,这不仅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本次展览所要探索的学术目标。

    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园毗邻成都蓝顶艺术区,它的建成将白鹭湾湿地、荷塘月色、蓝顶艺术区连为一体。作为连接着自然景观与社会人文,呈现当代艺术现实可能性的公共空间,湿地雕塑公园将通过开放性和自然景观的结合,在艺术与休闲的互动之中,发现当代艺术逻辑中城市公共空间所承载的文化命题。

    张松涛 《一隅》

    一个有着树木、草叶和山石的角落,听起来似乎是处静谧的园林一角。但它们是雕塑家的作品,泥土变成了铁锈,枝叶变成了蓬松的铁丝,视觉效果却有种意外惊艳的“烟雨朦胧”之感。

    唐勇 《花———生命的欲望》

    几乎没有不爱花草植物的艺术家。人类若关闭与自然和天地沟通的管道,艺术的灵感也无从而来。另外,体量也是雕塑的一大关键(且看那大黄鸭、大兔子便知),看到这一朵朵巨大、釉质晶莹的莲花铺满地面,一股发自心底的审美愉悦也油然而生。

    与/此/相/关

    对话研讨会

    主题:生态雕塑与生态文明

    时间:2014年10月10日 15:30—17:30

    地点:成都蓝顶美术馆新馆会议厅

    嘉宾:

    孙振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雕塑院院长)

    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曾成钢(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

    傅中望(湖北美术馆馆长)

    龙翔(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

    张松涛(湖北美院雕塑系主任)

    邓乐(四川美协副主席)

    陈默(川音美院教授)

    议题一:什么是生态雕塑,什么是生态文明时代?在生态文明时代,艺术何为?

    议题二:雕塑如何重塑自己的生态观,重新调整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参与生态空间的建设?以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为例。

    跨界建筑展———“建筑之外”蓝顶艺术节特展

    开幕:2014年10月11日15:00

    时间:2014年10月11日—11月2日

    地点:成都当代美术馆

    主办: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组委会、成都当代美术馆

    承办:思班建筑机构、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支持:先锋新媒体

    策展人:陈展辉、刘家琨

    策展人说———

    建筑师职业开始了专门化发展以来,建筑与社会、生活、艺术之间早已存在且从未离散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隐晦。长久以来,建筑师之于社会的印象仅限于对建筑的专业想象。而今天,建筑师在本业外所涉足的多元多样的领域被视作“建筑之外”,这体现了建筑师身份的多元性。

    无论是建筑师的生活修为、艺术设计,还是空间运营、媒体传播等,都与建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建筑外延的活动引发了建筑师在建筑方面的某些带有批判性或创新性的思考,同时建筑之外的探索也为其他领域带来了新的思维。

    因此,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建筑师多领域涉足的展示,讨论建筑师在拉开与专业原点的距离之后,其活力和创造力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回溯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师职业多元性所带来的价值。

    展览邀请了国内建筑师马清运、张永和以及成都本土建筑师刘家琨等共同参与,既是建筑师在专业以外的非建筑作品的跨界思考,也是成都本土建筑师与国内同行业者的积极对话。

    王然冉

    《梦与忆》

    除了植物之外,“动物世界”也是雕塑家的一大灵感来源。这头似乎戴了“枷锁”的长颈鹿,脖颈和腿部被雕塑家的梦境化为绿色山峦,而它的背上还游走着其余的同类和树木。自然的片段化为一个个剪影,再被拼接成现实中的雕塑。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