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浅析雕塑造型对审美培养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4-05-04 09:47:55 作者:c121810315 编辑:janet 浏览量:719

摘要:本文从雕塑造型的角度入手,阐述了雕塑造型的起源、发展以及其与审美之间存在的关系,探讨了雕塑造型的空间观察法以及空间造型法等方法,并且探讨了这些方法对于审美培养的促进作用。此外,本文还着重了讲述了空间造型对审美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

 雕塑艺术是美术学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审美形式,它的造型艺术非常的立体,以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风格给人一种不同的艺术感觉。它是精神所表达出的情感与物质材料的相统一,它在材料的运用上区别于其他的绘画形式,但是在传达的内容上又远远的高于一般的绘画。

 

、雕塑造型与审美

    雕塑艺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圆雕与浮雕。一般选用硬体的材料来表现出作品的内容。例如在《米洛的阿芙罗狄德》中,艺术家选用的是大理石进行雕塑。因为大理石它的石质非常的光滑、而且富有亮泽,因此人物的头发形态、皮肤颜色、眼眸轮廓以及裙子的样式都能够通过大理石完美的表现出来。雕塑材料的不同与运用方式的差异同样会影响到作品内容的体现。例如花岗石适合比较崇高的艺术,因为花岗石的组成中具有颗粒状的结构以及玻璃的光泽,因此其外观粗糙,但是质地非常坚硬,所以很适合一些较为严肃的作品。而玉光泽比较悦目、且质地细密,给人一种温润之感,这种材料比较适合一些优美的形象艺术。象牙最大的特征在于其颜色非常的洁白且明亮,表面细密光滑,而且石质有韧性不会轻易断裂,所以在雕镂时候容易成型,因此在所有的雕刻材料之中,象牙的运用最为广泛,因为其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艺术的美感。雕刻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就有,它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并且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生活,并且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是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形态,是在理智和情感、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统一之上追求真理和发展过程,它是人的主观意识形态。人类在审美的过程中,综合了多种的元素在其中,它包括美学以及与感知相关的审美学肯。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视觉审美这一主题,例如对于建筑风格、园林风景、周围环境、绘画艺术以及服装穿着等领域的视觉审美。在审美学科之中包含了很多关于视觉美的知识,并且其中也包括了许多有关美学技能的培养研究。文中所提到的审美中的“美”实际上是一种基础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增强视觉审美意识且培养出审美造型的能力。例如素描、色彩、速写等这些美术学科的专业训练能够增强审美基础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雕塑这一艺术对于审美意识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雕塑造型对于审美培养的作用 

    (一)观察方式对审美培养的促进作用

雕塑的起源非常之早,大概需要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开始利用生活中的工具在日常器具上雕凿造型,开始的造型只是一些纹饰图案。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一直学会烧制一些立体造型的生活器具,并且逐渐了解到可以在器具上装饰各种纹样。接下来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随之提高的还有绘画艺术。绘画艺术的形式开始渐渐丰富起来,除了彩陶、瓷器之外,出现了建筑与服装等多种艺术形式。

雕塑是一种特殊的美术形式,它之所以具有特殊性,是因为它与其他的美术形式截然不同,它是三维的空间中的实体艺术。对于雕塑艺术的要求一直以来也非常高。它需要雕塑的整个造型要完整无缺,并且角度一定得全面,不仅如此从个角度间也要反映出雕塑造型的空间维度的美感。因此可以看出雕塑在这一点与建筑艺术存在着相同之处,两者都是讲究空间造型美,然后两者也存在着差异性。审美不是建筑的主要宗旨,它讲究的是实用性,这是一切建筑的本质,而雕塑则完全不同,它是一种相对的非常纯粹的为了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产物。它与二维的造型艺术完全不同,因为它各个角度的造型需要趋于完美,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审美需求,因而雕塑作者在创造作品的时候需要全方面的考虑雕塑造型形态建立方法。从实际学生写生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素描写生中只需要仔细的观察二维影象,然后再将其运用平面造型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即可,对于造型的形体要求往往不会过高。然而在雕塑造型写生中,则要求迥然不同。在写生的过程之中,老师往往会强调要表现出造型的三维立体特征,并且特征要鲜明,因而学生在写生中需要转动雕塑台来观看雕塑造型影像,从而才能找到最佳的三维角度。这种观察方式和我国瓷器艺术的造型方法有着相同点,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瓷器在视觉上具有三维造型的特征,但是在艺术手法和技术上与雕塑造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实践教学中,雕塑的这种异常独特的观察方法常常会被延伸到美术基础教学中去,这是因为这种多维式的观察方法能够让学生的观察力能到提升,并且让其养成一种更加完善的、全面的观察习惯。通过多角度、多种维度的观察能够弥补二维观察中的缺陷,并且它还能够改掉学生观察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能够有效的改善对于造型不求深入了解的坏习惯。对于美术造型的培养,前提条件就是要求自身具备一个正确、全面的观察方法,它对于学生的美术培养以及艺术造诣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种造型观察方式的确能够使得这种造型观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它的多维角度观察法让学生对于形体有着深入的了解,让其能够了解形体并且掌握形体,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学生对于形体的认知能力提高,让他们能够从多维的角度观察形体,从而让其造型深度大大提升。

    (二)造型手法对于审美培养的启发作用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教师们课程开篇的造型训练之中常常会提及到“结构”一词,美术中的结构指的是人物或者是生物品的结构。老师之所以重视结构的训练,是因为希望通过这种训练来培养出学生分析形体的造型习惯。因为初学者在造型训练过程之中,能够通过视觉观察描绘出一些简单的形体,但是在专业训练培养阶段后期会出现很多复杂的形体,甚至是形体的组合,对于这类形体仅仅靠学生的视觉观察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基础训练中能够掌握结构分析法。

    这种结构分析法恰恰就是雕塑造型所具备的,雕塑的造型手法是这种造型思维体系的典型。雕塑造型的步骤有以下几点,先搭好架子,然后扎木条、塑泥,最后做好表面的效果,这几个阶段是紧密联系的,相当于人类形体的骨骼到表皮,这里所建立的形体也是从内向外生长出来的。这几个步骤是雕塑造型的基本步骤和法则,通过对其步骤的详细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其造型具有哪些特征性。因为它要求学生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并且是由表及里的观察造型,这就是培养美术基础造型思维的关键。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们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造型思维,并且其能够了解造型的本质,从而开拓其思维,提升其在艺术上的造诣。

(三) 整体训练对于审美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教师们向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审美的水平,培养其审美观。这样一来学生在日后选修专业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造型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而审美培养则完全不同,它属于品质的培养,并且它对于学生美术学习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品质之前,需要学生能够对于美术学科有一个完整的认知,这个认知包括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审美意识影响着学生关于美的理解能力,找培养审美时候,需要教师在日常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技术的训练,只有通过这两个方面才能提升审美意识。在以往教学中,特别是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常常倡导要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因而重视的都是实践所需的技能,但是在现在这种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学开始看重学生对于美的赏析能力,对于审美的意识培养。这种培养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美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审美的培养,从一点一滴中渗透到学生中去,这样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形成一种整体观察以及整体造型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对于后期的审美培养非常之关键,因为只有具备整体观察和造型习惯之后才能让学生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审美习惯。“整体”是美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在对美的认知中,“整体”是创造出美的关键所在,并且万物的美都是从整体中体现出来的,万物的变化也是从整体上进行的。因而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一切的美的发现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且从“整体中进一步的升华。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从整体去视物的习惯,就能够拥有整体的思维,因而无论是在看巨幅的画作,还是仅仅在观察一粒微尘,都能够从整体出发,用这种整体的眼光来发掘美,赏析美。

        

结束语

    总之,雕塑造型的空间观察法与空间造型手法对于审美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们的审美培养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审美领域的宽广度。除此之外,整体性训练法对于审美培养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提升审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上几个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审美培养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并且能够打下良好的美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巫鸿.美术史十讲[M].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2

[2]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3]安德鲁.雕塑家手册[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3

[4]徐伟.浅析雕塑造型对审美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9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