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丘壑 青铜
紫翠斜阳里
巨石峭岩临积水
悬涯泉溜响
叠清嘉 青铜
舜帝石像雄伟挺拔,耸立于大地与蓝天之间,双手托于双肩两侧,外观似“山”字造型,寓含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的美妙诗意。手语内涵有三:其一,双手向外平托,有无限延展之意,寓舜帝“德行天下”,播德化人,以德治国,倡导社会公平、公正;其二,舜帝神情庄重,大气磅礴,宛若手托苍天宏宇,尽显威严与气势之本色;其三,祈福。舜帝祈求上苍,保佑生息于中华大地上的人民世代和平、幸福,国家繁荣昌盛。
舜帝石像总高20.05米,花岗岩材质,2005年立于湖南省宁远县舜帝广场。
■ 聂鑫森
周鹏生,湖南宁远人。结业于中国美协城市雕塑研究班。湖南省雕塑院雕塑家,株洲市周鹏生山水雕塑工作室负责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独创山水雕塑近200种,作大小城雕《舜帝》、《螺女》等数十座。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赛并数十次获市、省、全国奖项。在《美术》、《雕塑》、《美术观察》、《文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中国雕塑年鉴》、《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中国当代本土雕塑家个案》等刊物及典籍发表作品百余件(次)。部分作品被国內外、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出版个人画册《当代雕塑艺术走向新空间——周鹏生》、《当代中国雕塑家作品集——周鹏生作品选》、《周鹏生山水雕塑作品集》、《中国式的抽象——周鹏生山水雕塑选集》多种。
雕塑家周鹏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耕耘于雕塑园地,挥手间20多个春秋过去了。他于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城市雕塑研究班,得到诸多名家的耳提面命。此后在读书、创作上奋力精进,学养日深且创作实绩丰盈。他的不少优秀作品,参加过各种雕塑大展,或登载于许多有影响的专业美术、雕塑书刊,数十次获市、省、全国奖项,赢得新闻媒体持续不断的关注和推介。他的大小城雕《舜帝》、《螺女》等数十座,散布省内外多处,堪称誉声远播。特别是他近20年致力于“山水雕塑”的创作,得到许多专家的首肯与赞扬,好评如潮。
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说:“周鹏生先生的山水雕塑是一种中国式的抽象,它适合于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艺术的元素,它的造型体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东方风格。”何谓山水雕塑?周鹏生作如是表述:“山水以人体的外表形式表达隐喻、象征和哲理的思辨。别人创作的是纯人体形式,而我则主张人随山形。我希望人们看我的作品是山是水,再是人和人体。”
从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诸多角度去审视周鹏生的山水雕塑,总觉有一种强烈的原乡意识扑面而来,震撼我的身心。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原之处。”(《人,诗意的栖居》)
原乡意识体现在文学家、艺术家身上,有的实指祖居故乡,有的则是虚拟想象中的故乡,也有的泛指母国故土,更有的是融入了异乡因素的“故乡”。有学者将原乡意识引申为对母国故土传统文化的依恋、回归、升华,也就是我们常称的精神家园。
周鹏生的“山水雕塑”不论体量大小,不论何种材质,总体格局是人体结构与山水形像相互融合,山似人非人,人似山非山,既有山水的气魄、格调,又具人的胸襟、情感;既有形而下的“器”,又有形而上的“道”,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表达得痛快淋漓。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素来将山与水,视为“阳刚”与“阴柔”的文化符号。在山水雕塑中,山的形像是外显的,而水是通过山间依稀可辨的水道、水迹、水线,来隐性地推证飞瀑、野河、小溪、深渊、浅池的存在。山与水的亲密相处,体现的是阴阳的均衡和谐。同时,山与水又是男性与女性的表征,透现的是一种生命本体与人类生生不息的纯美观念。
山水雕塑给我的印象,是借鉴国画大写意的艺术格局,追求整体的气势和张力,大笔挥洒,横涂竖抹,将山形、水势、人魂,融于一体,变化奇诡,造型鲜活,诗情画意浓郁。他的作品命名,因素具文学情怀,便举重若轻地从古人的山水诗中变通而出,令人回味不已,如《白云散尽青山外》、《崖断识云重》、《山寒月冷秋》,等等。
山水雕塑,作为城雕的一种新颖的样式,既可放大成10米、20米高,或置于现代高楼大厦前,或立于都市草坪中,远可观赏,近可登攀。又可作体量适当的景观,设置于路边、院中、湖畔,供人目触手抚。对于私家庭院,山水雕塑既是一种可供观赏的艺术品,又是一种与时间同在的收藏品,形同书画古玩,因是名家之作,增值日多。
山水雕塑,还可作传统习俗中的清供、文玩,置于案、几、桌、架之上,终日相伴相对,如古人所称的“卧游”,于山风水气中,浮想联翩,如读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悦目、清心、怡情、益智。
周鹏生山水雕塑中的原乡意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是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与启迪,是对“人化自然”极富情感和才华的表达。
我喜欢他的山水雕塑,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他的山水雕塑。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