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南京雕塑界继缔造了韶山毛泽东铜像、新街口孙中山像、香港紫荆花之后,又一件重大历史性雕塑作品——胡耀邦青铜像,进入泥塑创作的最后阶段,即将进行青铜铸造。
这尊总高11.6米,雕像净高7.3米的国内最大胡耀邦立像,是台州市大陈老垦荒队员及其家属怀着无限深情,多方努力,集资兴建的。台州市各级领导部门高度关注,被老垦荒队员的精神所感染。
雕塑作品《胡耀邦》由南京市雕塑协会秘书长,雕塑研究院雕塑家东郭创作完成。
据记者了解,这尊胡耀邦同志的巨像,从筹划到开始运作已经有2年多时间,作品定稿也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爱人李昭及子女的认可,长子胡德平同志对东郭先生创作的塑像给予了高度评价:“作品形神俱佳,塑造出了胡耀邦同志的风采……”。
记者在位于江宁谷里街道的东郭雕塑创作中心看到,泥塑创作已基本完成,东郭正在对伟人像的神情进行最后的推敲与润色,为浇铸青铜做好最后的准备。记者采访了雕塑家东郭的助手王子凌,据他介绍,雕像作者前后共作了三稿,以第三稿创作成果最具风采。放大稿正是以第三稿为准放大的。前两稿也已经有收藏家来函,表示有意出资,作为永久性收藏了。
本来,领导及专家团对第二稿都已经比较满意了,东郭教授还是觉得意犹未尽,觉得稍加调整细节,可以更能体现胡耀邦同志的精神内涵,所以,坚持进行了第三稿的创作,多次提炼,雕像确实更具伟人的风采与神韵。
东郭所塑造的胡耀邦,身着大衣,立于晨风中,一手置于腰间,面容清癯,显然已年迈,不禁想起温家宝总理撰写的一篇怀念胡耀邦总书记的文章,令人肃然起敬。作品寄托了台州人民对其的怀念与敬意。艺术家刻画的他是平静的,温婉如水。他的眼神是坚定的,是历经沧桑后的淡定从容,是 “与志迁化,容不虚生”的人格艺术。
作品本身所持有的艺术境界是一种洗净铅华之后独有的平淡、含蓄、朴实自然的美,而在这平实自然之中,激荡起的豪情与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正如那扬起的大衣,如音乐 “纵横跳动”、“旋转如风”,拥有音乐跌宕起伏的动感与画面自然变幻美。作品跃动着情感的张力,是胡耀邦为祖国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内在情感的宣泄,也是代表着台州人民对其深刻的情感,东郭将二者的情感糅入艺术的遐想,付诸于体积。将整个雕像塑造成了一面旗帜,是雕塑家对领袖的理解。外在形式服务于深刻思想内涵的传递,正如沈周论画要义所指出的“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作品不事雕琢,收纳凝练,却激荡着雄豪壮伟的气势。是人民群众借艺术家之手,将对胡耀邦同志的崇敬的喷涌的情感尽情汇集的载体。雕塑里胡耀邦形象与气质兼具,废物象而取“真”。强调 “气韵生动”,通过类似诗一样的语言,让人遐想勾勒出更具体的形象。
天地入胸臆,
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
物象由我载。
“有意无意,若淡若疏”看似平淡,却用简练的手法激发情感的迸发,得象外之意,象外之情,是外在形象气质的“真”,表现了所塑者人格魅力,是“与志迁化,容不虚生”的人生艺术。
著名肖像雕塑大师戴广文看到定稿后,不禁也称赞:“这件作品意义重大,意境高远。无愧新中国肖像雕塑中的经典佳作”。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