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架上雕塑往哪里走?在形与意的路上,我们往深处走!

更新时间:2012-05-07 09:33:53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qdxmimi 浏览量:187

    “架上雕塑往哪里走?我套用黄宾虹先生的一句话:我们要往深处走!”随着《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唐尧开门见山的一句话,“成都商报文化名人大讲堂”昨天下午在东区音乐公园的成都艺术超市二楼艺术广场开课, 讲座主题为“说说中国当代架上雕塑”。

    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唐尧深入浅出地用文图结合的方式给艺术粉丝们分享了关于架上雕塑的概念、传承和收藏,成都籍著名雕塑家朱成、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曾岳等嘉宾也登上讲堂进行讨论,“架上雕塑是经典艺术的一种阐释,本次在艺术超市举行的"形与意中国当代架上雕塑邀请展"就是对这种经典艺术的一种很好的展示。”曾岳这样说。

    阐释

    喜爱雕塑,从架上开始

    是个不错的选择

    “应该说,架上雕塑并不是一个学术的规定概念,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归类,和那些大型的城市雕塑不同,架上雕塑更加个人化、更能代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个体情绪,同时,它本身的"具象性"和"形体感"是其最大的特点。雕塑家对空间和形体的敏锐捕捉,以及为这种捕捉所付诸的行动过程,实际上给雕塑的欣赏带来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唐尧昨天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解了所谓的“架上雕塑”的概念,不同于绘画的艺术形式,架上雕塑可以很便捷地进入家庭,充满着艺术气息的架上雕塑作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些作品身上特有的时代感也能彰显收藏者的生活品味。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