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中国内地艺术品春拍步入倒计时 重磅拍品能否“引爆”市场

更新时间:2012-04-18 16:06:30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编辑:janet 浏览量:301

    有着一年艺术品拍卖行情“风向标”之称的2012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日前落下帷幕。其中虽有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可“天价”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整体市场行情不容乐观,2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相比去年秋拍下降25%,“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成交率也仅为51.96%。这让人着实为步入倒计时阶段的中国内地艺术品春拍捏了一把汗。

    最高估价PK最贵保证金

  今年中国内地艺术品春拍大幕尚未拉开,硝烟已四起。各大拍卖公司一面抱怨“卖家惜售”、“拍品征集难”,一面接二连三放出重磅“炸弹”。

  近现代书画板块素来为拍卖总成交额撑起“半边天”。今年春拍,红色革命题材尤为亮眼。李可染“红色山水”巨制《万山红遍》将在保利春拍亮相,高达2.8亿元的估价让它成为中国拍卖史上估价最高的艺术品。李可染是20世纪“金石派”的重要山水画大师,《万山红遍》为其代表作之一。1962年至1964年间,李可染曾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过7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据了解,此次保利即将拍卖的《万山红遍》创作于1964年,是7幅作品中尺寸最大、最为精彩的,画上题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该作品原流于海外,不过有着可靠的流传记录,比如曾刊登于香港《名家翰墨》第26期第47页,曾展出于2000年11月台湾举办的李可染画展,2007年还曾在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中国近代画拍卖会”上以3504万港元的高价拍出,刷新当时李可染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该板块嘉德的重磅拍品则是一幅沈尧伊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堪称近年来拍场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红色经典绘画。该作品为长征题材,篇幅巨大(185cm菖375cm),创作于1975年至1976年,和画家同时创作的《而今迈步从头越》(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堪称当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古代书画板块亦是拍卖公司的必争之地,因流传有序的真迹稀缺,真是卖一件就少一件。嘉德春拍备上了古代书画“十大金刚”,其中多为清宫内府典藏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作品,尤以恽寿平的《载鹤图及致王翚信》手卷为重中之重,估价近亿元。该作品是画家的极精之作,其上有画家挚友王翚的题识,评骘画艺,感怀旧谊,言出由衷,并保存有乾隆宫廷特制的“画袱”,上书当年经由御用鉴定专家所作的品评:“真迹,上等。”难得的是该卷从清宫流出后,被民国时上海大藏家庞来臣收藏,又在后面增裱了二通恽南田写给王翚的长信。中贸圣佳春拍“扛”来了蓝瑛山水巨制西湖十景屏,绢本设色。蓝瑛乃明代画家,其画风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武林派”,这套作品是扬州市文物商店旧藏,上世纪80年代经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审定,全图收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书。

  民间唯一国宝级藏书“过云楼”藏宋版古籍《锦绣万花鼓》,全80卷领衔的170余种近500册,则是匡时春拍另辟蹊径的“杀手锏”。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的顾氏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私家藏书楼,经6代150年的传承。上世纪90年代初,过云楼藏书的四分之三被南京图书馆收购。仅剩的1/4约170余种国宝级藏书还在私人手中。宋版书素有“寸纸寸金”之说,此次将亮相匡时春拍的过云楼藏书将作为一个标的整体拍卖,底价1.8亿元,5000万元的保证金创下艺术品拍卖史上保证金新高。

  20%精品撬动可观大局

  重磅拍品的重出江湖,似让今年春拍大有看头。不管拍品最终是否成交、以什么价格成交,市场都能兴奋上好一段时间,其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数次于市场低迷时期现身,似乎总能救市于危难。李可染第一幅作于1962年的《万山红遍》1999年由嘉德秋拍推出,当时的艺术品市场刚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最终该作以90万元起拍,以407万元成交,为低迷的艺术品市场注入暖流。另一幅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2000年由荣宝秋拍推出,最终以501.6万元成交,并带动此后的艺术品市场迅速复兴。而此次保利春拍推出的《万山红遍》,尺幅为1999年嘉德拍出的同一题材作品尺幅的4倍,是荣宝拍出作品尺幅的3倍。

  自去年秋拍起,不少拍卖行成交额与成交率双双回落,一时间买家观望情绪浓重,有人揣测市场拐点或已出现。业内人士不会不明白,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步子迈得太大了,仅用不到20年就走完欧美国家200余年的发展路程,落下不少内伤,盘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随便一块石头、一幅字画都能冲上云霄的时候一去不复返,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拍品都会跌入谷底。未来市场表现如何还得由拍品质量说话,好东西自然卖得出好价钱,买家们须瞪大眼睛仔细掂量一番。由此不难理解最近不少拍卖公司摒弃规模战术,转而采取精品策略。他们之间的战役其实早在征集拍品时就已打响,比如为了今年春拍,保利曾分赴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的1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公开征集;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微博)也直言,为了征得一生中最重要的拍品过云楼藏书,自己甘愿“做小伏低”,可见没少花功夫。要知道,经济学领域的“二八法则”,套用到艺术品市场同样奏效:20%的艺术品创造了80%的总成交额。把握住了这20%的精品,其实就锁定了一个可观的大局。

  本报记者 范昕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