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毓山与郭选昌(左一)、余志强(右一)创作雕塑《赵一曼》。
郭选昌 1953年出生于重庆市,1978年就读中国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被誉为“富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他曾受白宫邀请为罗斯福、福特、乔治・布什、克林顿四位总统雕刻个人肖像雕塑。曾获美国“总统雕塑奖”、“英国剑桥20世纪杰出人物奖”,大型群雕《记忆山城》、《重庆大轰炸》、《三峡移民精神颂》获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大奖、优秀奖。
如果没有著名雕塑家叶毓山的鼓励,郭选昌现在可能还是一名优秀的厨师,那重庆就少了一位蜚声海内外的雕塑家了。3月31日,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没有老师的帮助,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感谢老师”。
“成份”不好的他被鼓励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之前,郭选昌是重庆市饮食服务公司的一名厨师,由于酷爱艺术,工作之余,他在文化宫的工人雕塑业余培训班学习。
1977年8月,郭选昌和培训班的学员们一起创作一件群雕,准备工人雕塑的赴京展览,川美来了两位老师指导他们的创作。
这两位老师,一位是叶毓山,一位是伍明万。“两位老师都是高高大大的,看起来风度翩翩。”郭选昌回忆。
“一个月以后作品完成,叶老师就鼓励我,说是川美要招生了,让我去参加考试。”郭选昌说,由于自己家庭“成份”不好,此前的招工、求学都受到了影响,当他把自己的顾虑告诉叶毓山时,叶毓山拍着他的肩膀说:“这次不一样了,你来考,一定有希望的。”
于是,郭选昌认真复习后,果然在当年冬天的高考中顺利地考进了川美雕塑系。
进校第一件事是打扫教室
1977年,郭选昌所在的雕塑系仅招收了6名学生,是当年川美5个招收专业中人数最少的,“而且我们班清一色都是男生。”
进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教室。郭选昌告诉记者,经历了“文革”的浩劫,川美的校舍看起来都破败不堪,“几乎所有教室的门、窗都被木板钉起来了。”
尽管环境简陋,可同学们的热情却很高,大家一起哼着歌,把钉在门上的木板拆掉,打扫教室里的废纸、尘土和蜘蛛网。
“我们那一届中有不少人都来自工厂、农村,经历了苦难的岁月,对知识充满了渴求,这点小活儿完全不在话下。”短短几天工夫,教室就焕然一新。
“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隆德辉老师教素描,唐巨生老师教木雕,伍明万老师教石雕……”郭选昌扳着指头说。
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从前期的取材到后面的作品创作,都要学生一手一脚自己完成。”郭选昌说,那时候,为了创作作品,他和同学们的手常常被凿子打出血泡。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