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报道大中路西段要建书型雕塑,并公开向读者征求对“书”中内容的意见(详见本报11月17日3版)以来,收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来信和电子邮件。昨日,记者从大中路(西段)升级改造指挥部获悉,热心读者所提出的多条意见得到了采纳。
通过比对原文和最后定稿,记者整理出部分被采纳的建议,如:读者周诚亮、张鹏程、宗立德等提议将“大中路与当时沿江驰名之重庆、汉口、南京、镇江、上海等齐名”中的“大中路”改成“九江”;读者周诚亮提议将“对大中路东西两段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对沿街古建筑实行修复”中的“升级”和“同时”去掉;根据网名为“灰飞、烟未灭”的读者提议,在“公元一九二三年拆城修路至一九二八年”一句中的“一九二八年”之前加上了“公元”。此外,还采纳了很多网友提出的建议,如:将“上苍把太多的水赐予九江”改为“上苍将水之灵性赐予九江”;将“顷刻,大中路与当时沿江驰名之重庆……”中的“顷刻”更改为“此时”;将“居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首”中的“之首”改为“之一”;将“光阴荏苒,百年悠悠”改为“百年沧桑,岁月悠悠”。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