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在丰润区七树庄镇沙河铺村张树华家院外,摆满了前蹄腾空而起正欲飞奔的骏马、雄健奋进的耕牛、手握香蕉吃得津津有味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展翅欲飞的仙鹤、仰头聆听的山羊……
今年55岁的张树华,身体健硕,语速很快。谈到他搞雕塑的“入行”,张树华说自己从上小学起就喜欢画画。上世纪80年代他到唐山第六瓷厂搞建筑,因离家较远,只能住宿,晚上张树华就喜欢用铅笔给工友们画素描像。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大家都围着他等着让他画像。
“入雕塑这行可是大家的需求把我培养起来的,大家找到我,让做啥动物我就做啥,不会就先查资料。”张树华笑着介绍。
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建筑队的小队长。那时,他们建办公楼,正赶上用来装饰的琉璃瓦上的龙头龙尾不够,差的还不是很多,如果再到外地去购买也不方便。建筑队的领导知道张树华会画画,就对他说:“老张,你会画画,照着这现成的还不能做?”张树华照着做了,而且做得比买来的一点不差,他得到了夸奖。
张树华第一次像模像样地做雕塑是在1998年。当时,丰润区七树庄中学为美化校园需要雕塑,找到了张树华,他答应下来。他从未做过鹿、仙鹤、熊猫、羊等动物,于是就到书店和旧书摊上淘来有关鹿、仙鹤、熊猫等动物的书,边分析,边研究摸索着做。从下料、搭架、焊、绑、抹灰、塑型、养浆到绘色,这样的一套工序一遍遍地做来,张树华的雕塑做得越来越熟练,如期为学校完成了12件鹿、仙鹤、熊猫和羊的雕塑,而且做得惟妙惟肖,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称赞。从此,张树华的名气逐渐远播,远到内蒙古的包头、河北的大厂等地都有过他雕塑的作品。2008年、2010年,唐山农科院在举办农业博览会时,展出的水灵灵的大白菜、硕大的南瓜、长着茸茸白毛的冬瓜等雕塑都是出自张树华之手。
他做雕塑本着写实、求美的理念,从来不用打草图,图全在自己的脑子里,想咋做就咋做。做出来后,乡亲们就是最权威的专家,他非常相信大家的感觉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