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麦积山:秦岭深处的雕塑博物馆

更新时间:2011-11-09 09:08:19 来源:中国高速公路 编辑:mingxing 浏览量:232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五代文人王仁裕在其《玉堂闲话》中对麦积山的这段描述涵盖了有关这座山的诸多信息,一个三字地名一下子变得立体而生动了。

    麦积山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山势险峻,外形玲珑独特,环境清幽,被称为“秦地林朱之冠”,早在西汉末年便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尽管麦积山风景秀丽,然而真正使其从秦岭众峰中脱颖而出,名垂千古的还是那陡峭悬崖上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犹如蜂房一般,分布于东、西两崖,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而由于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麦积山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被雕塑家刘开渠赞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的石窟并非某一个朝代的作品,而是凝聚了十几个朝代艺术家们的精心巧思,于是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北魏的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西魏、北周的造像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的造像丰满细腻;宋代的造像衣纹写实而面貌庄重。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

    “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麦积山的石窟里,飞天的形象随处可见并表现为泥塑、雕刻、绘画等多种形式。这里的飞天兼具佛教中“天人”

    和道教中“神仙”的双重气质,她没有翅膀,没有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看着栩栩如生的飞天,再看看栈道下的云雾,恍惚间,真不知道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