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我随眉山作家采风团到剑门蜀道的翠云廊采风。
“三百里程十万树”,早听说翠云廊的美名,果然名不虚传。百里古蜀道两旁,数千株古柏林立,一棵棵枝干参天,繁茂苍翠,远远望去,蔚然如一大片青云。
脚下是磨得光滑的石板路,头上是浓荫如盖的翠云苍影,前面是一望无边的古柏长阵……行走其间,令人震撼不已,又舒惬极了。
来到景区边一个小平地上,只见一群人正在安装一尊雕塑作品。我上去一看,是一尊高约五米的张飞塑像,雕塑座基上镌有“张飞植柏”四个行书大字,下面署名“毓山”。我心想:“这莫不是雕塑大师叶毓山的作品?”正疑惑间,走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头戴一顶旅游帽,身穿一件条纹白色衬衫,看上去精神矍铄。我上前问道:“老师,这是您的作品吗?”长者和蔼地答道:“是我的。”我心中一喜,接着又问道:“您老莫不就是叶毓山老师?”长者笑起来:“老夫正是叶毓山。”
果真是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在这美丽的翠云廊上巧遇大师,我和作家们都十分兴奋,纷纷与叶老师攀谈起来。
叶毓山老师是四川德阳人,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历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四川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作品有《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春夏秋冬》等。其中《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曾获全国城市雕塑最佳作品奖,《杜甫》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自1962年完成第一尊雕塑《毛主席全身雕像》以来四十多年时间里,共有一百多座著名雕塑问世,作品遍布海内外。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毛主席纪念堂”里的那尊汉白玉毛主席雕像,也是出自他的手。叶毓山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雕塑大师之一。
叶毓山老师今年已是76岁高龄,1994年从四川美院院长位置退下来后,移居成都,专业从事雕塑创作。
他听说我们来自苏东坡老家眉山时,动情地说:“我一生最崇敬三位古代大诗人,一是屈原,二是李白,三是苏东坡。”他说,苏东坡杰出的文学成就、豪放的性格和博大的胸襟,是他一生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他曾经为苏东坡创作过多尊雕像,其中1.9米的汉白玉雕像《大江东去——苏东坡》和青铜雕像《苏东坡》,已分别被一位国人和一位美国人高价收藏。
临别时,叶老师与我们合影留念,互换了联系电话。他不无遗憾地说:“我虽崇敬东坡先生,至今却未在其老家眉山留有一尊他老人家的塑像,心有愧疚啊!”
我们忙说,总有一天,你老会如愿以偿的。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