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将瞬间凝固成永恒

更新时间:2011-08-08 10:56:25 作者:王洪亮 编辑:janet 浏览量:676

文/徐涟

    北京中国美术馆,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 周年而举办的大型展览,以不同的艺术方式,重温伟大的历史。人们不由得被一件雕塑作品所吸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任弼时,九位青铜塑造的伟人雕像全身戎装,目光坚毅,穿越历史的时空,直视着前方。作品高 2 2 米,整体构图结构严谨,人物布局疏密有致的排列,简洁有力的形体,使得整个雕塑庄严凝重,刻画出 1936 10 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的历史瞬间。那历史的一瞬化为青铜的永恒,历经 70 多年的沧桑变幻,依然给今天的观众以心灵的震撼!

   这件作品,正是清华美院雕塑系教授王洪亮的倾心力作,来自于王洪亮为甘肃会宁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所创作的系列雕塑,也成为入选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之一。

    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雕塑艺术家,王洪亮早在学生时期就展露出才华。他 1978 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他的毕业创作木雕《祝福》 1984 年人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于 1984 年创作的《鲁迅》,在雕塑理论博士孙振华看来,“带有一种浓郁的东方气息,作品的头部造型的细致和躯干部分的概括和简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著名的秦俑造型就具有这样的特征,显然作者进行这样的处理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魅力,这尊鲁迅像稳健、敦实、对称、凛然如山。其躯干部分造型的凝重和概括,让人们似乎还可以看到中国陵墓雕塑中翁仲造型中的文臣的影子”。这期间,他参加了日本雕塑家细井良雄讲授的石雕艺术研习班,并选择了最难的圆形,以一斧一凿创作的圆形石雕《母与子》作为自己的毕业创作,学习对几何形体的把握和运用,锻炼了手上功夫,也开阔了眼界;他还获得了鲁迅美术学院首届城市雕塑艺术研究生班硕士学位,并参加了苏联专家库巴索夫讲授的中国城市雕塑艺术高研班,这也为他日后从事城市雕塑、探讨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王洪亮在具象的基础上,又尝试着进行了夸张、变形、扭曲,并尝试使用包括现成品在内的不同材料,如《汉子》、《虎妞》、《三个人》等。特别是 1986 年以综合材料创作的《三个人》,以圆形、方形、锥形等半抽象的体面造型,塑造了三个时尚的青年形象。著名美术评论家殷双喜在谈到王洪亮这一时期创作时认为:“今天看来,这些作品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确实是一种遗憾,它其实呈现了学院背景下的雕塑家对中外雕塑传统的自觉吸收,这是中国雕塑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必由之路。”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王洪亮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喷涌期,他先后参加了国内外许多重要的雕塑艺术展览和国际雕刻大赛,并应第 3 届亚洲冬奥会组委会之邀,为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创作胸像,还应邀参加了埃及阿斯旺国际雕刻艺术研讨会,作品被埃及世界现代雕刻博物馆收藏。 1998 年,王洪亮以“新石器=—打击系列”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平台——’ 98 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引起了雕塑界与批评界的注意。他以不同的木制框架,将经过选择的石头加以雕凿和组合,用麻绳穿过石块上的孔洞,再以不同方式悬挂起来,形成了鼓、锣、钟、磬等各种类似于古代乐器的雕塑作品。这一组作品被装置在群山之巅,引人遐思,无声的雕塑仿佛发出了声音,穿越历史时空悠扬传来。石块、麻绳、木头的材质之美,人工雕琢与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以及这件作品表现出的极强的形式感与韵味,从中体现出的深厚人文内涵,不由得让人思考发现与创造、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而原始艺术的质朴粗犷,极少主义的原则理念,就这样与中国文化自然融合,使王洪亮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形式。王洪亮还创作了一系列城市雕塑作品,每一件都力求做到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表达内涵的一致,同时探讨雕塑与自然环境、雕塑与人的密切关系,这使得他的城市雕塑作品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沈阳、天津、大连、北京、上海等一系列城市雕塑作品都给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几十年的艺术历程中,王洪亮始终执着于雕塑形式语言的探索,每一次创作构思都起源于新的艺术冲动,没有想法则坚决不做。严肃的艺术精神使得王洪亮的艺术风格多变,从来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也很少重复自己。他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吸收,也不排斥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借鉴,并总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反复实践,将这些营养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作品中。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不跟风,不盲从,也不走画廊经纪人的炒作路线,而是坚持用自己的作品传达自己信守的艺术观念。对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他也尝试过,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他还是更多地回归到具象的创作方法中来,他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再寻找一种适合这种表达的形式。我活着就是当代雕塑家,我做的一切都是当代雕塑。”

    2000 年,艺术上臻于成熟的王洪亮调人清华美院帮助组建美院雕塑系。⒛ 01 年,王洪亮接到了组织上布置的为中华世纪坛创作大型浮雕《开国大典》的重大任务。为了将开国元勋们的光辉形象塑造到浮雕作品中,他四处查找资料,仔细核对历史细节,从构思到起小稿、泥稿、翻石膏,再到石材上进行最后的加工,两年多时间里,王洪亮将全部身心投入其中,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力求将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无可挑剔。简洁有力的线条将伟人的形象刻画得既真实又亲切,《开国大典》受到了各方赞誉。从那以后,王洪亮一发不可收,将主要创作精力集中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当中。中华世纪坛大型浮雕作品《开国大典》、刘胡兰纪念馆长达 47 米的大型浮雕《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山西八路军纪念馆《狼牙山五壮士》、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他们从南昌起义走来》、甘肃会宁红军胜利会师纪念馆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将形式与技巧、内容与表达、情感与表现高度统一在作品当中,其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和红军胜利会师两组作品,被英国雕塑家、皇家肖像协会主席司徒安盛赞为浮雕作品的里程碑,并认为奠定了王洪亮在雕塑界的地位。

    事实上,即使对于一位普通的观众,山西刘胡兰纪念馆的浮雕也令其过目不能忘!它由序厅、正面、两个侧面和 5 幅浮雕作品构成,共 47 米。作为主题的序厅,正面是刘胡兰站在群山之中的全身浮雕。连绵起伏的山峦,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也间接地隐含着时间感,共同烘托出刘胡兰高大的形象。这高大,不是视觉上的高大,而是通过对比形成的观者心理上的高大。她既像是升向天空的女神,又仿佛从土地中生长出来,那是一位青春而美丽的少女,她的脸庞光滑秀丽,稚气未脱,内心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她为理想而献身,永存于群山怀抱之中。与主题相连的四个辅助主题,则以叙述性的笔触,描绘了刘胡兰短暂的革命历程。由此构成的刘胡兰形象,不是概念,不是说教,也不是以前为人熟悉的慷慨激昂的形象,而是如此真实的少女形象,蕴含着内在的情感冲击力,让人不由得为之感动而心潮澎湃!司徒安提到了浮雕《刘胡兰》对于古埃及浮雕艺术的学习借鉴,认为其“散发着耐人寻味’的古典魅力”,并将其与世界雕塑大师匈牙利瓦格( ImreVarga )的代表作《哭泣的柳树》并称为纪念战争题材的杰作。

    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时重合,有时分离。艺术的真实有时比生活的真实更具有震撼力,因为它揭示的是内在的本质。王洪亮很好地处理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圆雕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中,他没有采用别人建议的用幸存英雄的真人形象,而是提炼出那一时代英雄群像中的人物特点,在歌颂英雄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有人性化的处理,将那位小战士处理为紧紧依靠在班长身边,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王洪亮的每一次创作都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瞬间凝固成永恒。对于王洪亮,这些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绝不是命题创作,而是饱含着激情。他说:“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代人受的教育、成长的经历的缘故,我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有很深的 f 情,并且从内心深处对于英雄有崇敬之情。”

    从王洪亮的这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雕塑作品中不难看出 , 坚实的绘画与雕塑功底使得王洪亮的雕塑体现出很强的绘画性,在他的圆雕、浮雕作品|,强调光影,追求笔触,注重虚实,追求绘画的抒情性。他通过整体造型体现人物内在精神,而形的准确不依赖于繁烦的手法,不拘泥于细节,不用多余的笔墨,一切的目的都集中在对人物精神的刻画上。他精心处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使得他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某一个凝固的瞬间,而包含了更多更深的意味,其所具有的空间感,也远远超出了这组雕塑作品本身。所有这一切使得他的雕塑作品大气沉着,完美揭示了题材所包含的内涵。长年对雕塑艺术的苦心孤诣,使得他能够赋予这些红色题材作品以新的生命力,他由此再一次超越了自己,实现了艺术上的又一次飞跃。

  艺术家用作品说话。艺术的永恒魅力,在于它超越题材,超越时代。王洪亮的作品还要留待时间与历史的评说。但他的这些作品无疑使他进入当代最优秀的雕塑家群体。·我们期待着他呈现更多的优秀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永远的记忆。

   < 中国文化报 2007 7 29 日第 7 >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