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有声音的雕塑

更新时间:2011-06-14 08:45:32 作者:杨学军 编辑:janet 浏览量:394

    因着对深圳音乐厅的感动之情,一个仿佛站在群山之巅的歌唱者,传来了天籁之音般的生命呼唤——今晚,深圳音乐厅二楼户外音乐广场将伫立起一尊新的雕塑《天籁之音》。

——编者按

    记者报道   6月10日的夜晚,很多市民依然到深圳音乐厅的广场散步,可是和以往不同是一件“天籁之音”的雕塑伫立在了街头,当当代雕塑艺术和音乐厅交相呼应的时候,艺术的殿堂里面又多了一种被称之为共鸣的欣赏。而这件作品就是来自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雕塑家杨学军和学生李礼轩合作完成。

    被音乐厅感动创作,创作有声音的雕塑

    杨学军告诉记者,他的雕塑是有声音的。在为深圳音乐厅创造这个雕塑之前,杨教授曾为波士顿城市中心广场的《同一首歌》雕塑。“我觉得作品是拿出来给人看的,是分享人类之情怀的一种载体,大可不必藏着掖着,更不需要无病呻吟。艺术家的创作需要真诚、执着、富于美好的想象和澎湃的激情,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和金钱成本的付出,更需要在梦中敞开心房,让心奔驰起来。我记得每次新的作品萌芽之前,自己都会经历过一个几乎梦牵魂绕的过程,激动、灼热、坐如针毡,这种感觉在全身里持续几天的翻腾,我感觉到它的来临,就像一个女人快要生下孩子似的,我激动地、快速地、不须商量地把它干了下来,也许是一整天地干,不吃不喝,也许是一个小时,一气呵成!我感应到出现灵性的鲜活能在梦中遇到,一切美好、和谐都缘于梦想,所以我的大多数作品都与梦有着情结。我最早的作品《梦断家园》出自于这一情怀,后来的系列作品,如《同一首歌》、《故事里的树》、《月亮之上》、《金色年华》、《梦不醒的季节》、《隐形的翅膀》等,也因梦而诞生。从梦中觅到原本的世界,而这世界又是如此像精灵般的鲜活和美丽……”杨学军表示。  

    此次创作《天籁之音》则完全是被深圳音乐厅感动。在世界最高的艺术殿堂里,杨教授也觉得深圳能够有这样的音乐厅感到骄傲,谈起创作的初衷,杨教授表示,这个雕塑是一个仿佛站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歌唱的使者,像天籁之音一般传来对生命的呼唤!作品表现一种象征山峰之巅的炽热光芒、象征博大辉煌的人类理想、象征能拥抱整个世界的胸怀和臂膀。作品运用似与不似之间的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全人类对美好理想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情怀。 

    杨学军说:我这个人喜欢做梦,在梦里又总能听到形形色色的声音。久而久之,便想到在雕塑中将这些声音表现出来,而嘴作为发声的载体,更是人类在不断进化中相互沟通与阐释自我的标识。于是,创作对象脸上的五官在此意识指使下渐渐被隐去,只剩下一张夸张的嘴巴。这也是我对雕塑艺术的理解与追求,舍去得越彻底就越好,就个人理解而言,我留下来的是“声音”。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