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看
2003年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迅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怎么样才能把这件事情明晰、有效地传递给所有关心这场战争的人呢?那几天的电视上,有一个镜头被一遍遍地反复播放:美军在市中心天堂广场拉倒萨达姆雕像,众多伊拉克国民拍手称快。
一座雕像的倒塌,暗示着一个政权的垮台,没有什么比这种做法更有象征性的了,所以这件事应该是拿雕塑来解说政治的一个典型案例。
捣毁雕塑并不是美军的发明。中外历史上,此类事情经常发生。例如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法难”,就有大量的佛像被毁掉了,不知道有多少在今天被视为稀世珍宝的佛教雕塑在所谓“法难”中毁于一旦,显然,这种行为的背后,主要并不是艺术的原因,而是宗教、政治、经济的多种原因。
1792年,法国巴黎大路易广场的路易十四的雕塑被捣毁,尽管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这些纪念雕塑可以从原址移走,但不要破坏它们,应该将它们放入博物馆,但是这些意见并不能阻挡激进的革命者。
1871年,在巴黎公社时期,在早已更名为旺多姆广场的大路易广场,替代路易十四雕塑的圆柱和拿破仑雕塑,又被公社社员给捣毁了。
在俄国革命时期,沙皇的雕塑被捣毁;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斯大林的雕像被人推翻;1989年以后,随着柏林墙的拆除,东欧地区的一些政治人物的雕像也先后被推倒。1995年,我第一次去俄罗斯,在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看到一批被拆除的雕像就堆放在泥地上,其中也有躺着的斯大林大理石残像,它曾经是那样出名。
这些说明,雕塑跟其他的艺术样式往往不太相同,特别是大型的户外雕塑,它的政治意味非常突出,其原因在于,空间本身就充满了权力和政治,雕塑身处其中,自然逃不掉与政治的干系。中外雕塑的历史也可以证明,雕塑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的确在政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解读这类雕塑象征意义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艺术家视作政治哲学家”(昆廷·斯金纳)。
以在西方城市最常见的骑马像为例,雕塑家把骑马比喻为统治者对权力的驾驭,骑术就是统治术。大众文化兴起以后,随着反纪念碑、反英雄主义思潮的出现,这类雕塑逐渐稀少,意味着“骑马英雄”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除了明显的政治意味,有些雕塑则体现了比较细微的身体政治和性别政治。
1977年,一群雕塑家为毛泽东纪念堂塑像,在供选择的两个方案中,一种姿势是双腿分开,坐在沙发上;另一种姿势则是两腿叠起坐在沙发上。最初,人们倾向于更为庄重的第一方案,但是,由于塑像高度的关系,人们进入大厅时,头部视线正好与人物的裆部平行。雕塑家们踌躇再三,选择了第二方案。
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组织了沂蒙山红色雕塑之旅的活动。当雕塑家用雕塑来表现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助伤兵的场景时,身体的问题又引起了争议。当地人士坚决不同意在雕塑中出现红嫂裸露的乳房,可是这个特定内容又是这个故事中最有震撼力的场面。最后,雕塑家做了妥协:以红嫂侧身解衣扣的动作,取代了直接露出乳房给伤兵喂奶的场景。
雕塑就这样,既要表现政治,还要小心翼翼地回避政治问题。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