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真性情 雕筑人生路

更新时间:2011-02-15 09:04:10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郭景水 编辑:janet 浏览量:391

创作中的林毓豪

湘女雕塑

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林毓豪1977年创作)

    尽管已经别离人间14年之久,但我们分明感觉他还活着。静静矗立在全国各地的诸多雕塑作品,用生命铸就的艺术追求真性情,穿越时空隧道,感人至今。

    说起林毓豪,无论是他的至亲女儿,还是同胞妹妹,亦或是曾经跟着他学艺的徒弟,每个人都有对他说不完的“知心话”、诉不尽的“思念情”。

  雕塑是以形体之外的感觉写形体之内的诗。

  林毓豪

  “爸爸的心,一直在他钟爱的事业上。”大女儿林纾感叹爸爸的艺术追求;1992年出版、已经发黄的小开本《林毓豪》,他的五妹妹林桂花至今完好保存;“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认真、做艺术要找窍门”,陈学博至今清楚地记着老师的教诲。

  父亲生命满载艺术的热忱

  “爸爸整个生命的理念,就是对艺术的热忱。”说到父亲的艺术人生路,林毓豪的大女儿林纾这样感叹,父亲的心整个是在他醉心的事业上的,而很少顾家。“因此父亲的雕塑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锤炼。直到去年,父亲原创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三亚鹿回头雕塑,还获得了‘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这样的大奖。”

  1977年,时年37岁的林毓豪确诊患上了结肠腺癌。这一年,林毓豪的大女儿林纾7岁,二女儿林菁两岁。手术前,医生问他还有什么事情放心不下。林毓豪说,孩子有妻子照顾,我很放心,可惜的是我的事业刚刚开始,我心中设想的艺术蓝图正需要我去完成,这是我唯一舍不得的。

  手术之后,爱人每每劝他多休息一下,他却认为自己没事,是正常人。“从发现癌症,20年间父亲三次做手术,每次都是刚一出院就回到自己钟爱的雕塑绘画上面,不愿意浪费一点时间。”林纾说,父亲是带着真诚和质朴的情感,很纯粹地做自己喜欢的艺术。

  “20多年的雕塑艺术人生里,父亲坚持要寻找生命的存在感,无论经历怎样的磨炼,用作品实现生命的表达。”林纾回忆,父亲曾给她讲起他在五指山采风时的一次见闻,当时他看到一棵树干已经中空的大树,但是树枝上长出了翠绿的新芽。

  父亲淡泊名利、不计报酬的品格,对林纾影响至今。1977年做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林毓豪拿到160元稿费;1981年做广州黄花岗自由女神像,林毓豪拿到200元稿费;耗费了7年功夫的三亚鹿回头雕塑,总共才有3000元收入。

  林毓豪认为评价艺术不是当下说了算,是要靠后人评说的。林纾还记得,父亲经常说,“搞艺术的就是要留作品给后人。因此父亲做了很多当时劳苦大众的形象,而少有伟人明星的雕塑肖像。”

  哥哥回家就是全家人的节日

  林毓豪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五个妹妹,如今都居住在三亚。今年54岁的林桂花是林毓豪的五妹,如今在三亚市和平街经营一家面粉店。并不懂雕塑艺术的她,至今保存着多本关于哥哥林毓豪的发黄书籍其中有林毓豪本人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本小册子,还有多本林毓豪的朋友点评林毓豪作品的书籍。

  更让林桂花操心的是哥哥安放在三亚的两个著名的雕塑鹿回头雕塑、鉴真登岸雕塑。“鹿回头雕塑上面有了裂缝,是该修补一下了?”林桂花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哥哥当年为这些雕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我们希望可以得到更好的维护,从而精致传世。

  林毓豪留给五个妹妹的,有很多欢乐的回忆。“哥哥为母亲还有我们几个都做了头像雕塑。”四妹林桂妹告诉记者,后来她到广州探望哥哥,从未谋面的哥哥的很多朋友一下就认出她是林毓豪的妹妹,“大家都已经见过了我的肖像雕塑,因为做得太逼真了。”

  “哥哥对母亲特别的孝顺,当母亲患病确诊是肠癌之后,哥哥打听知道葵花籽对这个病有疗效,就从广东一包一包的往家里寄。”妹妹们回忆说,母亲去世之后,哥哥一回到家就是全家人的节日,甚至有的时候兄妹都要一起欢跳起来,庆祝家人团聚。

  老师教我“首先要为人好”

  1990年代,现任海南省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海南凌博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学博曾经跟着林毓豪学艺,如今已在海南雕塑界小有名气。在上海世博会上举行唯一的个人雕塑展的陈学博,对老师林毓豪的教导记忆犹新。

  “林先生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吃苦’?”陈学博回忆说,因为成功塑造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三亚鹿回头雕塑,当时的林毓豪先生已经在国内有一定的名气。当时他求了先生将近一年要求跟他学习雕塑艺术,先生终于松口答应。

  在跟着林毓豪学习的六年时间里,陈学博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告诉他“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做艺术要找到窍门”,一个搞艺术的人,首先要为人好,如果不能做到为人好,艺术是走不了多远的,此外,林先生告诉他“还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从实践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

  “记得我们当年在做《鉴真登岸》雕塑时,那年冬天广州的天气特别冷,每天的室外温度都只有摄氏1度至2度,有的时候打开门之后,手被冻得好久钥匙都放不进口袋。”陈学博回忆,那时候林老师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赶到创作地,要冒的严寒可想而知。“那年,老师一直做到大年三十,到了年初二就又上工了。”

  为同代普通人塑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在国内雕塑界成名的林毓豪,得到了不少美术评论家的赞许。李公明先生在《泥土·笔墨·灵魂林毓豪及其艺术》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近30年的艺术奋斗生涯,林毓豪的创造物早已构成一个非凡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以岩石、泥土、笔墨筑就的,塑造他们的是一颗坚实、诚挚的灵魂。

  李公明先生认为林毓豪带给人们的艺术启示是,当平实与真挚的秉性构成了一个人的灵魂与血肉时,他和他的作品便会是这样的:不欺世,不恃才傲人,不向慕虚荣,不疏狂自大,不媚俗,不八面玲珑,不曲意逢迎,不自作囚牢……“他一心辛勤劳作,仿佛他生来注定是要把灵性与精魂贯注到岩石、泥土中去……这是真艺术家了。”

  原载1981年第九期《湖南画报》上署名林明深的文章认为,林毓豪的作品正是以他那典型的具有魅力的艺术形象去拨动观众的心弦。但从生活的原型到艺术典型,这全是艰苦的创作性劳动过程。他具有锐利的观察力,善于思索,总是不断发现而又勤于收集和积累,就是在难得的老友会聚,带家小游逛或知己闲谈之时,也从不忘记掏出小本,随时记下自己的发现。

    文艺评论家迟轲认为,林毓豪的主要兴趣,就在于为同代的普通人塑像。他以严谨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大量各种年龄、身份、个性鲜明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有如一株古树似的满脸皱纹的《老农妇》;外貌安详内心宽厚的《刘大姐》;经验丰富满怀悲悯的《老中医》;欢快开朗,而又灵巧的《纺织女工》;普通农村干部,青年工人,青年企业家、猎手、傣族姑娘。各种年龄气质的画家、作家、编辑、记者和舞蹈家、播音员……。每一座雕塑都具有独到的美质和独特的表现力,这些作品为我们的时代留下了一座普通劳动者的艺术长廊。

  本版照片由海南日报记者苏建强翻拍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