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
10月6日,广州市负责人检查迎亚运工程。站在海心沙的便桥上,他指着珠江新城感叹:“你们看,这就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派。”他指示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方案,在花城广场与海心沙相望的南端设置一座体现广州文化品位的城标式大型雕塑,“让人一看到雕塑,就知道这是广州的标志”。
当年曾评“三甲方案”
城雕选择谁说了算
除了越秀山五羊石雕、海珠广场解放军雕像,广州又将在珠江新城增添标志性城雕?它会是什么模样?
据媒体报道,2006年6月,有关方面曾评出珠江新城“标志性城市雕塑”三甲方案(见图),分别是“抽象船体造型”(百川归海)、“人”字巨大造型构筑物(升腾)、“G”字型构筑物(创新)。
不过,当时市规划局局长称,评出优胜方案后,还要经过更广泛征求业主和市民意见,才确定是否实施,标志性雕塑最终不一定是在这次的作品中诞生,这些作品以后也可能被放置在其它更合适的地方。
而今年7月,某著名雕塑家在本地媒体披露,广州市打算在珠江新城中心广场四周增设一系列雕塑群,反映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人文历史。
城雕选择谁说了算
城雕在广州成为公共话题,始于2003年。当时,有关部门宣称要在3年内增设300件雕塑,使广州变为“雕塑之城”,引来一片争议,不少艺术家担心,这会催生“大路货”,甚至文化垃圾,造成视觉污染。
到底怎样的城雕才是好的?老百姓有没有发言权?在媒体上,两种观点对立。
广州美院一位专家主张,城雕是公共艺术,需要倾听各方意见。不能说是由“谁”说了算,而应将领导、专家和群众三方的意见融合。
不过,今年7月,著名雕塑大师潘鹤在一次高端对话中,明确反对“标志性城雕”搞招标。他直言:现在国内不少城雕的公开征集、招投标过程不透明、猫腻多。一些人通过跑关系、串标、行贿……把项目搞到手,然后再包给廉价的团队来制作。有才华的人不屑于耍手段,爱耍手段的往往是些不三不四的人,城雕水平又怎能提升得了?“我建议广州新增的城雕工程不要再搞招投标,而是把广东本土乃至全国、世界获得公认的现成作品直接放大”!
城雕竟然有“量产”
与城雕有关的一些内幕也耐人寻味。今年4月20日,有雕塑家向深圳媒体爆料:“一个公园要做雕塑,往往是到要开园的前两个月,才告诉我们去做,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讨论项目上,而留给艺术家创作的时间太短了”。他还披露,目前城雕模仿抄袭成风,“奔马”、“醒狮”千城一面,象征科技就都是“火箭”和“原子结构”,前两年抽象艺术流行,许多地方都竖起了“一个球加几条飘带”的雕塑,在广州和南京,竟还出现了专门配套生产大小不同的圆球、飘带,可以临时组装“抽象雕塑”的商店。 文/那烂陀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