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艺术进行时之——诚恳回复《抽象艺术十问》

更新时间:2010-09-07 13:32:07 编辑:janet 浏览量:346

 
发起人∶马一鹰
参与讨论∶腾飞的烟尘、伞老人、彭朝、林建2009、萧也等。
摘要∶
马一鹰 ∶其实我在发布这一系列话题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回复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或许您提出的问题根本不是您一个人的问题,或许有许许多多的同志、同仁心存您同样的疑问甚至愤怒∶凭什么使用了“最高、只有…才能、最优秀、艺术中的艺术”等等如此大胆、肯定、饱满、绝对的词汇?!
 
感谢腾飞的烟尘兄的坦诚、热心,您的《抽象艺术十问》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02078&do=blog&id=452443 早已拜读。凭着您 2010-06-10 12:29 在我的“相册 - 英国艺术家也吃屎吗?!”中的真诚留言,我觉得有必要逐条回复您的提问。
 
一、“相册 - 英国艺术家也吃屎吗?!中留言”的回复∶
 
腾飞的烟尘 2010-06-10 12:29
什么时候中国的艺术不再“山寨”,那就有希望了。现在看到的都是人家三十年前就玩剩下的东西,可悲。我发了一篇《抽象艺术十问》,不知马兄可有空一评。表面上看我是跟抽象艺术的拥趸者抬杠,实际上,我是希望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不要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格林伯格已经是老黄历了。几十年前的东西,再捧着,我们永远进步不了。创新,就是要打破旧有的框框,不管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当年马兄的大作《印象》不也是从打破传统中挣扎出来的吗?

马一鹰 2010-06-10 16:21
或许我们现在所发布的抽象艺术理论文章中确有引用过一些格林伯格的言语,这是因为∶
1、格林伯格的部分言语或许对中国今日抽象艺术的发展继续有效。
2、目前之中国尚处于抽象艺术启蒙、引导状态、情况,离成熟尚有很大距离,先学习再创新这个过程是有必要的。
3、其实我们一直在呼唤、尝试一种新的抽象艺术形式出现,或许我们可以将这即将出现的一种新的抽象艺术形式称之为“东方新抽象”。
4、当年我的陶艺作品《印象》系列承继了一些本土神秘文化;同时也融合了一些非洲艺术的粗犷、原始;其实更多的是自身内心的呐喊、呼唤,内在魂灵的真实、涌动。。。少有人们所说的观念、做作,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一种强烈表达、表现欲望的集中体现、呈现。。。
5、再次感谢您的欣赏、支持!请继续支持!继续批判。。。敬礼!握手。。。
 
二、“抽象艺术十问”的回复∶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在马一鹰先生主持的一系列关于抽象艺术的讨论话题中我看到了一些提法,心中不甚明了,故提出请朋友们帮助解答。
1. 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抽象艺术。
问: 无法超越了吗?
2. 只有抽象艺术才能表现宇宙本体。
问:什么是宇宙本体?
6. 抽象艺术是最优秀的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
问:那什么艺术是最烂的,是艺术中最不艺术的艺术?
7. 抽象艺术应该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成三足鼎立之势。
问:抽象艺术不是当代艺术吗?那它是什么代的?
 
其实我在发布这一系列话题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回复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或许您提出的问题根本不是您一个人的问题,或许有许许多多的同志、同仁心存您同样的疑问甚至愤怒∶凭什么使用了“最高、只有…才能、最优秀、艺术中的艺术”等等如此大胆、肯定、饱满的词汇?!
1、好在我有一个话题“抽象艺术应该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解释一切误会。为何如此说呢?我想您从这句话里可以得到一个提示∶抽象艺术目前是一股很弱小的势力,无论它说得如何大胆、肯定、饱满,无非一个目的∶争取它应该获得的肯定、尊重、地位。
2、这些“最高、只有…才能、最优秀、艺术中的艺术”词汇的提出并不是说传统写实艺术、当代艺术不行,而是说抽象艺术明明是很优秀的,为何总是处于边缘状态不被肯定、尊重、没有它的地位。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3. 艺术不再是一门“科学”,艺术是一门“艺术”。
问:艺术何时曾经是一门“科学”?
 
这句话是2009年12月7日我在“全球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判断——方力钧‘时间线索’研讨会”上听到的一句发言,不知道您怎么理解,个人理解是∶艺术活动、艺术创作已经不是单一的技术性探索、突破,应该讲求更多的思想性、创造性、运作性、经营性,这几点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4. 美国国画——抽象画被树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画派。
问:什么时候抽象画成了美国的国画了?谁定的?美国人这么说过吗?
 
这个观点是留学美国,在美国生活过多年的何怀硕先生的观点 美国政府在推动抽象艺术的发展上花了大力、大本。我宁愿相信。对我们今日抽象艺术的推动有非常好的借鉴、促进作用。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5. 没有抽象思维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

问:什么民族没有抽象思维?什么时候民族分类是用有没有抽象思维决定的?
这句话好像没有指向性。。。如果我们中华民族有抽象思维那么就是很有幸的民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8. 让抽象艺术深入民心。
问:如何让艺术家、批评家自己都看不懂、说不清的抽象艺术深入民心? 画钞票?
 
正因为抽象艺术现在还没有深入民心,所以我们在努力地推动、普及,其实还是有很多艺术家、批评家看得懂、说得清的,关键还是在于引导,或许让所有的人理解抽象艺术很难,但是让更多的人来认知、感受、理解、接受还是有可能的,深入民心需要时间,不是不可能。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9. 是否到了向主流价值的艺术局面提出质疑的时候?
问:什么是主流价值?什么又是非主流价值?质疑什么?
 
这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其实很早就到了向主流价值的艺术局面提出质疑的时候!抽象艺术就是非主流价值,“一花独放”、“二花齐放”的时代N年前就应该结束,最好是“三花齐放”,“百花齐放”也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腾飞的烟尘 2010-06-05 11:52
10. 立体抽象:非具象的拟态的物理空间。
问:是空气?还是数码虚拟空间?还是量子空间?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也没搞明白,一直在心里嘀咕,得把伞老人挖出来问一问。。。
 
三、“抽象艺术十问”已经回复完毕,您如果觉得我是瞎掰,请您批判、反驳。。。诚挚敬礼!握手。。。
 
伞老人 ∶
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概念或说法,主要是出于一些没有特别逻辑的考量:西方一直以前是以再现为主的绘画形态,自从现代艺术前后(一般认为,印象派是其最后的回光;从马奈和塞上这二位人物为代表的实践开始了新的旅程,其实已经有狠多的画家作了探索),它不断演化,逐渐自觉自醒,到了抽象绘画,经由格林伯的拈示,现代艺术得以在理论上自我实现,那就是用自身否定或反对自身,从而确认了自身。而抽象绘画是其中的代言形象。格氏提出的不断向扁平化演化的绘画发展路径,是独树一帜的,平面的确立,也就是抽象的一个极致,这与国内以前所认为的抽象(仅就我的而言)是不同的。在此情况下,再现已经被消解了。而在中国,要进一步发展新的抽象,除了江因风的理想外,在再现被驱逐了N年的抽象领地,重新出发,引入“超越的再现”,就可能是一个方向。

也就是说,没有刻意去回避可辨认的形象,反而主动地展现出一些可由人的视网膜自动修补的概象,但并非是以往再现式的,也不是“意象式”的,没有特意去消除空间的幻觉,错觉依然存在于斯,但是在物理主体上或根本上还是平面的处理结果或价值取向,这大概就是这意思了罢。
 
超越的再现,是不同于直观的再现的。相信它会对于中国的绘画产生一些必要的刺激,这里的“空间”不是经由描绘而出的,而是通过组合与幻觉的再次处理复合而成。在电脑屏幕上观看一个再现的图像,似乎类似于这样的一种效果,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对于那样的一个物理存在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空气和光线直接在现实中观看,而不会摆脱不了屏幕这一中间媒介。
 
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离开电脑屏幕直接看到这样的作品。但是我相信自己的感觉。
 
腾飞的烟尘发出的质疑之声是近来所看到的相对更为有力的声音。
“希望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不要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格林伯格已经是老黄历了。几十年前的东西,再捧着,我们永远进步不了。创新,就是要打破旧有的框框,不管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是的。但是,我们还得悉心把析氏和美国那一时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和反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吃透,才能更好地出发。
格氏。

理解你们大力地提出中国抽象的心声,这是一种艺术政治的声音,也确实是需要的;更需要的是,在艺术自身的范围内实现突破和扩展。
 
我正在玩耍,你一锄下来,不得不嚎几句子,问好,也问好腾飞的烟尘~
 
另外,朱雨泽提出要严重防止滥情和移情在抽象绘画中的发生,我个人也赞同。无情最有情。蛤蛤。。。
 
马一鹰 ∶
可是我有太多的情想滥、移在抽象绘画中。怎么办?蛤蛤。。。
 
伞老人 ∶ 
这我当然知道拉~`我只是主要看客观滴效果的说,从来没评论过你作品里的那些“内容”,不是吗?

何如不从今天开始你吃素?
 
马一鹰 ∶
我知道!之前是开玩笑的。呵呵。。。我有时候吃荤,有时候吃素。不绝对的。。。
 
彭朝 ∶
1.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抽象艺术。
问: 无法超越了吗?
答:所谓的抽象艺术,其本质在于抽离具象客观物象的客观性束缚,其核心在于突破意识的局限。所谓的“超越”,由于所谓的“抽象艺术”的核心本质就在于其这种不断地自我突破与超越的本体实质。故而称其为“最高之境界”。
 
2. 只有抽象艺术才能表现宇宙本体。
问:什么是宇宙本体?
答:对于所谓的“宇宙的本体”的核心观念,在于“有”“无”的空间宇宙观念。为什么只有“抽象艺术”才可以表现宇宙的本体观念呢?原因在于,所谓的具象的非抽离意识表现形态的基本认知观念,总是在考虑所谓的“有”的观念,只有抽象艺术,是在这种所谓的“有”的观念之上延伸并突破性的进行这种关于“无”的意识认知的表现。因而,只有所谓的“抽象艺术”才可以去充分的表现宇宙本体的核心认知。单纯的以所谓的“存在”的观念来思考宇宙的本体的意识,仅仅只是相对的“一合观”的机械认知。
 
3. 艺术不再是一门“科学”,艺术是一门“艺术”。
问:艺术何时曾经是一门“科学”?
答:艺术的本质是严谨的,是关于审美哲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质,就已经是一种独立于机械认知理念之上的一种独立的哲学认知了。而所谓的“科学”,也仅仅只不过是建立在所谓的“客观唯物认知”基础之上的所谓的“物质认知”罢了。而艺术本身则更倾向于这种“意识”领域的哲学认知,因而从本质上是与这种所谓的“科学”赖以产生的所谓的“机械认知”的哲学基础并驾齐驱的另外的一种关于“意识哲学”的独立范畴。
 
4. 美国国画——抽象画被树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画派。
问:什么时候抽象画成了美国的国画了?谁定的?美国人这么说过吗?
答:关键在于对于所谓的“美国绘画”的认知,并不在于其是否是由所谓的“美国人自己去说”。虽然中国人也在说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画。可这也仅仅只不过是所谓的“说说”而已。问题的本质在于,美国人的抽象绘画的这种全球化条件下的实质性姿态,是不需要去通过所谓的“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的。
 
5. 没有抽象思维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
问:什么民族没有抽象思维?什么时候民族分类是用有没有抽象思维决定的?
答:没有抽象艺术的民族,这里所代指的,是用具体的客观物象表现替代非具象思维的个体,通过所谓的“形式”从而将某些具象表现形式脱离意识本体,而上升为民族主义绘画核心理念的某些文化体系。其本质在于,用所谓的“具体的表现形态”来否定其本民族原有的其他非具象思维表现形态存在的“合法性”。如果一个民族,连最为基本的“抽象思维”都缺失了,难道这个所谓的“民族”不可悲吗?
 
6. 抽象艺术是最优秀的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
问:那什么艺术是最烂的,是艺术中最不艺术的艺术?
答:仅仅只保留所谓的“艺术的形骸”与“文化的尸体”而无法实现其自身整体的系统进化的所谓的“艺术”。就是“死亡了”的艺术,就是最烂的。在下看来,这种所谓的“失去其自我进化可能”的所谓的“艺术”,甚至尚不可将其称之为“艺术”。不过是披着“艺术”的外衣罢了。连这个所谓的“烂”字,都尚且不及。
 
7. 抽象艺术应该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成三足鼎立之势。
问:抽象艺术不是当代艺术吗?那它是什么代的?
答:这里的所谓的“当代艺术”,其本质,实质上是国人习惯性的一种“代指”。其本质是将某一时间范围之内的所谓的“当时之艺术”的观念,静止化。这里的“当代艺术”一词,不过是将这种静止的“表述”在这里进行引用。不过是一种所谓的“称谓”罢了。所谓的“艺术”,实质上是不断地进化更替的一种不断运动着的一种“哲学理念”,总是不断地有着“新旧更替”的文化的范畴。当然也就不可能以单纯的所谓的“代”的观念而一语以盖。何来“什么代”之说呢?
 
8. 让抽象艺术深入民心。
问:如何让艺术家、批评家自己都看不懂、说不清的抽象艺术深入民心? 画钞票?
答:看不懂的人,甚至从未想过如何的去看懂。何来什么所谓的“批评家”之说呢?抽象艺术的普及化运动,所普及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看得懂的认知方式。是在教大家看懂。不能因为您自己看不懂,就否定其存在。看得懂的自然看得懂,看不懂得自然也就会提出上面的这种可笑的问题。懂与不懂,如此而已。
 
9. 是否到了向主流价值的艺术局面提出质疑的时候?
问:什么是主流价值?什么又是非主流价值?质疑什么?
答:质疑质疑者,无疑者安知质疑之疑?有疑者自然质疑其疑者。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所谓的“主流价值”的时候,自然也就搞不懂什么事“非主流”,又怎么能够搞得懂这些非主流者究竟在质疑什么呢?搞懂了什么是所谓的“主流价值”的问题,其他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10. 立体抽象:非具象的拟态的物理空间。
问:是空气?还是数码虚拟空间?还是量子空间?
答:以线性思维的认知观念去揣摩量子力学的认知范畴,终究只能是隔着几亿光年的距离来思考宇宙的问题。井底之蛙又安知东海之大?如果依然以这种衡量所谓的“具象绘画”的认知观念,来考虑所谓的“抽象艺术”的问题的话。又怎么能够得出所谓的“非具象”的答案呢?这一问题本身就没有脱离“具象”的认知局限,又怎么能够对其说的清“非具象”的问题呢?
 
林建2009 ∶
到头来才会发现被艺术了不见得是好。抽象艺术在中国其实已经很普及了。抽象相对的是具像,怎么会和当代、传统搞到一块去了呢?自康定斯基以后抽象早就成为一种传统了,而当代艺术中也有许多抽象的形式。当代艺术是什么?那是被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你看今天还有人在提起什么前卫艺术么?
 
马一鹰 ∶
我觉得还是别全部划到“传统艺术”里面去的好!您也千万别再试图依然让“传统艺术”一统天下。那样太可怕了!!
我们现在所划分、认定的“当代艺术”是几十年来无数志士奋斗的结果,我们必须保护、继承、延续,它相对于传统艺术来说肯定永远是前卫艺术,这不是看有没有人再提起不提起的问题!
“抽象艺术”在中国从来就没有普及过。就算是曾经依附在“当代艺术”里面,也是被淹没的、边缘化的!
所以把“抽象艺术”启蒙、发展、推广、普及、壮大很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林建2009 ∶
我与你看法有所不同,我所说的传统是指抽象自身的传统,就像你所言欲把抽象壮大、推广等等,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模式,传统是传承+正统,可以这么理解么?你之所以要推广它是因为你在传承,你之所以觉得它没被普及是因为大家不把它当正统。其实抽象怎么会被淹没呢?具像的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还不是应用了大量的抽象原理,比如几何构成、色彩构成、力学等等,这些都是抽象的,更是来自于抽象艺术中的精华,只不过大多所谓抽象画家更多了沿袭了康定斯基的”抽象的随机性“,当许多中国抽象画家把”抽象的随机性"尊为上品时,就容易引发抽象绘画创作难度的问题,甚至连许多不用经过美术教育都可以成为画家。

我认为抽象艺术当今的问题在于艺术家们情感的匮乏,仅仅达到视觉上的愉悦算什么?“工业花布”也可以做到。

马一鹰 ∶
感谢林建2009兄的参与、支持。所谓谈论就是把观点谈出来再理论,观点无所谓高低、对错,只有统一与否,如果统一或许可以达成共识、继续深入,就算不统一也不用伤和气、伤感情,所以我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呵呵。。。

我与您看法也有所不同,个人认为∶
1、抽象自身的传统很复杂、很深远,光抽象艺术起源于东方还是来源于西方,就可以产生无数的学术论文,我看我们还是免谈吧。呵呵。。。

2、欲把抽象壮大、推广等等,这无所谓传统模式还是现代模式,哪一种模式都可以。

3、所谓传统,它的范围很大,凡属从古流传至今的主流思想,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思想;而正统思想或者说“正统观念”是属于传统思想中的一种。传承呢?应该可以理解为承袭传统的过程。
您所说的传统是传承+正统,是不正确的。首先,传统和正统可划到一类,是主属关系,是名词;而传承和传统正统根本不是一家人,是动词。
我们可以说传承传统+正统,而不能说传统是传承+正统。

4、我们推广抽象艺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5、我之所以觉得它没被普及不是因为大家不把它当正统,而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抽象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来。

6、抽象艺术目前在中国艺术界确实属于被淹没状态,这是事实。

7、具象艺术里面包含抽象艺术,抽象艺术里面包含具象艺术,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需要为此探讨。

8、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会有境界的高低,技术难度的高低,我们似乎不能凭技术难度的高低来判断艺术作品的价值。

9、所谓画家,应该是画画人达到了相当高水准以后的称谓,应该不是任何一个画画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画家的。

10、抽象艺术当今的问题不是艺术家们情感的匮乏,优秀的抽象艺术家是非常多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不仅仅达到视觉上的愉悦,还很有思想境界。

11、有些“工业花布”形式感很强,很好看。。。

12、请您指正、批驳。。。谢谢!学习!敬礼!
 
林建2009 ∶
谢谢马一鹰兄详细的回复,讨论就应该如此,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问题经过不断探讨后总是好处多多,原先所积累的知识得到了有序的整理,并且会因此引发新的问题,做为一个画画的除了专心画画之外,理应善于思考,对于我而言无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您这十二连发过来,真一下子把我给震懵了,看来对付您这种真枪实弹阵势,我得严阵以待啊。让我来逐一“拆弹”回复您的“马十二条”:

马:1、抽象自身的传统很复杂、很深远,光抽象艺术起源于东方还是来源于西方,就可以产生无数的学术论文,我看我们还是免谈吧。呵呵。。。
林:这一点我赞成,先不谈抽象艺术的起源,我们可以谈艺术中“抽象”这一概念的起源,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出自西方,不能这一元素古来就有而否定人家的发现。

马:2、欲把抽象壮大、推广等等,这无所谓传统模式还是现代模式,哪一种模式都可以。
林:同意

马:3、所谓传统,它的范围很大,凡属从古流传至今的主流思想,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思想;而正统思想或者说“正统观念”是属于传统思想中的一种。传承呢?应该可以理解为承袭传统的过程。
您所说的传统是传承+正统,是不正确的。首先,传统和正统可划到一类,是主属关系,是名词;而传承和传统正统根本不是一家人,是动词。
我们可以说传承传统+正统,而不能说传统是传承+正统。
林:其实我并为仔细考虑过”传统“俩字的真正含义,为此我特地查了一下词典: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暂时我还找不到把这俩字拆开的解释(我这里不想节外生枝讨论名词、动词的问题)。您说对了,正统观念属于传统思想中的一种,另外还有非正统、非非正统的等等,正如古典写实属于传统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印象、抽象等等。这就说明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被新的元素所改变,并壮大。就像元、清虽统治了天下却被中原文化融于其中一个道理。

印象派当初也是前卫艺术,换成现在时髦的说法即是当时的”当代艺术“,它与固有的学院派传统是抵触的,现在呢?谁会说印象派是异类?他还不是被大家接受并喜爱,而且融入了艺术教育。即便抽象派(可以暂时把它名为”派“吗)出现地较晚,但也不是早就成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现在大家都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当代艺术“不是成立了”当代艺术院“么?这些就是新异转化为传统的全过程。传统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一切,任何一个渴望被传承的新异都有可能化为传统的一部分。

马: 4、我们推广抽象艺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林:只要有传承自然会得到推广,创新的口号喊了半个多世纪,这当中有人在画种上尝试创新,有人站在艺术史的高度上寻求创新,所以,印象突破了古典、抽象突破了具像、架下突破了架上……

创新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在”创新意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真能找出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么? 创新的意义犹如市场供求,供过于求远不及供不应求有价值。 有时候我觉得传承的价值大于创新,这就像行军打战,要有人冲锋陷阵,也要有人驻守下来巩固政权,要不战争没有丝毫意义。
马: 5、我之所以觉得它没被普及不是因为大家不把它当正统,而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抽象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来。
林:这里有许多因素,今天搞传统写实的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搞传统抽象的也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就连最火的当代艺术也感觉自己站得还不够中心。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马:6、抽象艺术目前在中国艺术界确实属于被淹没状态,这是事实。
林:您大概指的是艺术市场吧,据我所知艺术界搞抽象的还真不少,我的朋友当中就有好多,虽然没有与搞具像的一1:1,但估计2:1还是有的,谈不上被淹没,我觉得已经够多了,因为就作品量而言它和具像是不相上下的。就拿我来说,我是搞传统写实的,年产量10-12幅,而抽象画家一个月,或一星期,或一天都有可能有这个“产量”,不是吗?

插一则小故事:南方有一个公司,聘请了一位美院毕业生,给他一座房子做工作室,另外安排十几个农民工给他做助手,他负责创作,民工完成流水线。他的创作让民工们绷好画布,上底子,任由民工作肌理,期间废纸、胶、头发、丝线、破布、沙子等统统往上涂抹粘合,然后拿各种颜色的油漆泼洒,最后自己在画面上总结性地修理一下就可以了。他们的产品参加过好多艺术博览会,一幅开价三五千,最后一天扫尾500. 一次出货量是以货柜为单位的
。每次展出都有许多艺术学院教授在现场发出感叹:唉!这样叫我们可怎么活呀!

从这个事件上充分体现一个问题,在中国抽象也有市场,尽管买家都看不懂的多。

马: 7、具象艺术里面包含抽象艺术,抽象艺术里面包含具象艺术,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需要为此探讨
林:这个问题你不想探讨我尊重你。

马:8、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会有境界的高低,技术难度的高低,我们似乎不能凭技术难度的高低来判断艺术作品的价值。
林:当然不能凭技术难度来判断艺术的价值,我认为一切绘画艺术皆由技术与思想两大元素组成,相依并存,缺一不可。

马: 9、所谓画家,应该是画画人达到了相当高水准以后的称谓,应该不是任何一个画画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画家的。
林:我赞成

马: 10、抽象艺术当今的问题不是艺术家们情感的匮乏,优秀的抽象艺术家是非常多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不仅仅达到视觉上的愉悦,还很有思想境界。

林:我却认为是非常少的,您认为非常多能列举几位么?

马:11、有些“工业花布”形式感很强,很好看。。。
林:可大多抽象作品也仅仅是好看,没有别的了,还有些爆丑,我说的是大多,不是指全部。

马: 12、请您指正、批驳。。。谢谢!学习!敬礼!
林:非常高兴拆到最后一个”弹“,我对抽象艺术了解并不深,但我却非常喜欢抽象世界里的各种有助于具像写实的新元素,当然,我像大多画写实的一样,偶尔也玩些抽象,您要是不介意我发给您看看,帮忙指点一二!
敬礼!
 
马一鹰 ∶
感谢林建2009兄的精彩言论,我试着与您再次探讨,幸会、学习、敬礼!握手。。。

林:这一点我赞成,先不谈抽象艺术的起源,我们可以谈艺术中“抽象”这一概念的起源,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出自西方,不能这一元素古来就有而否定人家的发现。

马: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以主观方式来表达。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20世纪兴起于欧美。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

林: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被新的元素所改变,并壮大。就像元、清虽统治了天下却被中原文化融于其中一个道理。
印象派当初也是前卫艺术,换成现在时髦的说法即是当时的”当代艺术“,它与固有的学院派传统是抵触的,现在呢?谁会说印象派是异类?他还不是被大家接受并喜爱,而且融入了艺术教育。即便抽象派(可以暂时把它名为”派“吗)出现地较晚,但也不是早就成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现在大家都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当代艺术“不是成立了”当代艺术院“么?这些就是新异转化为传统的全过程。传统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一切,任何一个渴望被传承的新异都有可能化为传统的一部分。

马:赞同您说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传统”,固然有沿续的表现,但它同时也是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活动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是有新的思想文化出现,加入到传统中去。
但是您之后的论述我有不同意见:在您从头到尾的观点中您一直把传统这个概念放大、涵盖,那按您所说的我理解您应该是把历史与传统混淆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发生过的一切事件都会成为历史,但是未必所以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都会成为传统,例如曾经流行风靡过的喇叭裤不能成为传统;所以不是“传统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一切”,而是“历史会包罗、涵盖一切”。
那么印象派、当代艺术、抽象艺术融入了艺术教育,也不意味着它们就会成为传统,只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林:只要有传承自然会得到推广,创新的口号喊了半个多世纪,这当中有人在画种上尝试创新,有人站在艺术史的高度上寻求创新,所以,印象突破了古典、抽象突破了具像、架下突破了架上……
创新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在”创新意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真能找出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么? 创新的意义犹如市场供求,供过于求远不及供不应求有价值。 有时候我觉得传承的价值大于创新,这就像行军打战,要有人冲锋陷阵,也要有人驻守下来巩固政权,要不战争没有丝毫意义。

马:老兄的“印象突破了古典、抽象突破了具象、架下突破了架上”我有不同意见:所谓突破是冲破、超过的意思,印象与古典、抽象与具象、架下与架上完全是六个不同的是流派、领域,不能说印象超过古典,它们是并列前行的,是一个另辟蹊径、另类发展的关系,不能说谁比谁强,每一个流派之中都有精华,每一个流派之中都有糟粕。
要说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大小,我认为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因为眼前的事情、事件判断将来的发展。。。

林:这里有许多因素,今天搞传统写实的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搞传统抽象的也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就连最火的当代艺术也感觉自己站得还不够中心。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马:哈哈哈哈。。。您说的是艺术家个人感受、感觉,我说的是三种艺术形式的整体发展状态、状况。这不是说个人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就是被边缘化的,要讲事实:上至中国美协下至乡镇文化站里面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传统艺术家您应该不会否认吧,可以说传统艺术遍地开花;当代艺术最近几年那么火爆,在艺术市场上一度压倒传统艺术;而抽象艺术呢?它的归属在哪里?吕澎耗资2000多万的“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几百个入选艺术家中有抽象艺术家一人、抽象艺术作品一张吗?抽象艺术不是附属于当代艺术的吗?这样还不叫边缘这叫什么?

林:您大概指的是艺术市场吧,据我所知艺术界搞抽象的还真不少,我的朋友当中就有好多,虽然没有与搞具像的一1:1,但估计2:1还是有的,谈不上被淹没,我觉得已经够多了,因为就作品量而言它和具像是不相上下的。就拿我来说,我是搞传统写实的,年产量10-12幅,而抽象画家一个月,或一星期,或一天都有可能有这个“产量”,不是吗?
在中国抽象也有市场,尽管买家都看不懂的多。

马:我听到您说的这些情况我很高兴,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以后乡镇宾馆不再悬挂迎客松、花开富贵,而是抽象画。呵呵。。。所以您不要担心抽象画过剩,目前的局面还是迎客松、花开富贵过剩、遍布。。。

林:您说抽象艺术当今的问题不是艺术家们情感的匮乏,优秀的抽象艺术家是非常多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不仅仅达到视觉上的愉悦,还很有思想境界。我却认为是非常少的,您认为非常多能列举几位么?

马:哈哈哈。。。老兄把抽象艺术家全部否定了,打击面太大,不过我尊重您的个人见解。。。
说个故事:
清晨,云雾缭绕朦朦胧胧。
“要都是雾该多美”。阿妙说。
“要都是云才更美”。阿糊说。
阿妙问禅师,禅师同意“迷漫的雾比云美”。
阿糊不服气也问禅师,禅师说:“有气势的云比雾美”。
小沙弥疑惑了问禅师,禅师说:“你说的也很美”。
哈哈哈。。。
 
彭朝 ∶
林建兄好,老兄的文章果然犀利。能在雅昌遇到老兄这样的高手,实乃一大幸事。首先且先向老兄问好,握手!!!其次,关于兄回复一鹰兄之观点,在下亦有些许不同之看法,还望兄台指正。

“抽象艺术在中国已经很普及了,抽象相对的是具象,怎么会跟当代,传统搞到一块去了呢?自康定斯基之后抽象早已成为了一种传统了,而当代艺术中也有很多的抽象形式。当代艺术是什么?那是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你看今天还有人再提及前卫艺术吗?”

1.关于所谓的“抽象艺术在中国已经很普及了”这一观点,兄所提及之“普及”,仅仅只不过是一种“认知”理念上的普遍的“知道”。那么这种单纯的所谓的“了解”,与“懂得欣赏”并学会去“欣赏”是两个层面上的不同的“认知程度”。我们不能说人们“了解”了,就代表其已经“理解”了。狭义的“普及”仅仅只是单纯的“知道”,但还尚未达到“了解”的程度。而当下中国抽象艺术的普及运动,所针对的,并非兄所言之“普遍的知道”,而是更深层次的去学会“欣赏”,从更深层次上去实现其对于“抽象艺术”的接纳于认知。普及的不是这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种“认知方法”。

2.“抽象相对的是具象,怎么会跟当代,传统搞到一块去了呢?”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广义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其本身就属于“具象”的范畴之中。首先我们不能将所谓的“具象艺术”与“当代”“传统”等定义完全的割裂。这里所引用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狭义的表述理念了。其核心之本质,以仅仅是特指的某些狭义的形态的表述。即便是兄在后文中所提及的“当代艺术中所存在的抽象形式”,其本质,依然还是依附于所谓的“当代艺术”本体“具象”属性之下的“伪抽象”罢了,其本身亦仅仅只不过是一种用以服务于所谓的“当代艺术”“具象”本质之下的一种单纯的“形式”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抽离艺术”。一鹰兄所提及之“抽象”是广义的纯粹之抽象,而非兄所提及之“形式之抽象”。 故此“抽象”实非彼“抽象”。不可同日而语已。

3.“当代艺术是什么?那是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你看今天还有人再提及前卫艺术吗?”首先,所谓的“当代艺术”,绝非如兄所言,是单纯的“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关于什么是所谓的“当代艺术”,不同的学者亦有不同之看法,但是首先,这种所谓的“当代”,本身仅仅是一种用于表述的“方式”罢了。绝非单纯之“前卫”一语可概其全。

4.关于所谓的“当代艺术”
    首先,我们不能将中国的当下艺术等同于所谓的当代艺术。所谓的“当代”从时间意义上来讲它实际上是由无数的“过去式”的曾经的“当下”艺术所构成。而所谓的当代艺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当代”的范畴明显的带有一定的涵盖性。或者我们可以说这种所谓的“当代”与其将其作为一种艺术术语来表达的时候,其“形容词”的意义远大于作为“名词”的作用。 “当下”这一定义,明显的带有现实性,但对于这个所谓的“当代”,实际上单纯的“当下”尚不足以完全的对这一定义进行完全的诠释。如果说当下艺术就是当代艺术的话,那么在这个所谓的“当下”之前的诸多艺术形式,又应当将其归于何处呢?难道还要将其归纳于“近现代艺术”吗?是不是又会引发所谓“近现代艺术”是否“近现代化”的讨论吗?因此在下以为,所谓的“当代艺术”是不是“当代”的问题,实际上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定位问题,既然所谓的“当代”艺术仅仅只是一种用于表述的概念形式,那么我们就不要将其过分的“名词”化,所谓的“当代艺术”其本质在于“艺术当随时代”。那么在这样一种框架之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总是会有新的“当代”不断地替代旧有的所谓“当代”,而不断的将我们的艺术不停地“当代”下去。

5.关于某些学者提出的所谓的当代艺术的“时间”定位理论。也许或有不妥,如若说将“当代艺术”定位于某一固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实质上还是将“当代艺术”这一概念“名词化”。如果说按照某些学者划分的概念进行分类,那么在这个所谓的“当代”的时间范围之外的艺术又应当将其归属何处?近现代?还是所谓的“现代”?“后现代”?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所谓的“当代”的概念的时候,实际上是对整个艺术发展概念进行新的定位与诠释。那么这样用时间概念进行的划分是不是也有些“一刀”之嫌呢?

6.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与审美取向,单纯的说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东方翻版,实际上是不确切的,或许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的发展曾经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当时所谓“现代”“后现代”艺术之影响。但中国的所谓“现代艺术”决不能等同于西方之“现代”“后现代”。更不是其单纯的翻版。中国的现代艺术所谓的“现代”更多的是针对于中国本身艺术形式的进化,这种“当代”与“现代”是相对于中国原有艺术流派,类别而言的。其“当代”与否与西方之“当代”“现代”从时间意义上没有任何可比性,它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审美思维进化方式上的截然不同的“现代化”的产物。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有其独有的进化理念与发展轨迹,因此中国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之发展的所谓“探索”仅仅是满足于中国当代艺术自身发展之需要。而绝非其理由。

7.关于所谓的新潮美术、前卫艺术、实验艺术、先锋艺术的反传统之说
首先,这种所谓的“反传统”并不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原有审美价值体系的完全颠覆与批判,其实质是批判性的对于原有审美价值理念体系进行全新的诠释。反的目的是更好的进行继承与发展。通则痛,不痛则不通。这实际上是中国原有审美传统病入膏肓之后美术界的绝地反击。当这一时代的所谓的“前卫艺术”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他们不也变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之中的新“传统”了吗?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新潮”“前卫”“实验”“先锋”甚至是我们喋喋不休的所谓的“当代”“现代”“后现代”实际上总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去式”的“曾经”的东西而变成所谓的“传统”。然后一定还会有新的“现代”“先锋”“前卫”们不断地出现,不停地将这些曾经的“现代”“先锋”“前卫”推翻,打到,甚至是丢弃。从而形成新的“传统”。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能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所谓“当代”之艺术才能够真正的生生不息。所以说所谓的“当代艺术”,绝非单纯的所谓“前卫”一语就可完全代指。

以上,亦仅仅是在下针对老兄此文之第一段,所写之感慨。在下学识浅薄,仅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兄台批评指正。问候老兄,握手!!!
 
林建2009 ∶
现在不但遇见马一鹰,又来一个彭朝,呵呵!我有点应接不暇了。客套话我就先免掉啦,直接进入话题。(两位仁兄回复文章附下文)

回复彭朝兄
1.“当代艺术”这个名词应该是85运动之后几年才被普及的,该名称还是源自于美国的,曾经在60年代他们把抽象表象艺术定名为“美国艺术”,后来发现欲打造超级世界中心, 要先文化称霸世界,所以他们悄悄地把美国式的前卫性艺术悄悄地改名为“当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当代性”, 消除狭隘的地域性,被模糊了概念的美式艺术在传播与推广中更容易让外国艺术家所接受(这些是有据可查的)。

        我们姑且先抛开艺术与政治之间的纠葛,就当代艺术本身我认为它对于艺术史是十分有价值的,它开拓了诸多创新的可能,即便它源自美国。
        
        就彭朝兄这一句:“广义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其本身就属于“具象”的范畴之中。”我认为您对当代艺术欠了解。其实中国真正能列入当代艺术范畴的艺术家没有几个,我来大略列举一下:黄永砯、王广义、谷文达、蔡国强、艾未未、丁乙、方力均、张晓刚、周春芽、岳敏君等。这里面不见得是以具像的条件来归纳“当代”的吧。这个问题就此点到为止。

2.“ 关于所谓的“抽象艺术在中国已经很普及了”这一观点,兄所提及之“普及”,仅仅只不过是一种“认知”理念上的普遍的“知道”。”彭朝兄这句话不知是站在美术界角度说的呢?还是站在收藏界的角度说的?如果说您是站在收藏界的角度来说,我赞同,您要是站在美术界角度来说我可不赞同哦!

回复马一鹰兄

1.有些观点我们无法达成一致没关系,先搁置一边,不必理会。

2.但很重要的几点我可要反驳您哦!您说:“ 这不是说个人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就是被边缘化的,要讲事实:上至中国美协下至乡镇文化站里面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传统艺术家您应该不会否认吧,可以说传统艺术遍地开花;当代艺术最近几年那么火爆,在艺术市场上一度压倒传统艺术;而抽象艺术呢?它的归属在哪里?”

        您为什么总爱把抽象艺术从当代与传统中剥离开来呢?我举个例子吧,您对抽象艺术如此热衷,丁乙您一定不陌生,他的画是不是属于抽象艺术?属不属于当代艺术?

        我们专指的抽象与具像只不过是绘画艺术里的两大艺术型式特征,它们既可以融入传统,也可融入当代。我想假如有一天抽象艺术市场也火爆了,绝不会有人说,抽象艺术火了、当代艺术火了,我们具像艺术归属哪里?

        另外,您或许不知道,据我了解现在的文化馆乃至中小学美术老师们玩抽象的多了去了。
        

3.还有您说:“   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以后乡镇宾馆不再悬挂迎客松、花开富贵,而是抽象画。呵呵。。。所以您不要担心抽象画过剩,目前的局面还是迎客松、花开富贵过剩、遍布。。。”我不知道兄台生活在哪个城市,我在上海的公共场所看到墙上悬挂的抽象画大大地多于具像的,迎客松之类上海是找不到了,但我在陕西一些小餐馆里倒是看他们还在悬挂,而且是崭新的挂图。

4.今天艺术界可谓人才“挤挤”,每年各大院校都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入“艺术家”,这么庞大的艺术群体恐怕是空前的,我认为抽象艺术家中优秀的非常少,不为过也!不但抽象的少,具像也少啊!(先申明,我自认也属于泛泛之流)

我知道我们的“论战”远远还没结束,还有许多问题可以探讨,欢迎两位继续向我“投弹”!嘻嘻!

另外我也附上一则小故事

当年六祖在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
;幡动。慧能曰:非幡动,非风动,仁者心动。

以下马、彭两位原文

        •        彭朝 20分钟前
林建兄好,老兄的文章果然犀利。能在雅昌遇到老兄这样的高手,实乃一大幸事。首先且先向老兄问好,握手!!!其次,关于兄回复一鹰兄之观点,在下亦有些许不同之看法,还望兄台指正。
        •       
        •        “抽象艺术在中国已经很普及了,抽象相对的是具象,怎么会跟当代,传统搞到一块去了呢?自康定斯基之后抽象早已成为了一种传统了,而当代艺术中也有很多的抽象形式。当代艺术是什么?那是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你看今天还有人再提及前卫艺术吗?”
        •       
        •        1.关于所谓的“抽象艺术在中国已经很普及了”这一观点,兄所提及之“普及”,仅仅只不过是一种“认知”理念上的普遍的“知道”。那么这种单纯的所谓的“了解”,与“懂得欣赏”并学会去“欣赏”是两个层面上的不同的“认知程度”。我们不能说人们“了解”了,就代表其已经“理解”了。狭义的“普及”仅仅只是单纯的“知道”,但还尚未达到“了解”的程度。而当下中国抽象艺术的普及运动,所针对的,并非兄所言之“普遍的知道”,而是更深层次的去学会“欣赏”,从更深层次上去实现其对于“抽象艺术”的接纳于认知。普及的不是这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种“认知方法”。
        •       
        •        2.“抽象相对的是具象,怎么会跟当代,传统搞到一块去了呢?”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广义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其本身就属于“具象”的范畴之中。首先我们不能将所谓的“具象艺术”与“当代”“传统”等定义完全的割裂。这里所引用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狭义的表述理念了。其核心之本质,以仅仅是特指的某些狭义的形态的表述。即便是兄在后文中所提及的“当代艺术中所存在的抽象形式”,其本质,依然还是依附于所谓的“当代艺术”本体“具象”属性之下的“伪抽象”罢了,其本身亦仅仅只不过是一种用以服务于所谓的“当代艺术”“具象”本质之下的一种单纯的“形式”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抽离艺术”。一鹰兄所提及之“抽象”是广义的纯粹之抽象,而非兄所提及之“形式之抽象”。 故此“抽象”实非彼“抽象”。不可同日而语已。
        •       
        •        3.“当代艺术是什么?那是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你看今天还有人再提及前卫艺术吗?”首先,所谓的“当代艺术”,绝非如兄所言,是单纯的“换了外衣的前卫艺术”。关于什么是所谓的“当代艺术”,不同的学者亦有不同之看法,但是首先,这种所谓的“当代”,本身仅仅是一种用于表述的“方式”罢了。绝非单纯之“前卫”一语可概其全。
        •       
        •        4.关于所谓的“当代艺术”
        •            首先,我们不能将中国的当下艺术等同于所谓的当代艺术。所谓的“当代”从时间意义上来讲它实际上是由无数的“过去式”的曾经的“当下”艺术所构成。而所谓的当代艺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当代”的范畴明显的带有一定的涵盖性。或者我们可以说这种所谓的“当代”与其将其作为一种艺术术语来表达的时候,其“形容词”的意义远大于作为“名词”的作用。 “当下”这一定义,明显的带有现实性,但对于这个所谓的“当代”,实际上单纯的“当下”尚不足以完全的对这一定义进行完全的诠释。如果说当下艺术就是当代艺术的话,那么在这个所谓的“当下”之前的诸多艺术形式,又应当将其归于何处呢?难道还要将其归纳于“近现代艺术”吗?是不是又会引发所谓“近现代艺术”是否“近现代化”的讨论吗?因此在下以为,所谓的“当代艺术”是不是“当代”的问题,实际上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定位问题,既然所谓的“当代”艺术仅仅只是一种用于表述的概念形式,那么我们就不要将其过分的“名词”化,所谓的“当代艺术”其本质在于“艺术当随时代”。那么在这样一种框架之下,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总是会有新的“当代”不断地替代旧有的所谓“当代”,而不断的将我们的艺术不停地“当代”下去。
        •       
        •        5.关于某些学者提出的所谓的当代艺术的“时间”定位理论。也许或有不妥,如若说将“当代艺术”定位于某一固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实质上还是将“当代艺术”这一概念“名词化”。如果说按照某些学者划分的概念进行分类,那么在这个所谓的“当代”的时间范围之外的艺术又应当将其归属何处?近现代?还是所谓的“现代”?“后现代”?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所谓的“当代”的概念的时候,实际上是对整个艺术发展概念进行新的定位与诠释。那么这样用时间概念进行的划分是不是也有些“一刀”之嫌呢?
        •       
        •        6.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与审美取向,单纯的说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东方翻版,实际上是不确切的,或许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的发展曾经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当时所谓“现代”“后现代”艺术之影响。但中国的所谓“现代艺术”决不能等同于西方之“现代”“后现代”。更不是其单纯的翻版。中国的现代艺术所谓的“现代”更多的是针对于中国本身艺术形式的进化,这种“当代”与“现代”是相对于中国原有艺术流派,类别而言的。其“当代”与否与西方之“当代”“现代”从时间意义上没有任何可比性,它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审美思维进化方式上的截然不同的“现代化”的产物。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有其独有的进化理念与发展轨迹,因此中国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之发展的所谓“探索”仅仅是满足于中国当代艺术自身发展之需要。而绝非其理由。
        •       
        •        7.关于所谓的新潮美术、前卫艺术、实验艺术、先锋艺术的反传统之说
        •            首先,这种所谓的“反传统”并不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原有审美价值体系的完全颠覆与批判,其实质是批判性的对于原有审美价值理念体系进行全新的诠释。反的目的是更好的进行继承与发展。通则痛,不痛则不通。这实际上是中国原有审美传统病入膏肓之后美术界的绝地反击。当这一时代的所谓的“前卫艺术”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他们不也变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之中的新“传统”了吗?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新潮”“前卫”“实验”“先锋”甚至是我们喋喋不休的所谓的“当代”“现代”“后现代”实际上总有一天都会成为“过去式”的“曾经”的东西而变成所谓的“传统”。然后一定还会有新的“现代”“先锋”“前卫”们不断地出现,不停地将这些曾经的“现代”“先锋”“前卫”推翻,打到,甚至是丢弃。从而形成新的“传统”。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能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所谓“当代”之艺术才能够真正的生生不息。所以说所谓的“当代艺术”,绝非单纯的所谓“前卫”一语就可完全代指。
        •       
        •        以上,亦仅仅是在下针对老兄此文之第一段,所写之感慨。在下学识浅薄,仅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兄台批评指正。问候老兄,握手!!!
        •       
编辑 删除
林建2009 1分钟前
彭朝: 林建兄好,老兄的文章果然犀利。能在雅昌遇到老兄这样的高手,实乃一大幸事。首先且先向老兄问好,握手!!!其次,关于兄回复一鹰兄之观点,在下亦有些
欢迎彭朝先生加入讨论行列,您的文理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没想到我与马一鹰先生的一段讨论能引出您来,真的倍感荣幸!对于您的一些论点我有些不同意见,待我择时给予回复。我加入雅昌不久,先前看到许多人为讨论起了不必要的争执,所以一直对加入讨论有所惧怕,现在好了,遇到你们两位君子可谓是真有缘。谢谢!
马一鹰 3小时前
林建2009: 谢谢马一鹰兄详细的回复,讨论就应该如此,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问题经过不断探讨后总是好处多多,原先所积累的知识得到了有序的整理,并且会因此引发新的问题,
感谢林建2009兄的精彩言论,我试着与您再次探讨,幸会、学习、敬礼!握手。。。

林:这一点我赞成,先不谈抽象艺术的起源,我们可以谈艺术中“抽象”这一概念的起源,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出自西方,不能这一元素古来就有而否定人家的发现。

马: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以主观方式来表达。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20世纪兴起于欧美。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

林: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被新的元素所改变,并壮大。就像元、清虽统治了天下却被中原文化融于其中一个道理。
印象派当初也是前卫艺术,换成现在时髦的说法即是当时的”当代艺术“,它与固有的学院派传统是抵触的,现在呢?谁会说印象派是异类?他还不是被大家接受并喜爱,而且融入了艺术教育。即便抽象派(可以暂时把它名为”派“吗)出现地较晚,但也不是早就成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现在大家都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当代艺术“不是成立了”当代艺术院“么?这些就是新异转化为传统的全过程。传统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一切,任何一个渴望被传承的新异都有可能化为传统的一部分。

马:赞同您说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传统”,固然有沿续的表现,但它同时也是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活动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是有新的思想文化出现,加入到传统中去。
但是您之后的论述我有不同意见:在您从头到尾的观点中您一直把传统这个概念放大、涵盖,那按您所说的我理解您应该是把历史与传统混淆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发生过的一切事件都会成为历史,但是未必所以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都会成为传统,例如曾经流行风靡过的喇叭裤不能成为传统;所以不是“传统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一切”,而是“历史会包罗、涵盖一切”。
那么印象派、当代艺术、抽象艺术融入了艺术教育,也不意味着它们就会成为传统,只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林:只要有传承自然会得到推广,创新的口号喊了半个多世纪,这当中有人在画种上尝试创新,有人站在艺术史的高度上寻求创新,所以,印象突破了古典、抽象突破了具像、架下突破了架上……
创新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在”创新意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真能找出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么? 创新的意义犹如市场供求,供过于求远不及供不应求有价值。 有时候我觉得传承的价值大于创新,这就像行军打战,要有人冲锋陷阵,也要有人驻守下来巩固政权,要不战争没有丝毫意义。

马:老兄的“印象突破了古典、抽象突破了具象、架下突破了架上”我有不同意见:所谓突破是冲破、超过的意思,印象与古典、抽象与具象、架下与架上完全是六个不同的是流派、领域,不能说印象超过古典,它们是并列前行的,是一个另辟蹊径、另类发展的关系,不能说谁比谁强,每一个流派之中都有精华,每一个流派之中都有糟粕。
要说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大小,我认为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因为眼前的事情、事件判断将来的发展。。。

林:这里有许多因素,今天搞传统写实的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搞传统抽象的也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就连最火的当代艺术也感觉自己站得还不够中心。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马:哈哈哈哈。。。您说的是个人感受、感觉,我说的是三种艺术形式的整体发展状态、状况。这不是说个人觉得自己被边缘化就是被边缘化的,要讲事实:上至中国美协下至乡镇文化站里面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传统艺术家您应该不会否认吧,可以说传统艺术遍地开花;当代艺术最近几年那么火爆,在艺术市场上一度压倒传统艺术;而抽象艺术呢?它的归属在哪里?吕澎耗资2000多万的“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几百个入选艺术家中有抽象艺术家一人、抽象艺术作品一张吗?抽象艺术不是附属于当代艺术的吗?这样还不叫边缘这叫什么?

林:您大概指的是艺术市场吧,据我所知艺术界搞抽象的还真不少,我的朋友当中就有好多,虽然没有与搞具像的一1:1,但估计2:1还是有的,谈不上被淹没,我觉得已经够多了,因为就作品量而言它和具像是不相上下的。就拿我来说,我是搞传统写实的,年产量10-12幅,而抽象画家一个月,或一星期,或一天都有可能有这个“产量”,不是吗?
在中国抽象也有市场,尽管买家都看不懂的多。

马:我听到您说的这些情况我很高兴,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以后乡镇宾馆不再悬挂迎客松、花开富贵,而是抽象画。呵呵。。。所以您不要担心抽象画过剩,目前的局面还是迎客松、花开富贵过剩、遍布。。。

林:您说抽象艺术当今的问题不是艺术家们情感的匮乏,优秀的抽象艺术家是非常多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不仅仅达到视觉上的愉悦,还很有思想境界。我却认为是非常少的,您认为非常多能列举几位么?

马:哈哈哈。。。老兄把抽象艺术家全部否定了,打击面太大,不过我尊重您的个人见解。。。
说个故事:
清晨,云雾缭绕朦朦胧胧。
“要都是雾该多美”。阿妙说。
“要都是云才更美”。阿糊说。
阿妙问禅师,禅师同意“迷漫的雾比云美”。
阿糊不服气也问禅师,禅师说:“有气势的云比雾美”。
小沙弥疑惑了问禅师,禅师说:“你说的也很美”。
哈哈哈。。。
 
马一鹰 ∶
我也先免掉客套话,直接进入话题:

林建2009:您为什么总爱把抽象艺术从当代与传统中剥离开来呢?我举个例子吧,您对抽象艺术如此热衷,丁乙您一定不陌生,他的画是不是属于抽象艺术?属不属于当代艺术?

马一鹰:不是我总爱把抽象艺术从当代与传统中剥离开来,而是抽象艺术事实上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甩离在圈外。
我非常佩服林建兄的是:一、您很关心艺术界动态;二、您很会找证据;您把丁乙推出来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入选吕澎耗资2000多万的“改造历史当代艺术展”的抽象艺术家,但是如此庞大的当代艺术展光一个丁乙就能代表抽象艺术这么一个庞大的艺术形式〔流派〕吗?不说这次当代艺术展抽象艺术家应该占一半比例,至少上百个名额是应该有的。

林建2009:我们专指的抽象与具象只不过是绘画艺术里的两大艺术形式,它们既可以融入传统,也可融入当代。

马一鹰: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抽象与具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是很难互相融入的,只能相互吸收对方养分、相互学习对方精粹、相互往不同的方向发展。

林建2009:我想假如有一天抽象艺术市场也火爆了,绝不会有人说,抽象艺术火了、当代艺术火了,我们具象艺术归属哪里?

马一鹰:哈哈哈。。。您这句话说到点上了,我们推动抽象艺术的发展就是希望看到有一天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找不到归属!当然我这是开玩笑的,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所以我仅仅提出“抽象艺术应该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林建2009:另外,您或许不知道,据我了解现在的文化馆乃至中小学美术老师们玩抽象的多了去了。

马一鹰:这是大好事。

林建2009:还有您说:“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以后乡镇宾馆不再悬挂迎客松、花开富贵,而是抽象画。呵呵。。。所以您不要担心抽象画过剩,目前的局面还是迎客松、花开富贵过剩、遍布。。。”我不知道兄台生活在哪个城市,我在上海的公共场所看到墙上悬挂的抽象画大大地多于具象的,迎客松之类上海是找不到了,但我在陕西一些小餐馆里倒是看他们还在悬挂,而且是崭新的挂图。

马一鹰:我1986年至1990年在中央工艺上学,1991年至今一直生活在深圳,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两个生活在大都市就瞎子摸象、以点盖面啊。中国是很大的。呵呵。。。

林建2009:今天艺术界可谓人才“挤挤”,每年各大院校都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入“艺术家”,这么庞大的艺术群体恐怕是空前的,我认为抽象艺术家中优秀的非常少,不为过也!不但抽象的少,具象也少啊!(先申明,我自认也属于泛泛之流)

马一鹰:兄台不必为此担忧,“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最终会有金子浮出水面,当然也会有金子被埋没,说到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谢谢!致礼!握手。。。
 
萧也 ∶
在西方流传一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什么意思呢?人类冥思苦想找到的所谓真理,只不过是自以为是、自做多情。
自古以来,每一位思想家、科学家都认为自己找到了终极真理,那到底谁的是真理呢?当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是人类欢呼找到终极真理了,牛顿骄傲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结果几十年后,量子力学发现物质到了很小的质量状态时不是按万有引力定律运动的,物质到了微小状态时是一种自由的运动状态。
如此看来,每一种理论不管你多么完美,都只是看到了真理的一个点,不可能是全部,艺术说到底是一种精神表达,精神总是主观的,是一种自由状态,不可能有一种理论能够论证所有的艺术现象;而且论证总是带有主观意向性的,是一种主观的价值认定,无所谓对错,其实争论也设什么意义,只不过人都有一种表达、争论的天性,争论有时也能产生乐趣。
虽然任何理论都不是真理,但我们必须选择一种,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每种理论都只是个人选择而己,不必太认真。
当代艺术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一种特有的艺术精神状态和艺术价值认定的表达,特指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精神背景的艺术形态。这个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艺术主张是彻底地反传统、颠覆传统。
反传统首先是观念上的,就是把“什么是艺术、艺术是用来干什么的”的传统认识颠覆了,于是就产生了与这种观念呼应的反常的艺术形式和形态。
如果当代艺术是个时间概念,那么与当代艺术同时发生的国画、油画等所有艺术都是当代艺术了,很显然不是这样的。抽象艺术不管从发生的时间,还是从其对艺术的价值认定方面看都不可能是当代艺术∶一是抽象艺术发生于一百年前,第二是抽象艺术的指向始终是审美的,不管形式怎么变化,其艺术精神不变。
至于说格林柏格的理论过时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人的基本需要与本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与唐朝的人的需要方面没有任何不同。
不能因为后面的人发现了量子力学就说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无用了,牛顿的理论在证明宏观的大天体运动状态时仍然有效,任何一种曾经有效的理论都永远有效,这里只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你喜欢谁选择谁是你的自由。
到目前为止,抽象艺术理论没有任何人能超越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与格林柏格。
抽象艺术目前在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原地踏步状态,中国的抽象艺术更是一种模仿状态。
中国的抽象艺术要想有自己的内在精神和艺术形态,只有在自己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之中融进西方的活性成份,蓄养成一种大东方精神,才能实现抽象艺术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是一种包容古今、东、西所有活性艺术精神成份的稳步向前,是一种向往肯定的否定之否定。
 
林建2009 ∶
回复马一鹰兄之三

1、总结一下,有一个观点我们无法统一,现在只能继续搁置:

      我认为抽象同具象一样,是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中的相对型式与主要元素之一,是主从关系。

      您则认为抽象艺术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是并列关系。

      还有您认为抽象与具象是无法否相互融入的问题,我也无法赞同。我认为那是完全可行的,就简单的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毕卡索”,他的作品就不是完全抽象的,起码那些鼻子眼睛五官错位的元素就是具像元素,那可不只是互相学习与吸收可以解释的。

2、以我浅识,试说“丁乙”。

您所说的“吕澎事件”我并不知晓,我也不知道吕澎是谁(为此我可以去试着查资料),但没关系,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只要知道丁乙就够了。

许多人评论说丁乙的作品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冷静,广大的空间感,还有什么心灵的痕迹等等,总之许多艺术评论界的习惯性套路语言能用得都用上了,可最终结果是令人发笑的,他们都停留在艺术传统的欣赏习惯上,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他的作品传统审美因素是很少的,就是一块手绘的“工业花布”,但他的价值却要站在艺术史的高度上去看待。

如果说赵无极的抽象代表了把抽象画传统审美推向一个极致,丁乙的价值则在于他创造了艺术史上的不大不小的一个人的运动。现代艺术中的“极少性”价值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创造了一种完完全全背离传统的、极端又固执的、唯一又可行的独立绘画形式。极少性是不可重复的,自从有了丁乙,国内乃至国际上有许多艺术家也在效仿这种貌似“单一符号复制”的风格,丁乙画十字,他们就画圈圈、画点点、画排线等等,这些做法无疑等同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因为“极少数”的特性就是无法模仿,艺术运动更是不可模仿。所以,丁乙这个人,绝顶聪明。在中国能和他有一拼的抽象艺术家没有,国外当下也没有。

3、另外我想再补充一点,抽象艺术不是艺术的终极,抽象艺术家团体在某些场合遭冷遇并不表示抽象艺术遭了冷遇,更不存在抽象艺术是后娘养的之说。我也常听具像写实的画家们说抽象很容易,具象绘画已经包含了抽象元素,这一点我也是反对的,就像在我的一次个展上曾遇到这样一位国画家,她说只有国画才能表达情感。这些都属于艺术界的“小地方主义”,我喜欢引用一个比喻,金字塔的顶端是同一个点,两条线越是往下延伸,越是看得见距离。无论哪一类艺术,当走到该有的高度时,才会发现,其实,万法归一。
 
马一鹰 ∶
亲爱的、尊敬的林建2009兄,您好!看来我们的探讨真的要暂时停下来了。因为:
1、“抽象艺术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是并列关系”的问题搁置了。

2、“抽象与具象是无法否相互融入”的问题搁置了。

3、“丁乙”的问题我也想搁置一下,因为我没怎么过分关注他。

4、关于“吕澎”的问题您如果把资料查清楚,有兴趣和我继续探讨,我非常欢迎,随时恭候。

5、抽象艺术肯定不是艺术的终极。您常听具象写实的画家们说抽象很容易,其实我也常听抽象艺术家说具象写实很容易。

6、如果您站到一个哲学、宗教、历史的高度,肯定是万法归一。但是我们通常所探讨的一些问题是可感知的、可凝望的、近距离的,所以是能够发现异同、寻求差距、并驾齐驱的,世间很多事情〔不站到哲学、宗教、历史的高度〕只会平行不会相交,更加不会彻底地归一。最低限度有探讨余地。。。。。。

哈哈哈。。。很开心和您度过了一场愉快的探讨之旅,真的非常感谢!继续恭候!敬礼!握手。。。
 
彭朝 ∶
林建兄好。
1,关于林建兄的“当代艺术”这个名词应该是85运动之后几年才被普及的,该名称还是源自于美国的,曾经在60年代他们把抽象表象艺术定名为“美国艺术”的论点,在下稍有不同之看法。第一,在此地我们所探讨的,是中国本土的所谓的“名词化”了的所谓的“当代艺术”。这里的这个所谓的“当代艺术”与老兄所提及的所谓的“美国艺术”,存在观念性的混淆。不能因为其本身的这个所谓的“当代艺术”的代指表述,就将所谓的“当代艺术”禁锢,停滞化。为什么一定要以什么所谓的“有据可查”的所谓的“证据”,就将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人为的停滞在所谓的“85年代”这一细小框架之内呢?当代之当代,在于其并不断的自身的“当代化”的进化进程,怎么可以因为所谓的一句“源自何方”就将其划归为所谓的“哪一国之艺术”呢?又怎么可以因为这所谓的“地域局限”而将所谓的“当代艺术”完全的以所谓的“他们”的认知理念来解读呢?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因为所谓的“他们悄悄地把美国式的前卫性艺术悄悄地改名为“当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当代性”, 消除狭隘的地域性”这一单一的所谓的论据,就将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按照所谓的“他们”的评介标准而与所谓的“前卫艺术”混为一谈。
 
2,所谓的中国的本土“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具象化倾向”。老兄的理解略有偏颇。这种所谓的“倾向”本身,并不是中国本土艺术发展自我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是当下中国美术体系内人为的形成的这种所谓的“当代”以及“传统”的认知倾向。因此这里的所谓的“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这两个词语本身,是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语境之下所特指的一种表述。万不可将这种广义的“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同狭义的特指相混淆。
 
3,中国的抽象绘画的普及化运动,所普及的,在下在前文中已经叙述过了,是一种认知方式,而不是绘画形态。对于这种对于“抽象艺术”的正确的解读,不仅仅单纯特指所谓的“收藏家”,艺术家本身也必然需要确立这样的一种所谓的正确的“认知方式”。而不应当单纯的以所谓的“人为的”方式将其强加于那一群体。不是站在哪一个角度而言的,而是一种对于“真理”本身的普及化运动。
 
林建兄提出的关于“抽象同具象一样,是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中的相对型式与主要元素之一,是主从关系。”的这一观点。本身就已经先入为主的将所谓的“抽象艺术”的界定,定位于一种所谓的“主从关系”之中了,这种观点本身实际上亦正是当下中国美术界对于中国本土的“抽象艺术”认知上的一种“误区”。林建兄对于“抽象艺术”的基本理念,依然还是将其单纯的作为一种所谓的“形式于元素”来看待。而并非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态”来进行解读。这也是一鹰兄与林建兄在观念上最大的相左之处。
 
抽象艺术的普及化运动,本身正是要纠正类似于林建兄所提及之将“抽象艺术”作为一种所谓的“形式”与“要素”的一系列的错误的认知观点。而前文中在下所提及的所谓的“名词化了的当代艺术与所谓的传统艺术”,本身也正是构建于这种类似的将抽象艺术“从属化”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人为的所谓的“表述”。既然所谓的“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本身就已经将抽象理解为一种单纯的所谓的“形式”与“元素”了,这样的基本认知上的“具象化”倾向难道还不明显吗?当林建兄将所谓的“抽象艺术”与“当代艺术”“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一种荒谬的“主从关系”之中的时候,那么其对于将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态来考虑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理解了。所谓的“抽象艺术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以及所谓的“抽象与具象是无法否相互融入”的问题,其核心之本质依然还是这种关于“抽象艺术”本身定位的问题。
 
我想我们此次之讨论,不妨将这一系列的问题,先不要搞得这么复杂,不妨将其他的问题先放一放,先来解决一下这种关于抽象艺术究竟是所谓的“当代”的一种从属关系的附属品,还是应当独立于其之外而与其并存?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他的问题,我想也就迎刃而解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