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艺术进行时之——王小箭∶对抗中的“主流”与“边缘”

更新时间:2010-09-01 14:46:28 编辑:janet 浏览量:227

王小箭/文  

我认为任何展览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艺术家,特别是边缘艺术家,包括像费大为在尤伦斯做的那个展览。他不以任何官方名义甚至也不能算“江湖”,他的身份相对来说比较游离,但是如果硬要分类的话,那他应该算是江湖主流里边的。我觉得从操作层面上来讲,这个只能由其他批评家或者是北京以外的批评家、策展人去覆盖另一部分。

其实北京也有很多非主流艺术家,宋庄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塞尚曾经被漠视、被忽视,但后来却成为主流,包括印象派也都不喜欢塞尚,也不喜欢梵高和高更,他们之间也是“相对”的边缘和中心。比如塞尚就成了现代艺术之父,另外两个就没有。根据后期的发展,特别是包豪斯引领的一种设计潮流,使得整个世界都被几何化了,所以他当时就是无人能比,但是跟他同期的杜尚又被埋没,又成为边缘。西方后现代出现之后,又去追认杜尚,所以我只能说,可能历史是有偏见的,我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如果上帝是公平的话,历史最终也应该是公平的。

很多艺术家离世之后,大家才会发现他们的价值。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的社会更公平,因而被埋没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被发现的机会就越来越多。

85就有一种裹胁的力量,在群体里边有一种核心的人物,他具有裹胁边缘人物的力量。所以主流一定有边缘,并且对边缘有一种牵引力。因为边缘是被代理的,谁也不愿意成为被代理人,谁都愿意成为代理人,但是这个情况就变成你只有在被代理的情况下,才能在社会上生存有效,艺术家很愿意被画商代理,这个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关于他们作品的陈述,他们有时候自己不说,而是被批评家代理,要求你给他一个更好的说法,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跟中心有一种相对抗的明确力量,那么被谁代理呢,就有区别了。

我在那次王林做的“中国性”的展览上也提到了现在当代艺术或者说是主流外的艺术的一个处境,可以说是“招安”,但是我用了另外一个词就是“被纳妾”,我觉得比“招安”好。“纳妾”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处于合法与非法之间,没有美协的主流,但是又比完全不入流的具有合法性。它是一种中间状态,那么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他可以“撒娇”,撒娇可以说存在各种各样的反面意见。但是我不是说否定这种看法,我也很赞成振臂一挥。

实际上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知识分子独立性差,延伸到整个人民的独立性差。但是整体而言,整体人民的独立性都差,不可能使得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特别强。就像大家都不愿意出头,一个人出头的风险就非常大。

往往都是边缘成为主流,在不断地消解更新文化中心。反过来说,如果你不跟中心对抗,你也长不大,你也强大不了。假使你要让自己强大起来,最好就是找个更强大的对象去博弈。

社会是变迁的,历史也是变迁的,那么艺术肯定也在变迁。不管是主流还是非主流都有一个兴盛和衰亡的过程。

中西对抗——刚开始认为西洋画“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当时能接触到的外国艺术家就是郎世宁。郎世宁的风格是受中国的影响,当然也影响了中国的一些艺术家。但是中国的态度还是以我为主,仍旧认为他们不入画品。到后来,鸦片战争等等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新国画和老国画的冲突、西画和中国画的冲突。这里面已经不存在主流和非主流的冲突了。就像军阀混战一样,你很难说谁是主流谁是支流。

从整体上看,洋务运动以来的中国美术史大致可以分为西化、苏化、再西化三个阶段。从洋务运动到49年总体上是西化,49年到76年总体上是苏化,改革开放至今总体上是再西化。在中国全面落后并力争摆脱落后的国情下,这完全是必然的。需要指出的是,缺少创作自由的苏化时期与长期分裂动乱后全民追求统一、稳定、富强有直接关系,在这种追求中,创作自由让位于大一统风格几乎是必然的。当国家与艺术的大一统都发展到极致的时候,负面作用便突出出来,于是创作自由、思想自由和自由经济同时开始抬头。

民间的美术不可能成为中心,因为主流和边缘之间是要能对话也能对抗的,边缘的力量要比这些强大的多,这些连边缘都不是,他们是散落的。民间美术自从有文人介入之后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民间美术的精神是可以被接受的,就是说他们并不是那么焦虑,也不会被成功与否折磨,而是在自娱自乐。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