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古宅里雕刻“三百六十行”

更新时间:2010-07-20 09:07:44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彭年 编辑:janet 浏览量:184

昨日,李三汉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彭年 摄

    本报讯(记者彭年)原来的武汉新华仪表厂旧址,现在成了艺术雕刻空间。昙华林90号300平方米的古宅,在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李三汉的改造下,成了艺术创作基地。青砖灰瓦、飞檐木门、幽竹古井,李三汉在这里带着学生埋头创作雕塑系列——三百六十行。

    李三汉说:“雕塑系列——三百六十行前期的准备花了大半年时间,因为涉及领域广泛,很多行当几近消失,为了通过圆雕将三百六十行鲜活地再现出来,需要搜集大量图文资料。而后又用了半年时间,请学生穿上古装,模仿三百六十行中的各种形态,拍下照片,作为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学生每人负责制作1个行当。这里的创作人员从18岁到70岁,有雕塑专业的学生,也有对雕塑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学生用雕塑刀、泥巴聚精会神地塑造这些形象,工作室的一隅放着80多个已经完成的老行当。李三汉说,完成全部老行当还需3年时间,“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忆,也是保留”。

  据悉,这批作品全部完成后的首展地点定在台湾。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