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天津《平津战役胜利纪念碑组雕》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六十年建设成就奖

更新时间:2010-06-03 09:06:41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编辑:janet 浏览量:420

平津战役纪念馆群雕

    人民网·天津视窗6月2日电:本网今天从天津市规划局获悉,由本市报送的《平津战役胜利纪念碑组雕》获得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抗震纪念碑》、《四海同心》、《怒潮》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品的主体,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美化城市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充分展示新中国60年来城市雕塑建设成就,2009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主办,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的评选活动。组委会从全国660个城市的近6万件作品中遴选出900多件,最终评选出“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60件,“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40件。这些作品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是新中国城市雕塑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天津在这次参加全国评选优秀雕塑作品工作中,各区县积极参与,共计上报96件作品, 经过专家论证及评选,天津共选出20件作品参加了全国评选。其中,《平津战役胜利纪念碑组雕》获得 “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抗震纪念碑》、《四海同心》、《怒潮》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 (通讯员杨仲义)

    获奖作品介绍

    1、平津战役纪念馆组雕 

平津战役纪念馆群雕

主雕碑体为军刺形状直指苍穹,象征武装夺取政权,基座为长城垛楼状,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位于红桥区平津战役纪念馆院内,作品由中心主雕和两座群雕构成两组雕塑群,其中主雕由作者杨谷昌完成,群雕由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合作完成。 

    主雕碑体为军刺形状直指苍穹,象征武装夺取政权,基座为长城垛楼状,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而群雕则展现了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英勇顽强,军民并肩作战夺取平津战役胜利的恢宏场面,和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宏伟诗篇。雕塑在处理上完整而大气,气势宏伟博大。群雕在构图上将情节性与经典型相结合,人物的处理生动而自然,构图错落有致且具有强烈的感召性。锻铜材质增加了历史凝重感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抗震纪念碑 

《抗震纪念碑》位于和平区成都道与南京路交口

《抗震纪念碑》采用“人”字的空间构成以及稳定的金字塔造型,表现人类在灾害面前的不屈精神与重新崛起的坚强信念。

    《抗震纪念碑》位于和平区成都道与南京路交口,作品由白澜生、关玉璋、李祯祥、韦植叶、崔玉琴、祖文轩、杨蕴华、王万景、王引家等创作完成,作品由圆雕、浮雕、碑体构筑物组成,以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手法,强调了多视角的稳定性。采用“人”字的空间构成以及稳定的金字塔造型,表现人类在灾害面前的不屈精神与重新崛起的坚强信念。同时具有典型性的三组具象雕塑使观众仿佛置身当时抗震救灾的气氛中,体现了救助与新生、缅怀与希望、建设与憧憬。作为天津市政府纪念唐山大地震10周年而建立的纪念性作品,是极具纪念意义、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雕塑碑体部分为花岗岩砌筑,人物雕塑和浮雕为汉白玉雕刻,两种石材的对比较好的体现了作品的主题和材料的表现力。

    3、四海同心 

《四海同心》作品的形状好似DNA螺旋体,寓意着高新技术的汇聚和生命力的旺盛。

    《四海同心》位于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大街与南海路口由作者矶琦新(日本)创作完成,作品的形状好似DNA螺旋体,寓意着高新技术的汇聚和生命力的旺盛。 

    作品运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既有抽象的形式又有具象的寓意,现代的合成材料的使用使作品更具有了当代意义。

     4、怒潮 

《怒潮》艺术的再现了义和团与敌寇殊死搏战的惨烈场景。

    《怒潮》位于天津市义和团纪念馆广场,是作者景育民与唐国树两度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由张开臂膀挥舞大刀杀向敌寇的壮士,负伤后怒视前方的老者和红灯照飒爽英姿的女英雄及搬起石块向敌阵投去的青年组成,艺术的再现了义和团与敌寇殊死搏战的惨烈场景。浑然天成汇聚成向前倾斜的金字塔构图,以大气磅礴栩栩如生的表现手法生动的再现了义和团反帝运动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华夏儿女悲壮的英雄主义气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文化经典。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