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尼金斯基》
雕塑是对美的记忆和揭示。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是铭记,是思索,是唤醒,是筑梦,是非凡的天资,是纷至沓来。欣赏罗丹,你会更愿意把他视为同行的人。他是如此的谦恭,他总是视自己为初学者。与他走在心灵的路上,不是胆怯,而是亲近世界。
第一次看到罗丹雕塑的《尼金斯基》,我就屏住呼吸,感到自己偷了大师的才智,是那种独自的狂喜。尼金斯基是俄罗斯芭蕾史上伟大的演员之一,他编的芭蕾舞剧《牧神的午后》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但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它的诞生备受争议,而罗丹就在那个艰难时刻支持了这个作品。1912年,罗丹观看了《牧神的午后》,他兴奋回到巴黎葡萄园街14号的工作坊,遵照内心的感动为尼金斯基创作了一尊雕塑。大师的热情给了更多的人光明的支撑,增添了自信的荣光,《牧神的午后》渐为贵族喜欢,也从备受非议演绎成为永恒的经典。
雕塑《尼金斯基》,罗丹把舞者的内在精神和盘托出,它是形体的相互延伸,是爱意的骚动,是群山式的起伏,是一种难以把握却又被控制的力量。激情仿佛沿着线条蔓延向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就连阴影也如同奴隶挣脱出捆绑,而内心的光已掠过额头。有一种力是干净利落的,舞者的手抓住脚,他最大限度地打开身体,打开某种界限,其意念就像风吹过,之后进入梦境。罗丹雕塑尼金斯基的舞蹈形象不是偶然的,他首先是一位热爱舞蹈的艺术家。舞蹈是身体的艺术,在舞蹈的身上,罗丹看到万象的丰盈,他说:“人体是心灵的镜子,最大的美就在于此。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在尼金斯基的身上,他赋予舞者激情的意象,躯体上的每一部位都是神秘的冲动的力量。雕塑存在一种呈现的艰难,在《牧神的午后》,罗丹找到了远古的寓言,找到了牧神欲望的姿态,找到了人与动物同在的本能,找到了人神奇妙的结合……
尼金斯基是一百年也难以出现一个的芭蕾天才,在他舞蹈的年代,他一直是一个奇迹。1911年,早于罗丹一年,德国雕塑家科尔贝就以尼金斯基为对象,雕塑了《舞蹈中的尼金斯基》。作品的线条流畅、优雅,有一种思想的洞见和内在的展开,仿佛身体自由地跟着灵魂舞动。科尔贝和罗丹关于尼金斯基的雕塑都是令人神魂飘荡的作品。我自己更喜欢罗丹内心不灭的激情之火,他有一种穿透肉体界限的光辉和放纵,如舞神一样闪耀向午后的时光。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