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雕塑巨匠罗丹的世博之缘

更新时间:2010-04-13 08:44:39 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janet 浏览量:156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思想者》《吻》等名作早已家喻户晓,然而这位国际级艺术大师与数届世博会的不解之缘却鲜为人知。

    罗丹被公认是欧洲雕塑史上的但丁,《吻》是他的经典之作。这件作品完美融合了罗丹独特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同时,又将印象派画家捕捉瞬间自然光影的手法融会贯通,塑造了两个不顾世俗诽谤、毅然幽会的裸体男女。

  有趣的是,这件大胆的作品尽管在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展出时轰动一时、声名鹊起,成为雕塑史上不朽名作,但当它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再次展出时,却被美国人视为“色情”作品,不允许公开展览,只能另辟专室预约参观。

  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见证了罗丹雕塑事业的巅峰。时年60岁的罗丹平生第一次集中展示了168件毕生心血之作,其中不乏《思想者》《加莱义民》等代表性作品。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强有力的劳动男子形象。这个陷入沉思的钢铁巨人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为一体,展示了人体的刚健之美,同时也蕴含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在罗丹的构思中,这位思想者便是《神曲》的作者但丁,他坐在地狱入口前,思索着生命的难题和人类生存的意义。

  《加莱义民》表现的是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6位加莱市市民为解救全城人民而悲壮就义的场景。这座群像雕塑不论是结构,还是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罗丹使《加莱义民》变成了人类共同思考的命题。

  在这次颇有回顾展意味的展出里,展厅的墙上还挂着罗丹的绘画作品以及71幅拍摄雕塑家创作生活的摄影作品。在罗丹作品集中展示期间,作家莫里斯和皮卡尔等人还从不同角度分别探讨了罗丹的创作道路。

  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后,罗丹功成名就,成为国际级艺术大师。(据新华社)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